![新高考语文附录:小说阅读知识网络清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0544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附录:小说阅读知识网络清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0544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附录:小说阅读知识网络清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0544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附录:小说阅读知识网络清单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附录:小说阅读知识网络清单,共6页。
附录:小说重点知识清单 人物手法作用外貌描写①刻画人物的外表形象;②显示人物的职业、身份;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某一特定时刻的心态;④表现人物的遭遇、命运;⑤表达作者对人物的爱憎。语言描写①表现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某种特定时刻的心态;③语言中的生活气息;④语言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⑤交代故事情节或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展示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动作描写①表现人物的职业、身份特点;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③表现人物在某种情况下的心理活动;④推动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①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②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侧面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物象烘托次要人物①牵线搭桥,推动情节;②烘托人物,个性鲜明;③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④揭示主题;⑤叙述人称本身所起的作用。(叙述人称为第一人称“我”时,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情节情节运行模式基本形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殊形式欧·亨利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增强故事的戏剧性)摇摆式(即一波三折)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或心理的发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的希望完全破灭)横截面式(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进行呈现,常有以小见大的效果)某一情节作用内容上①表现人物性格或某时刻特定的心态。②突出表达某种意思。③渲染某种氛围,提供某种背景。④表现小说主题。结构上①首尾呼应和前后照应。②欲扬先抑,先抑后扬。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欲望。④过渡,引出下文。⑤戛然而止,留下回味的余地。⑥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⑦既交代了与主要故事情节有关的背景,又使情节安排集中。⑧铺垫、伏笔、对比。情节安排技巧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抑扬使故事曲折多变,出乎读者意料,产生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对比突出事物或人物的特征;表现主题突转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增强小说的戏剧性,突出主题照应情节连贯,脉络清晰;伏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衬托突出形象或主题;铺垫积蓄气势,突出主题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结构模式单线结构形式主要情节运行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点故事常有比较明显具体的线索(人、事、物等),围绕线索层层展开双线结构形式双线并行,同时展开,两条线会在某一点上交叉作用能容纳更丰富的生活,能更全面地刻画人物,使其更加立体可感;明暗两条线互相映衬对照,多角度表现主题。散文式结构特征情节舒缓平淡,情节上呈现片段式的特征,淡化人物的典型性,呈现本真的面貌和生活,追求意境之美,注重抒情性。叙述叙述顺序及作用顺叙,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平叙,使叙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客观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叙述视角上帝视角(全知视角):容量丰富,讲述自由,便于让读者了解故事全局。有限视角: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手法技巧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排比、设问、反问、双关、反复、反语等情节设置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构思技巧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双线结构、象征等叙述技巧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视角:有限视角、上帝视角、小说人物视角叙述线索:时间、空间、事件、物象、人物、双线结构描写技巧正面: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侧面:对比(与其他人物);环境烘托;借物象衬托语言语言运用作品语言修辞、炼字、情感色彩、语体色彩等人物语言环境语言地域性时代性生活性身份语言表现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家世背景、性格心理等语言风格遣词造句的风格句式特征整句、散句长句、短句整散结合标题分类以人物为题。要注意附加在人物身上的特征性词语以核心故事情节为题。要注意这个情节的深刻含义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题。要注意时间或者地点的背景性意义以某个物品为题。要注意这个物品在文中的线索作用、象征作用、暗示主题作用、表现人物作用以评价性、设问性、主题性的词句为题。要注意与小说主题的关系子主题作用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情感基调;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寄托作者(或人物)情感;隐喻象征(双关);揭示主题;对比讽刺;照应文章细节,铺展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分类及作用一般开头——开明见山,点明主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悬念式开头——制造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础;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铺垫;暗示故事的解决。结尾分类及作用欧亨利式结尾,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增强文章的戏剧性,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悲剧式结局,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大团圆式结局,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留白式结局,作用是使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必备知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叙述角度, 叙述人称, 意识流,冰山理论, 以小见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共10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读文指导 小说整体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确小说文体特征与命题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