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解密10 中外现代诗歌阅读(分层训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解密10 中外现代诗歌阅读(分层训练)(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10 现代诗歌阅读A组 考点专练 配套检测(一)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河 床昌 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 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我是滋润的河床, 我是枯干的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 我的令名如雷贯耳。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 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 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 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博爱的襟怀。 我是父亲。 我爱听兀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 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 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 是始皇帝,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是广场,是通都大邑,是展开的景观。 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 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 而现在我仍转向你们白头的巴颜喀拉。你们的马车已满载昆山之玉,走向归程。 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 你们的团月正从我的脐蒂升起。 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 而潮汛已经到来……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把“我”幻想成河床,在这一节中,更是在河床中渗进了“我”的感情、情绪和思考。B.诗人爱用短促的句子,但对分行似乎没有太多的强调,每个诗行,有长有短。C.诗中的意象“兀鹰”“母狼”“黄河象”等,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D.这首诗不仅讲究韵律、押韵,也注重内在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解析:选D 这首诗不讲究韵律、押韵。2.下列关于《河床》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诗人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B.当我们读诗的第一行时,便从审美心理上与河床融为一体了,这正是诗人巧妙的抒情手法的成功之处。C.该诗的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长短句式来实现,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词语和句式相交错。D.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洞。如“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即为虚的意象。解析:选D “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应是实的意象。3.这首诗歌在意象的应用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6分)答: 参考答案:(1)丰富多彩。①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②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③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2)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4.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 参考答案:《河床》以“滋润的河床”“枯干的河床”“浩荡的河床”“纵的河床”“横的河床”等众多的意象来表现河床的雄性之美,以及他博爱的襟怀、无限的富贵、悠久的历史。他饱经沧桑而又充满了生命的原力,表现出作者对雄性之美与阳刚之美的追求。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 井 杜运燮 我是静默。几片草叶, 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 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 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 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 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 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 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 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 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 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 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 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 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 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 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 绝不逃避,也不兴奋, 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 1944年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冷寂的心灵”是指“井”的沉静沉默的心灵,而这心灵可以“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进一步显示出“井”的大度与包容精神。B.“洗涤”“垃圾”之后,“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明了“井”“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C.“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这几个词语准确地概括了“井”的丰富而可贵的品质。D.末尾的“绝不逃避,也不兴奋”“苦笑几声”,十分形象可感,“井”的不卑不亢的姿态跃然纸上。解析:选B B项,“‘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理解错误,表明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以“井”喻人,细致地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别人的劳动。B.第6节仍然采用对比的方式,将“井”的品质进行了深化:“默默地承受一切”。这是一种“静默”中的忍耐与“承受”。C.解人以饥渴,却被摒弃于温暖,两者之间反差极大,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井”的遭遇与精神。D.诗歌巧用象征,表达情感。“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又隐含了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底层的民众。解析:选A 赞美了自己的劳动。7.“井”的象征意义是什么?(4分)答: 参考答案:“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8.《井》中对细节的把握准确,描写传神,试举例分析其作用。(6分)答: 参考答案:例如第一节描绘“井”的世界,作者运用了“几片”“小小”“几朵”等词,既映衬了“井”的安静,也与后面的“简单”形成呼应。又如“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把雨点敲打井面溅起水花的情形,展现得十分传神。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16分)也许——葬歌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婉而不悲惨。B.为了让女儿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作者便叫夜鹰、蛙、蝙蝠不要嘈吵,也禁止阳光、清风骚扰女儿。C.“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表明诗人已走出悲痛。D.诗歌流露出诗人对女儿体贴入微、呵护备至的感情,进而表达出对女儿的刻骨的爱。解析:选C “表明诗人已走出悲痛”理解错误,诗句这样写真切地表现一位父亲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并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爱女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表达了作者始终不愿意接受女儿死亡的事实。B.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神伤。C.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此诗反复吟唱,句子整齐中有错落,又不妨碍诗情的表达和语意的流畅。D.整首诗几乎都是用一种温柔的轻轻的语气写成的,就如平时催眠的儿歌一般,让爱女静静地“睡去”。解析:选D 整首诗范围扩大,其中除了第二节的语气显得比较坚决之外,其他三节几乎都是。11.诗人以“也许”为题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 参考答案:“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着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12.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4分)答: 参考答案:本诗运用的意象有“夜鹰”“蛙”“蝙蝠”“阳光”“清风”“蚯蚓”“小草”等。 B组 综合专练配套检测(二)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神 女 峰舒 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于长江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女峰》通过抒情主人公在江轮上初见风雨千年的神女峰时内心的体验,把神女还原成人,从而注入人的性灵和应有的情感。B.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首先就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调皮可爱、长袖善舞的女性。C.“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抒情的最高峰。D.作者呼吁女性们大胆地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哭,为爱而笑,而不要为了什么“贞女节妇”的虚名牺牲自己的幸福。解析:选B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运用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B.“挥舞”“收回”“捂住”这三个动作是连续性的,也是对照性的,它生动地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C.衣裙在风中飘动,以动衬静,既凸显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D.本诗没有采取诗人经常使用的第一人称表白方式。如在第一节中,“我”化为不确定称谓的第三人称“谁”。解析:选C “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属于以动衬动。3.如何理解“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4分)答: 参考答案:这个“美丽的梦”就是指传说中的神女忠贞不贰,宁愿化作石头也要忠于爱情。这是陈腐的封建道德、男权社会打造出的典型的女性偶像,以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使女性千百年受着这些典范的约束与桎梏。4.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意象?(6分)答: 参考答案:神女获得的赞美与称颂,其实是长期封建意识在她身上的禁锢。神女被当作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为世人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的杳鹤”,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普通的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劳动使母亲变老的遗憾。B.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解析:选A “感叹劳动使母亲变老的遗憾”理解错误,应为“感叹时光流逝之意”。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而静默的母亲与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展开联想和想象,表现了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深思。B.诗人把秋天的稻束比作历经沧桑的母亲,而此时沧桑的见证就是皱纹,但这皱纹是美丽的,这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C.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想象,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韧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D.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析:选C “想象”手法理解错误,应为“联想”。7.“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金黄”修饰“稻束”,可读出什么意味?(4分)答: 参考答案: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8.“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地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风 景辛 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 在沪杭道中9.对本诗意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终点”即“田野间的坟”。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死难料。C.五、六两句把“绿得丰饶”的土地与“士兵的新装”放在一起,揭示出了造成这种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土地丰饶,但国民党挑起的连年内战使人民难以过上安定的生活。D.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而“却是一般的黯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解析:选D D项,无中生有,“却是一般的黯淡”说的是社会问题同样存在,揭示出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并不能反映出“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10.对本诗的赏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黩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B.作者以“风景”为标题,透过车窗看到了茅屋、坟、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表明“风景”其实是病态的社会,是连接不断的“社会问题”。C.全诗围绕“社会问题”展开,并以此为线索,反映了旧中国在反动统治下阶级压迫日益深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D.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全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解析:选C C项,无中生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诗歌中没有体现。11.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说明。(4分)答: 参考答案:①题目与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具有讽刺意味。③充分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12.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主旨,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造成强烈的反差,含意非常深刻。“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而后一句的“新”与“旧”则显露出同一对象本身的反差,恰当地形容了被迫当壮丁的士兵命运何其可悲。“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密10 中外现代诗歌阅读 (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鉴赏语言,鉴赏形象,鉴赏感情,鉴赏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解密10 中外现代诗歌阅读 (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鉴赏语言,鉴赏形象,鉴赏感情,鉴赏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解密12 中外散文阅读(分层训练)(原卷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