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2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3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4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5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6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7页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共19页。
    《本草纲目》 周杰伦 ......动作轻松自在 你学不来霓虹的招牌 调整好状态在华丽的城市 等待醒来我表情悠哉 跳个大概用书法书朝代 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 给一拳对白 结局平躺下来 看谁厉害练成什么丹 揉成什么丸鹿茸切片不能太薄 老师傅的手法不能这样乱抄龟苓膏 云南白药还有冬虫夏草自己的音乐 自己的药 份量刚刚好听我说中药苦 抄袭应该更苦快翻开本草纲目多看一些善本书......已扎根千年的汉方 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 知道《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与影响。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这三位同学从哪些方面进行讲述?有何共同特点?科技名著——《本草纲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药材插图图说历史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宋应星《天工开物》书里的插图图说历史治丝图灌溉图挖煤图炼水银图纺车图冶铁图农业、手工业“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科技名著——《农政全书》徐光启图说历史《农政全书》插图科技名著 作者 内容 意义/地位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医药学。药物1800种;药方11000多个;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农业生产的经验、技术和农学研究成果。总结了医药学成就,丰富了医药学宝库,有重要地位“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农业科学巨著特点1:对前代科技成就的总结阅读P76-78,找出表格相关信息(1分钟)根据表格信息,概括三部科技著作的特点特点2:具有实用性特点3: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建筑——明长城和北京城鞑靼(明朝对东部蒙古的简称)建筑——明长城根据图片,简述“明长城”的相关信息目的:起止点:功能: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侵扰鸭绿江边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秦长城抵御匈奴临洮→长城→辽东影响1:抵御了外族入侵,带来了稳定的和平建筑——明长城根据材料,概括长城的影响 随着长城的修筑,中原王朝在边地设立郡县发展贸易......在两个民族关系融洽的主要关口以及边塞各城镇,都成了经济交流的驿站和互相贸易的市场。 ——《试评嘉峪关长城的积极作用》影响2: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其寓意是什么?长城——中华民族精神象征①爱好和平②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分钟小组讨论建筑——北京城建筑基础:组成部分:形状:核心工程:根据图片,结合书本,简述“北京城”的相关信息(2分钟)元大都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凸”字形,中轴线贯穿南北宫城(紫禁城)1406朱棣修建1420基本建成1421正式迁都建筑——宫城(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特点:皇权至上小说阅读P82-83,简述三部小说的相关信息(2分钟)元末明初元末明初罗贯中施耐庵明代中期吴承恩农民起义浪漫主义艺术阅读P83,完成表格相关信息董其昌徐渭汤显祖《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剧照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工艺:农业:《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建筑明长城:北京城:修建者及时间、布局及特点文学小说:书法:绘画:戏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董其昌徐渭汤显祖《牡丹亭》《西游记》 知道《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与影响。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医药学:《本草纲目》课堂练习1.英国李约瑟称赞其作者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本书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本书”指的是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这是一部科技巨著,该书图文并茂,附有123幅工艺流程图,反映了明朝时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这一“巨著”是指A.《论语》 B.《韩非子》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3.(旧药物)著作,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宋应星面对流民遍地,转而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这表明两人A.关注现实问题 B.提倡创新精神 C.关心国家命运 D.注重调查研究课堂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权力美学方面,朱棣为我们留下了北京故宫、长城、运河、郑和航海远征等杰作。其中,故宫是证明其正统性的核心,紫禁城以元宫和南京宫殿为蓝本,征用了上百万名民工,耗费14年之久。它占地72万余平方米,拥有各式木结构的殿宇楼阁9900多间,以琉璃瓦为屋顶、青白石为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其空间的宏大性超过凡尔赛宫而名列世界第一。越过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废墟,帝王美学在华北平原爬升到了历史的顶点。——摘编自朱大可《篡位者朱棣的六大形象工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故宫建造的朝代。(2)你是否同意材料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朝代:明朝。(2)判断1:同意。理由:明朝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充分体现了帝王美学。所以,同意材料作者关于故宫是权力美学的杰作这一观点。 判断2:不同意。理由:明朝建造故宫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故宫气势宏伟、造型精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故宫建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判断3:不同意。理由:明朝建造故宫是权力美学与建筑美学二者的完美统一。故宫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同时,故宫气势宏伟、造型精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