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页
    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页
    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教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共6页。
    课文1《古诗三首》(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二)有感谢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三)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境,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五)能搜集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词。二、教学重难点: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境,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做好预习,熟读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认识“昼、耘”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这2个字。(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二、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预学检测,读通诗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儿童的生活,体会他们的童年乐趣,为我们的童年备忘录再添一枚贝壳2.出示三首,读准读通(1)按照七言诗的读法画一画节奏,自由练读。(2)指名朗读,要求读出节奏。师听后正音。重点正音,“供”是多音字,本文读第四声“征”和“磐”要读准后鼻音。(3)完成《作业本》第2题选择读音题,巩固读音。  3.理解诗题“杂”: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感。理解“四时” 3.理解诗题“杂”: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感。理解“四时”:四季,范成大写了各个季节的一组诗,这一首写的是夏季,为第三十一首。理解“稚”的意思,“弄冰”就是玩冰。诗题:小孩子玩冰。4.简单了解作者的简介。第二板块 组内畅说,辨析诗意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1)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内容。(3)读诗句,想画面(可以借助插图)(4)借助学习单理解诗意。 趣事  儿童特点(儿童形象)诗人的情感《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第三板块   分享交流1..分享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组员随时补充,大致了解诗意。2.分享第一首古诗(1)(出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重点指导(预设):昼、各当家。“昼”:指白天,和“夜”相对,白天和晚上都要干活,说明村庄儿女是忙碌的。“当家”:会持家,家里的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2)借助关键词语想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预设:白天人们去田里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农活,干得不亦乐乎,都是持家能手呢!(3)补画面:村庄里的人们除了除草、搓麻,大家觉得还可能干吗呢(联系后两句诗或者生活经验)——还会种瓜、插秧、养蚕、织布呢,可真——勤劳啊(4)解读后两句。(出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圈画词语想象画面:根据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预设一:童孙:孩子   傍桑阴:在桑树荫下 预设二:想象画面——村庄的孩子们虽然不会耕也不会织,但是也不闲着,从小耳濡目染,热爱劳动,在桑树阴下,学起种瓜来了。(5)让我们展开想象,把孩子们种瓜的情景用文字描绘出来吧。出示作业本第五题,第(2)小题的要求。(6)学生自己改写。(7)全班交流小短文,做出评价。(出示评价标准)描写古诗表现的画面☆☆;并展开合理的想象☆☆(8)体会人物形象,那么这首诗刻画了儿童的什么形象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即《作业本》第4题的第3小题)预设:刻画了儿童天真活泼、勤劳、可爱等形象。(9)再读古诗把儿童的天真可爱,把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赞美之情读出来吧。(10)小结:我们通过读诗句、圈词语、说画面的方法可以自己学习古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交流后两首古诗。第四板块 古诗写字堂1.借助书法小贴士,竖写古诗(1)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1)小题——竖写古诗。(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试着默出来)(2)竖写古诗格式:从上至下,从右往左,题目一列,每句诗各一列,注意字的间距并对齐。(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4)展示评价,及时修改。第五板块   作业布置完成生字抄写本的书写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夏季儿女:昼耘田 夜绩麻  辛勤忙碌,热爱劳动 童孙:傍桑阴 学种瓜  热爱劳动,天真可爱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会认“稚”“”2个字,会写“晓”字。(二)用借助注释、利用画面、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稚”“钲”“馨”的意思,掌握“当”“璃”“陂”“漪”的读音,读懂诗歌内容。(三)学用抓住动作、展开想象等方法,把古诗改写成短文。(四)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五)搜集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词。、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范成大笔下的孩童是如此天真可爱,那么诗人杨万里眼中的稚子和村晚里的儿童又会做哪些有趣的事呢?这几课我们继续来交流这两首诗第二板块  学习第二首古诗 了解玩冰过程并改写1.那么稚子们是怎么玩冰的?再读诗,圈出相关动词。(脱、穿、敲、碎)2.再读诗句,借助图片(PPT出示),你能理出玩冰顺序顺序吗?预设:“脱晓冰”→“穿彩丝”→“敲玉磬碎晓冰3.学生借助动词和图片,将玩冰顺序结合古诗内容连起来说一说。预设:天刚蒙蒙亮,幼小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块取出来,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就像玉磬一样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他们陶醉于这美妙的声响时,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像玉石摔碎的声音。4小结:我们小时候也玩过冰,大都是用石头砸河面上的冰,可是古时候的小孩子多么天真可爱啊,他们竟把冰当了钲,敲着玩,太有意思了。(伺机板书)5.展开想象,改写精彩再读古诗,感受小孩子那种玩冰的快乐,展开想象,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预设:冬日的早晨,天蒙蒙亮,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小孩子迫不及待地跑出屋,看到院子里金属的盆里结了厚厚的冰,亮晶晶的。小孩子的心里顿时美极了,今天可以玩冰了哩!马上叫来小伙伴,用力地把盆倒扣过来,轻轻敲打,冰块“哧溜”一声滑了出来。他们激动得欢呼起来:“成了!成了!”们用石块小心翼翼地在冰块上凿了一个洞,穿上五彩的丝线,提在手中。“银钲”发出的声音特别清脆“叮咚叮咚”,和着他们的笑声,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乐曲......可是,一不小心......(1)冰碎了,想象一下孩子的心情。(预设:不知所措、遗憾失望......)(2)对孩子心情展开想象,又会怎么做,再说说画面。第三板块   迁移学习《村晚》1.回顾方法。前两首诗,我们积累了很多学古诗的好办法,再来回顾一下。(1)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内容。(3)读诗句,想画面(可以借助插图)2.自主学习,巡视答疑预设:“山衔落日浸寒漪”: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图片出示帮助理解) 小组分享成果交流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和场景。预设: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火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一个可爱的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往家走;他随口吹着一支短笛,老牛踏着笛声悠闲地把家还。根据学生描述,伺机板书。鼓励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展开想象,加入孩童心理活动就更生动有趣了。 感情朗读,体悟诗情师: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日,悠然自得的放牛娃,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一起再来读一读吧,读出作者对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喜爱,能背诵就更好了。第四板块   作业布置1.完成作业本剩下的部分。2.课外搜集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可以摘抄两首,可以给古诗配上图画,也可以将古诗改写成小古文,选择你喜欢的内容抄写到我的童年备忘录。 板书                                        《稚子弄冰》     脱晓冰→穿彩丝→敲玉磬→碎晓冰  天真活泼 童趣盎然                         《村晚》     景美:草  池塘    山 落日  寒漪    优美恬静     人乐:横牛背  信口吹                 天真烂漫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