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草船借箭》任务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从课后习题和“交流平台”提供的素材来看,需掌握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有“梳理故事的发展顺序”“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资料”“结合影视作品”“抓住关键体会人物形象”等等,《草船借箭》重点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课文根据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这篇课文基于原文的半白话文改写成了白话文,讲述了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阴谋的故事,主要人物有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在各自的言行中突现了四人的性格特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设计说明本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以“古典名著课本剧展演”为情境,本课任务是“我来演演《草船借箭》课本剧”,通过研读课文到演课本剧再到延学拓展这样沉浸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提升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借助历史背景、原文内容、影视作品、阅读链接等相关资料,渗透古典名著阅读方法。(重点)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研读对话,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去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形象。 (重难点)4.通过演课本剧以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出示单元页,明确单元主题和目标。1.引导观察单元页,发现特别之处: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大古典名著”。2.明确单元目标。师:本单元有两个学习目标,但是本课只涉及到第一条,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学生齐读目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师:影视作品的人物角色之所以能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里,是因为演员高超的演技把人物角色演活,他们在表演前必是精读剧本,对所演人物角色进行深入的剖析,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了然于胸,才能在演出时把人物角色言行神韵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课本剧表演是一种表达,是阅读输出的一种形式,只有读懂才能表演,因而表演的前提必须是细读文本,熟知故事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本课的任务是“我来演演《草船借箭》课本剧”。孩子们,了解故事内容,是演好课本剧的首要任务,要想演好各人物,我们得要认真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1.借助资料一,了解《草船借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通读懂课文,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 师:在学习这个故事前,你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作品或相关书籍吗?大胆说说你对诸葛亮 、周瑜、鲁肃、曹操这些人物的初步印象? 3.借助提示和思维导图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示:起因: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经过:怎样实施草船借箭? 结果: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三)知晓故事的情节场景,明晰详写与略写。师:了解故事内容后,演员在演出前需要知晓故事的情节场景。通读课文,找出《草船借箭》故事中的七个情节场景,并在书中相应段落标记出详、略。场景一:周瑜、诸葛亮商议军事。(详写)场景二:周瑜派鲁肃去探听造箭情况。(略写)场景三:诸葛亮请鲁肃帮忙。(略写)场景四:鲁肃向周瑜禀报所探听的消息。(略写)场景五:诸葛亮、鲁肃江中借箭。(详写)场景六:曹操下令谢箭。(略写)场景七:周瑜自叹不如。(略写) (四)熟知故事内容,抓住言行、神态,细品人物形象。师:要想演好《草船借箭》这个课本剧,我们得要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神态有充分的了解,可借助原著相关内容去感悟每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1.关注人物语言,感悟人物特点。(1)课文人物对话较多,快速找出描写各人物语言的句子。(2)聚焦人物语言,借助资料,品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师:人物语言是能突现人物的性格,文中有多处人物语言描写,请在突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旁写写批注。 ①感悟周瑜形象:(周瑜):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明知故问。) (周瑜):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窃喜)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险恶用心。) (周瑜): 十天造得好吗?(明知十天是没法完成十万支造箭任务,却还要明知故问。)出示资料了解当时造箭的日产量:(周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阴谋得逞)(周瑜):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心胸狭窄,忌贤妒能)(周瑜):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周瑜):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小结:从上面周瑜富有个性的的语言中,你感受到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心胸狭窄 忌贤妒能)出示故事的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周瑜为何要陷害诸葛亮: ②感悟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师:面对周瑜的险恶用心,诸葛亮是如何说的?在关键词句旁写写自己的体会。(诸葛亮):用弓箭最好。(看穿周瑜的诡计,顺势而答。)(诸葛亮):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顾全大局,故作上当。)(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已有应对计策,自动缩减造箭时间。)(诸葛亮):只要三天。(胸有成竹)(诸葛亮):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清楚周瑜想借造箭给自己安一个罪名,以大局为重,将计就计,对挫败周瑜的阴谋胸有成竹。)(诸葛亮):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算准了交箭时间、地点、搬箭的人数)(诸葛亮):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在东吴,只有忠厚老实的鲁肃能帮忙。)(诸葛亮):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了解聪明的周瑜若知道借箭计划会想办法破坏。)(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让鲁肃一起去借箭,是让他见证借箭的过程,是为了成功完成任务后让鲁肃告知周瑜十万支箭的来处,让周瑜输得心服口服。)(诸葛亮):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笑):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深信生性多疑的曹操不敢出兵。) 小结:从诸葛亮的言语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心胸开阔、从容镇定、顾全大局、胸有成竹) ③感悟曹操的人物形象。(曹操):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疑心重,怕有埋伏,不敢出兵。) 小结:从曹操的言语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谨慎多疑)补充资料三帮助学生加深了解曹操多疑的特征。 2.关注人物行为,感悟人物特点。师:诸葛亮借箭成功离不开鲁肃的帮助,鲁肃是吴国人,是周瑜的手下,万一在事情还没有做之前就告诉了周瑜,诸葛亮岂不是自惹杀身之祸吗?原来诸葛亮算到鲁肃会帮他,鲁肃是否真的如诸葛亮所想呢?(1)在文中找出鲁肃行为的句子,并在关键句子旁边写写批注。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的调度。 师:从鲁肃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忠厚守信)为帮助学生加深了解鲁肃愿意私下帮助诸葛亮的原因,出示资料四:原著的相关章回。 师:通过读回目,我们知道诸葛亮和鲁肃两个人有相同的志向,鲁肃人品高尚,再说鲁肃还欠了诸葛亮一个人情,诸葛亮算到鲁肃会帮他且不会告诉周瑜。 ⑵关注诸葛亮的行为,品悟“神机妙算”。师:《草船借箭》故事结局是诸葛亮如期交箭,诸葛亮在这三天都做了什么?准备 →连船 → 受箭 → 谢箭 ①出示句子,引导读懂诸葛亮行为所蕴含的智慧。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借箭出发的时间很特别)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连船是为了扩大受箭面积,同时也方便受箭。)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更好地受箭; 擂鼓、呐喊是提醒曹兵射箭的方向。)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改变船头、船尾方向,是让两边受箭使船体平衡,同时方便受完箭后回东吴江边。) ②播放视频并结合下图帮助学生理解顺风顺水,感悟诸葛亮“晓地理”。 3.关注人物神态,感悟人物特点。师:要想演好人物角色,除把人物语言、行为演好外,神态也要演到位。文中仅有两处有人物的神态描写,请找出来并揣摩其心理活动。 ⑴.举一指导:读懂诸葛亮的笑。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师:让谨慎多疑的曹操不敢出兵,只下令射箭,离不开当时的天气“大雾漫天”,诸葛亮是在几天前就预计到有大雾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②出示课后“阅读链接”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找找它对应课文的哪些段落和相机整理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师:大雾是借箭成功不可缺少关键因素,三天前就已预料到“大雾漫天”,借箭出发的时间和受箭时间也恰到好处,可见诸葛亮太神了,他“知天文”。 ③“笑”字用在这里,非常巧妙且意味深长,你知道诸葛亮笑什么吗?笑曹操,生性多疑,不敢派兵,只让弓弩手放箭。(轻蔑的笑)笑周瑜:心胸狭窄、忌贤妒能,阴谋落空,不自量力。(讽刺的笑)笑鲁肃:忠厚守信。鲁肃果真竭力帮自己,自己没看错他。(高兴的笑)笑自己:神机妙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自信、胜利的笑) ⑵反三练习:感悟周瑜的大吃一惊。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①理解: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②为什么江东才俊、骁勇善战的周瑜会发出如此长叹?请联系上下文谈谈。(诸葛亮如期交箭,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补充板书并出示原著内容帮助学生加深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③周瑜长叹时,他当时想什么?心情怎样? (五)初试牛刀,演演课本剧。师:通过学习,相信大家都掌握《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并对人物特点有所了解,现小组合作一起把课文演一演,看谁能把人物演生动。1.小组选取一个场景,通过分角色合作演一演,加深理解人物特点。小锦囊:①小组选取一个场景。②分配角色。③演员们根据人物各自特点,把其语言、动作、神态演一演。④据评价表小组自评。 2.班级展示,师生共评,选出优秀表演小组及演员。 (六)延学与拓展。1.我是故事小达人。选择周瑜、鲁肃、诸葛亮、曹操任一个角色创造性地把《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2.我能为人物制名片,名片中有人物特点及体现特点的相关语句。3.阅读《三国演义》 中的借东风(四十九回)和借荆州(五十一回)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七)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草船借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