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与可能性课件
展开统计与可能性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总复习1.在统计方面,我们学过哪些知识?2.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1.统计表、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利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3.平均数问题在统计方面,我们学过哪些知识?(1)统计表的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叫统计表。(2)常见统计表的分类。①单式统计表:只含有( )统计项目的统计表。②复式统计表:含有( )统计项目的统计表。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横轴图例纵轴直条长度描点名称百分比总数量圆心角扇形名称绘制日期1.选一选。A.条形 B.折线 C.扇形(1)要描述六年级学生参加各课外小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C(2)要记录某地区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3)要直观表示我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的长度,应选用( )统计图。BA会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作出简单的判断和( )。预测2.英才小学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下面的统计图。(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中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是( )人, 高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占近视学生总人数的( )%,是( )人。6060120(2)根据求出的学生人数,将中、高年级段的近视学生人数在条形统计图中画出来。(3)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4)对上面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视力。(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求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总数量÷ 总份数= 平均数。总体情况 2. 平均数的计算: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全部数据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这组数据的各个数据都相等,所以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 ( )水平。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 “( )”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 )。总份数平均总数量 (易错题)乐乐周末和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郊游,去时平均每时骑15 千米,按原路返回时,平均每时骑10 千米。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辨析:易做成(15+10)÷2=12.5(千米/时)而出错。假设全路程是30千米。30×2÷(30÷15+30÷10)=12(千米/时)答: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12千米/时。问题导入1.怎样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怎样计算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探究点导入1.列出随机现象中所有发生的结果2.可能性的大小知识汇总怎样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统称确定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确定事件。对于确定事件可以用“( )”和“( )”来描述,对于不确定事件可以用“( )”来描述。可能一定不可能知识汇总3.填一填。(1)梦梦碗中有10个汤圆,其中7个是黑芝麻馅的,2个是巧克力馅的,1个是豆沙馅的。她用勺子随意舀起一个,有( )种可能的结果,是( )馅汤圆的可能性最大。3黑芝麻(2)袋子里放了5个球,4个白球,1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再放回 ,连续摸了8次,都是白球,第9次摸到的球( )是红球。 (填“一定”“不可能”或“可能”)可能知识汇总4.从下面的盒子中摸出一个球,结果是什么?连一连。知识汇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当所给物体的数量越多,事件所发生的可能性就越( );当所给物体的数量越少,事件所发生的可能性就越 ( )。小大怎样计算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知识汇总5.把10个写有数的乒乓球装入一个纸箱中,要使摸出“2”的可能性大于摸出“10”的可能性,摸出“6”的可能性小于摸出“10”的可能性,球上的数该怎样写?在下图中写一写。知识汇总(答案不唯一,只要“2”比“10”多,“10”比“6”多即可)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