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展开《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创设教学情境,唤醒生活积累,促进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自主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品味语言,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根据《庄子•秋水》相关内容改写的寓言故事。小鸟为了找水喝,停在井沿上,与坐在井底的青蛙发生了关于“天究竟有多大”的争论。小鸟说天大得很,青蛙却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小鸟无奈,只好请青蛙跳上来看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目光短浅、固执己见,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全面地看问题。
【学情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寓意理解又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会写“井、观、沿"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会写“井、观、沿"3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 介绍寓言特点,补写课题。
(1)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也就是寓意。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故事是《坐__天》。
(板书课题,让学生填空。)
(2)学习“井”和 “观”, 并指导书写,教师补写课题。
“井”是水井的象形。这是一口井,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有关“井”的文章,是什么课文?
(预设:《吃水不忘挖井人》)。
是的,井是人工挖出能取水的深洞。大家给它组个词。
(预设:井沿,井栏。)
出示“观”的古文字,右边位见,“观”就是看的意思,观天就是看天,了解字意,可以帮我们识记字形。
现在,我们一起把字宝宝送进题目当中,教师相机补充板书。
(3)“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蕴含的寓意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用字形识字的方法,出示古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字意,进而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成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想想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 读准“哪”的不同读音。
你从哪来呀?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哪吒。
3. 学习词语:井里 、井沿、坐井观天、口渴、喝水、无边无际。
(1)字理识字“渴”和“喝”。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语境中读准多音字“哪”,通过对比朗读,发现规律。教学“渴”和“喝”时,让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并借助顺口溜区别,既巩固了音与形的联系,又学会了运用,形成了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滚动发展。
(2)说说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结合插图,观察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他们分别在哪?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的简笔画,指名板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4)借助板书和插图,随文认读“井沿”。
①描出插图中的“井沿”。
②识记“沿”
③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还知道哪些“沿”。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结合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理解“井沿”,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4.朗读课文,说说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
小结:他们谁的观点对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明确阅读目标。为下一节课学习做铺垫。
三作业布置
亲子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创设互学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坐井观天》是根据《庄子•秋水》相关内容改写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目光短浅,不能固执己见,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全面地看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我遵循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沿、答"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会写“井、观、沿"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这样定位教学目标,能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了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教学中的亮点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2)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意。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别多音字“哪”,通过对比朗读,发现规律。教学“渴”和“喝”时,让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并借助顺口溜区别,既巩固了音与形的联系,又学会了运用,形成了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滚动发展。
2. 努力营造生生互动的课堂。
课堂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课堂中,教师要放下身段,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学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如在朗读和正音的训练中,教师示范,通过反复练习,落实对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朗读。
3. 紧扣问题情境展开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有大问题意识。我紧扣大问题逐层展开教学。如教学“渴”和“喝”这两个字时,我问同学们,“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发表各种见解。
4. 典型的错误思维及时呈现。
课堂资源生成丰富,教师就要能根据目标的制定做好预设,对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回应,并能转化为互动性资源,这样的课堂才有推进感。在孩子上台摆放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时,我没有及时指出,摆放位置是不准确的。我问他们这样摆对了吗?学生发现小鸟的脚没有落在井沿上,让他们自己去纠正问题。这对理解“井沿”一词很有帮助。
当然,我的课堂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过渡语的衔接不够连贯,对学生评价单一,细节处处理不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理解寓意,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12 坐井观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12 坐井观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字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