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1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2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3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1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2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治弱精症医学上常用施尔康ATP口服制剂,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的元素组成与DNA相同
    B. 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酸
    C. ATP的合成和水解过程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内
    D.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ADP合成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A、ATP的元素组成与DNA相同,都是C、H、O、N、P,A正确;
    B、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
    C、ATP的合成和水解过程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内,如叶绿体,C错误;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但不可以直接用于ADP合成ATP,D错误。
    故选A。
    2.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肺炎链球菌中的RNA既能传递遗传信息,也能转运氨基酸
    C. 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均可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D. 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中均含有4种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需要消耗能量;新冠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专性寄生物,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A错误;
    B、肺炎链球菌中的mRNA能传递遗传信息,tRNA能转运氨基酸,B正确;
    C、新冠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肺炎链球菌利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C错误;
    D、新冠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故只有四种核苷酸,而肺炎链球菌中有2种核酸,有8种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3. 某同学进行了甲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和乙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实验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实验现象
    B. 两个实验的整个观察过程中,细胞都需要保持活性
    C.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甲实验需轻轻敲击盖玻片使细胞分开
    D. 两个实验材料均可用洋葱,但取材的部位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便于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3、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不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A错误;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细胞需要保持活性;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在解离过程中死亡,B错误;
    C、盖上盖玻片不能敲击,C错误;
    D、甲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使用的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乙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用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正确。
    故选D。
    4. 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B. 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基因控制的
    C. A细胞和D细胞形态、结构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D. 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②数量减少,结构④的膜内折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D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中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细胞核。
    【详解】A、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没有发生分化,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分裂和分化能力,A正确;
    B、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属于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B正确;
    C、A细胞和D细胞形态、结构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
    D、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该细胞中结构②线粒体数量减少,结构④细胞核的核膜内折,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频率变化是由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引起的,不受环境的影响
    B. 农药的使用使稻飞虱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 向稻田喷洒杀虫剂使害虫抗药性增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 昆虫的残翅变异不一定属于有害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基因频率的改变同样受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改变,淘汰某种不适应的基因型个体,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稻飞虱原本就存在着抗药性变异,而不是农药的使用使其产生变异。稻飞虱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错误;
    C、经过人工选择保留下来的个体的性状是人类所需要的,而向稻田喷洒杀虫剂致使害虫抗药性增加,保留下来的是抗药性强的害虫,但害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并不是人类所需要的,因此不属于人工选择,而属于自然选择,C错误;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适应环境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不适应环境的变异是不利变异,而昆虫的残翅突变不一定不适应环境,故不一定属于有害变异,D正确。
    故选D。
    6.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现象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
    B.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
    C. 基因B(b)与D(d)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这会导致基因重组。
    【详解】A、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A正确;
    B、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但由于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
    C、基因B(b)与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C。
    7. 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甚至出现发热症状,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下列有关流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感染流感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消灭病毒
    B. 被感染者体内流感病毒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
    C. 注射疫苗可有效防疫,因为其诱导产生的记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
    D. 注射流感疫苗以后就可以预防所有流感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
    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
    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感染流感后会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体能够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不能消灭病毒,A错误;
    B、被感染者体内流感病毒的清除,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细胞免疫可以将侵入人体细胞的病毒释放出来,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最终被吞噬消化,B正确;
    C、注射疫苗可有效防疫,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可以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但抗体由浆细胞产生,C错误;
    D、注射流感疫苗以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具有特异性,不能预防所有流感病毒,D错误。
    故选B。
    8. 下图是两种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步骤①完全相同,均有丙酮酸和NADH产生
    B. 经过步骤①②后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释放
    C. 无氧呼吸产物不同与催化②③过程的酶不同有关
    D. 人体可进行①③,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①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相同,都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同时产生少量能量;②③分别为产酒精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乳酸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消耗第一阶段产生的NADH,但不产生能量。
    【详解】A、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均有丙酮酸和NADH产生,A正确;
    B、经过步骤①②后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储存在酒精(乙醇)中,B错误;
    C、无氧呼吸产物不同与催化②③过程的酶不同有关,在大多数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C正确;
    D、人体可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即①③,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D正确。
    故选B。
    9. “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类食物。事实上,人体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都能够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很多缓冲对,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B. 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等离子有关
    C. 吃“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明显改变
    D. 食物经代谢后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的物质,但人体的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内环境pH、渗透压、温度等理化性质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A正确;
    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3-/H2CO3、HPO42-/H2PO4-等缓冲对有关,B正确;
    C、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能将人体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吃“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不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明显改变,C错误;
    D、食物经代谢后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的物质,但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人体的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
    故选C。
    10. 泡菜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不仅会产生乳酸,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下列关于泡菜制作说法错误的是(  )
    A. 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是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CO2
    B. 加烧酒少许不仅可以调节风味,还能抑制杂菌繁殖
    C. 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
    D. 不只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新鲜蔬菜中也含有
    【答案】A
    【解析】
    【分析】泡菜制作的原理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制作泡菜时所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能够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详解】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
    B、加烧酒少许不仅可以调节风味,能抑制杂菌繁殖,B正确;
    C、泡菜制作过程中,在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随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含量会随天数增多逐渐升高;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C正确;
    D、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新鲜蔬菜中也含有少量的亚硝酸盐,D正确。
    故选A。
    11.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离不开神经系统的精密调节,协调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 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
    C. 运动员上场前不自主紧张、下场后放松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系
    D. 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离不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的调控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A、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如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B正确;
    C、运动员上场前不自主紧张、下场后放松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系,C正确;
    D、运动员赛场上挥汗如雨,代谢增强,水和无机盐丢失,因此需要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来调控,它们的调节中枢是在下丘脑,D正确。
    故选A。
    12. 2021年5月,在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参赛人员受气温骤降等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出现失温、身体不适等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时间运动使机体大量出汗,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感
    B. 与运动前相比,参赛人员进行较长时间运动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C. 参赛人员失温时,体温降到35℃以下,此时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
    D. 参赛人员机体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长时间运动使机体大量出汗,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引起机体主动饮水,A正确;
    B、与运动前相比,参赛人员进行较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B正确;
    C、当参赛人员机体的产热小于散热时,机体的体温会下降,从而使人体失温,C错误;
    D、参赛人员机体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
    故选C。
    13. 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含32P的小鼠细胞培养T2噬菌体,从而实现对其DNA的标记
    B. 图中③过程为离心,其主要目的是使噬菌体外壳和DNA更好的分离
    C. 若改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则子一代噬菌体都会含有32P
    D. 保温时间长短不会影响32P放射性的分布
    【答案】C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因此不能用小鼠细胞培养T2噬菌体,A错误;
    B、图中③过程为离心,其主要目的是使噬菌体分布到上清液中,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则分布在沉淀物中,B错误;
    C、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是由细菌提供的,因此若改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则子一代噬菌体都会含有32P,C正确;
    D、保温时间长短(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过短,部分亲代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会影响32P放射性的分布,D错误。
    故选C。
    14. 研究表明,囊性纤维病人主要是因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肺部感染细菌死亡。下图表示CFTR蛋白合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形成④过程的方向是从a往b进行
    B. 物质②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体现了核孔具有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C. 囊性纤维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CFTR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D. 囊性纤维病的发生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调控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CFTR蛋白的合成过程,其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mRNA,③为RNA聚合酶,④为肽链。
    【详解】A、图中形成④肽链过程的方向是肽链由短及长的方向,即从b往a进行,A错误;
    B、物质②mRNA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体现了核孔具有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
    C、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囊性纤维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CFTR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
    D、囊性纤维病人主要是因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使CFTR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体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A。
    15. 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属于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某地区的麻雀有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B. 利用标记重捕法可精确计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
    C.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在一定时间种群数量不变
    D. 捕食关系、种间竞争关系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其中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详解】A、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是不同种,则该地区所有的麻雀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
    B、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B错误;
    C、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的变化,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不一定种群数量不变,C错误;
    D、捕食关系、种间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生物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正确。
    故选D。
    16. 如图甲表示某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B. 图乙表示该群落中A、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表示某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情况,弃耕的农田→杂草从生→灌木从生→茂密的乔木林,为次生演替。
    分析图乙:A种群数量先增加先减少,B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且A的种群数量大于B,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详解】A、群落的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图乙表示该群落中A、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B正确;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C错误;
    D、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但活动能力强,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方法,D正确。
    故选C。
    1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这属于化学防治
    B. 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 信息传递只能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
    D. 孔雀开屏展现鲜艳颜色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
    B、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即行为信息,B正确;
    C、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C错误;
    D、孔雀开屏动作传递是行为信息,但展现的鲜艳颜色传递的是物理信息,D错误。
    故选B。
    18. 培养菊花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B. 步骤⑤到步骤⑥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间的比值低时,诱导根的分化
    C.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D. 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遗传特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①→④表示处理外植体材料,⑤表示脱分化,⑥表示再分化。
    【详解】A、茎段经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A正确;
    B、步骤⑤到⑥为再分化过程,在培养过程中诱导根的分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间的比值较低,B正确;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所含病毒很少,甚至无毒,但不一定具有抗病毒特性,C错误;
    D、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因此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遗传特性,D正确。
    故选C。
    19. 冬美人是景天科厚车莲属的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繁殖一般用叶插法进行。为研究外源激素对冬美人叶插的影响分别用0.25g/L(A1、B1、C1)、0.5g/L(A2、B2、C2)、1g/L(A3、B3、C3)3种浓度的α-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2,4-D这3种生长素类物质对冬美人叶片进行沾蘸法处理,结果如下表。
    药剂
    对照
    NAA
    IAA
    2,4-D
    处理
    CK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成活率(%)
    100.0
    100.0
    88.9
    77.8
    100.0
    100.0
    88.9
    61.1
    38.9
    27.8
    平均发芽数(片)
    15.5
    17.8
    9.6
    5.8
    19.9
    15.8
    14.9
    1.5
    1.2
    1.1
    平均生根数(条)
    6.6
    9.7
    6.3
    2.1
    9.9
    6.9
    6.3
    2.6
    1.1
    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合成的NAA的作用与IAA类似,故其也属于植物激素
    B. 对照组应用等量的蒸馏水对冬美人叶片进行处理
    C. 0.25g/L是NAA促进冬美人叶插发芽的最适浓度
    D. 由表可知3种物质对冬美人叶插生根的作用都有两重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素类似物包括:2,4-D溶液、萘乙酸、吲哚丁酸等,它们均能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两侧有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的生理作用相同。在设计该项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同时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实验的对照组,以比较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发芽及成活率的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详解】A、人工合成的NAA的作用与IAA类似,但不是植物体产生的,故其不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
    B、由于实验组分别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处理和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处理,因此对照组应用等量的蒸馏水对冬美人叶片进行处理,B正确;
    C、在3种浓度中,0.25g/L的NAA溶液对冬美人叶插发芽的促进效果最好,但不能据此判断该浓度是NAA促进冬美人叶插发芽的最适浓度,C错误;
    D、表中结果表明2,4-D处理对冬美人叶插的成活率、发芽和生根均为抑制作用,未体现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B。
    20. 某草地一条经典的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科研人员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结果如表[单位:J/(h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粪便量
    呼吸量
    摄入量
    粪便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3.00×108
    7.15×108
    2.44×107
    1.90×106
    2.18×107

    A. 田鼠的同化量是1.05×109J/(hm2·a)
    B. 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是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和用于呼吸消耗
    C. 研究能量流动有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点:
    (1)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2)能量的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4)能量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散失)。
    (6)能量散失途径及形式:生物的呼吸作用、热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③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详解】A、田鼠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05×109-3.00×108=7.5×108J/(hm2·a),A错误;
    B、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是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B错误;
    C、研究能量流动有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信息传递可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传递,D错误。
    故选C。
    21. 果酒、果醋等都属于传统发酵食品,下图是制作果酒果醋所用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消毒
    B. 气阀a在果酒发酵时要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要打开
    C. 酿制果酒和果醋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不同
    D. 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a为充气口,用于向装置中通气,b为排气口,用于排出CO2,c为出料口,用于取样检测。进行果酒发酵时,应关闭a,打开b;醋酸发酵时,应打开a和b。
    【详解】A、进行发酵前,为防止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进行消毒,A正确;
    B、果酒发酵时需要无氧,所以关闭a;果醋发酵需要氧气,a需要打开,B正确;
    C、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室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室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细菌,C正确;
    D、果酒发酵旺盛时是无氧环境,醋酸菌是好氧细菌,不能将酒精转化为乙醛,D错误。
    故选D。
    22. 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癌症的作用。下图表示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
    B. 图中细胞群a可用于大规模培养,即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
    C. 加入PD-L1抗原阳性细胞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D. 经PEG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起作用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详解】A、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时,在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进行免疫,产生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加入PD-L1抗原检测时,a杂交瘤细胞群呈阳性反应,说明图中细胞群a能产生抗PD-L1抗体,可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B正确;
    C、由图示可知,加入PD-L1抗原检测时,a杂交瘤细胞群呈阳性反应,这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和筛选,C正确;
    D、经PEG诱导后融合的细胞,有同种细胞融合的细胞,如两个B淋巴细胞融合的细胞,不都是杂交瘤细胞,D错误。
    故选D。
    23. 2018年1月25日两只克隆猴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细胞》的封面,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这是中国科学家伟大的杰作,也解决了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难题。下列关于培育克隆猴叙述正确的是(  )
    A. 克隆猴可以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 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重构胚后就可以进行胚胎移植给代孕母体
    C. 克隆猴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
    D. 移植后的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开始进行细胞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详解】A、克隆猴只能证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
    B、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重构胚后,需要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给代孕母体,B错误;
    C、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部分来自于受体细胞的细胞质,C错误;
    D、移植后的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开始进行细胞分化,桑葚胚之前的细胞还未进行分化,D正确。
    故选D。
    24.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类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携带细胞毒素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
    B. ADC与癌细胞识别后,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C. 抗体进入细胞后激活溶酶体酶,导致细胞凋亡
    D. 单克隆抗体可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单克隆抗体携带细胞毒素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正确;
    B、ADC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由图可知,抗体并不能进入细胞,而是与肿瘤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药物发生作用,导致细胞凋亡,C错误;
    D、单克隆抗体本身不能杀伤肿瘤细胞,能利用其特异性帮助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D错误。
    故选A。
    25. 据报道,世界上仅剩下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实验室只留有冷冻的北方白犀牛的精子。若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尝试拯救该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外培养受精卵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动物血清、蔗糖等成分
    B. 用雌性北方白犀牛体细胞进行克隆出多头子代后,让其自行繁衍
    C. 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其数量,该技术属于有性繁殖
    D. 这样人工繁育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①原理:细胞增殖;②培养基性质 :液体培养基;③培养基成分:营养物质(葡萄糖)、动物血清等:④培养结果:细胞株、细胞系;⑤培养目的: 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
    2、胚胎分割技术可增加其数量,该技术属于无性繁殖。
    【详解】A、体外培养受精卵时,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等成分,但不能添加蔗糖,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A错误;
    B、用雌性北方白犀牛体细胞进行克隆出多头子代后,只能获得雌性白犀牛,后代不能自行繁衍,B错误;
    C、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其数量,但是该技术属于无性繁殖,C错误;
    D、人工繁育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其种群内基因交流减少,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也会下降,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
    26. 科研人员以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按一定比例组合的红光和蓝光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叶绿素含量(mg·g-1)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表观光合速率(mol·m-2·s-1)
    A
    白光
    2.03
    0.22
    164.67
    276.67
    5.30
    B
    红光
    2.73
    0.29
    142.33
    359.67
    4.26
    C
    蓝光
    1.73
    0.17
    222.00
    326.67
    7.28
    D
    红蓝组合光(红:蓝=1:1)
    2.47
    0.25
    263.33
    268.00
    7.71
    E
    红蓝组合光(红:蓝=3:1)
    2.82
    0.32
    230.00
    224.67
    9.95
    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1)该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其中最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是______,该条件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填物质)增加。
    (2)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有差异,其中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______类胡萝卜素。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也有差异,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光。
    (3)环境条件由红光调整为蓝光,RuBP的再生速率将______;与D组比较,E组的胞间CO2浓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光质及其比例##光的波长及其比例##光的颜色及其比例 ②. 红:蓝=3:1 ③. ATP、NADPH
    (2) ①. 小于 ②. 蓝紫
    (3) ①. 上升 ②. 表观光合速率较高,净消耗CO2较多;且气孔导度较低,从大气中进入气孔的CO2量较少
    【解析】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为: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慢。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3、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包括CO2与C5反应生成C3,C3被还原形成C5两个阶段。
    【小问1详解】
    实验自变量为不同光质,所以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光质及其比例;由表格数据可知,红:蓝=3:1条件下,表观光合速率最高,最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该条件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增加。
    【小问2详解】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为: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慢。与类胡萝卜素比较,叶绿素的色素带更靠近滤液细线,故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低,即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也有差异,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小问3详解】
    RuBP为五碳化合物,环境条件由红光调整为蓝光,气孔导度上升,胞间CO2浓度下降,说明RuBP的再生速率上升,吸收更多的CO2用于光合作用;由表格数据分析,与D组比较,E组表观光合速率较高,净消耗CO2较多,且E组气孔导度较低,从大气中进入气孔的CO2浓度较少,所以E组的胞间CO2浓度较低。
    27. 果蝇的体色(灰身、黑身)和翅形(长翅、短翅)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利用两对纯种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
    组合一:黑身长翅♀×灰身短翅♂
    组合二:灰身短翅♀×黑身长翅♂
    雌蝇
    雄蝇
    雌蝇
    雄蝇
    F1
    灰色长翅
    296
    290
    345
    0
    灰身短翅
    0
    0
    0
    351

    (1)果蝇常作为遗传学材料的原因是______。(至少答两项)
    (2)杂交组合一、二是用纯种果蝇进行的______交实验,果蝇的这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其中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3)某同学为了确定控制体色的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的同源区段上,让组合二F1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然后统计F2中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若______,则说明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则说明A/a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4)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组合一中的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理论上F2雄蝇中黑身短翅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
    【答案】(1)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
    (2) ①. 正反 ②. 灰身、长翅 ③. X
    (3) ①. (黑身果蝇中)雌性::雄性=1:1 ②. (黑身果蝇)全为雄性
    (4)1/8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特点,因而常作为遗传学材料。
    【小问2详解】
    杂交组合一、二是用纯种果蝇进行的正、反交实验。根据分析,果蝇的这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灰身、长翅。由于杂交组合二中短翅雌果蝇与长翅雄果蝇杂交,F1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全为短翅,所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3详解】
    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联,要确定控制体色的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的同源区段上,让组合二F1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F2中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若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黑身果蝇中雌性:雄性=1:1;若A/a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a,子二代黑身果蝇全为雄性。
    【小问4详解】
    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组合一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理论上F2雄蝇中黑身短翅果蝇(aaXbY)所占比例为1/4×1/2=1/8。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生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能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辨析显隐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 下图1为某草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

    (1)在该草场生态系统组成中,图1没有涉及到的成分是______。
    (2)图1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与蛇的关系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当草场返青时,“绿色”为兔等草食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鹰靠敏锐的视力去捕杀兔子,兔子也能根据声音或行为特征逃避鹰的猎杀。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的作用。
    (4)在某时期内该草场蝗灾严重,大量施用农药杀灭蝗虫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现在实行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蝗虫的寄生虫)可以很好的控制蝗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1)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
    (2) ①. 鹰 ②. 捕食与竞争##竞争与捕食
    (3) ①. 水平 ②.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间接 (5) ①. c ②. a-b
    【解析】
    【分析】1、图1为某草场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其中绿色植物为生产者,其余为消费者,不含分解者;图2是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表示乙的同化量,e、b分别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d分别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2、一般来说,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最终去向只有3条: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1中没有涉及到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经过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大,故鹰作为最高营养级,个体数最少;其与蛇均能以鼠为食,所以种间关系包含竞争与捕食。
    【小问3详解】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减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因素,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地表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这种区域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当草场返青时,“绿色”为兔等草食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鹰靠敏锐的视力去捕杀兔子,兔子也能根据声音或行为特征逃避鹰的猎杀,这是物理信息在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中的作用,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小问4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
    【小问5详解】
    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的摄入量,但是没有被乙消化、吸收,故不属于乙的同化量,而是甲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故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图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b。
    29. 请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纳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起源于我国的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下是纳豆发酵的工艺流程:
    回答以下问题:
    (1)生产纳豆时,接种发酵前要进行蒸煮,为保证工业化发酵品质,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
    (2)纳豆芽孢杆菌是纳豆生产中最重要的菌株。从图中可看出科研人员采用______法从豆豉中分离出纳豆芽孢杆菌,在此过程中接种环灼烧了______次。图中哪个区域最容易出现单个菌落?______。

    (3)某同学对发酵后的纳豆产品进行了菌落总数的测定,将25g纳豆放入225mL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101倍稀释液,之后依次进行10倍系列稀释。每个稀释度样品0.1mL分别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中、在37±1℃下培养48h后对平板的菌落总数(CFU)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平板
    1
    2
    3
    1
    2
    3
    1
    2
    3
    平均菌落数(个)
    421
    380
    404
    72
    76
    77
    28
    25
    27
    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每毫升样品培养出来的菌落总数约为______个。
    (二)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4)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较大,以保证植物细胞会发生______,以保护原生质体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_____。
    (5)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______。
    (6)过程______属于脱分化,
    (7)过程⑤⑥⑦所用的技术是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法
    (2) ①. 平板划线 ②. 4 ③. ③
    (3)7.5×106 (4) ①. 纤维素酶和果胶 ②. 质壁分离 ③.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5) ①. 聚乙二醇##PEG ②. 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
    (6)⑤ (7) ①. 植物组织培养 ②. 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解析】
    【分析】(二)题中,图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其中①②为去壁过程;③为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④表示再生细胞壁的过程;⑤表示脱分化过程;⑥表示再分化过程;⑦表示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小问1详解】
    生产纳豆时,接种发酵前要进行蒸煮,为保证工业化发酵品质,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小问2详解】
    由图观察可知,图中科研人员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豆豉中分离出纳豆芽孢杆菌,图中进行了3次划线,需要灼烧接种环4次,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菌液逐渐被稀释,故图中区域③最容易出现单个菌落。
    【小问3详解】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故选择稀释倍数为104,则每毫升样品培养出来的菌落总数约为(72+76+77)÷3÷0.1×104=7.5×106个。
    【小问4详解】
    图中①②过程使用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以便获得植物原生质体。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比番茄和马铃薯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略微较大,使细胞失水,保证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以保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小问5详解】
    过程③发生细胞融合时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是聚乙二醇(或PEG)。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为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
    【小问6详解】
    由分析可知,图中⑤为脱分化过程,⑥为再分化过程。
    【小问7详解】
    过程⑤⑥⑦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完整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分生组织的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30.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产生的抗体和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组织的疾病,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员。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免疫细胞会识别、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丧失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35(IL-35)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因子,现欲研究IL-35对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以机体血糖含量为检测指标,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和用具:Ⅰ型糖尿病小鼠若干,正常小鼠若干,IL-35注射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磷酸盐缓冲液,注射器,血糖检测仪,饲料等。(要求与说明:实验涉及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甲: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IL-35注射液。
    组乙:______。
    组丙:______。
    各组注射的试剂均适量且等量;实验开始时用血糖检测仪测定三组小鼠血糖浓度,记录。
    ②将上述三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______。
    ③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能识别并破坏胰岛B细胞的免疫细胞是由受到刺激和激活后的______细胞分裂和分化而来。
    ②除了检测血糖浓度,本实验还可以将小鼠体重作为因变量,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10只Ⅰ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盐缓冲液 ②. 10只正常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盐缓冲液 ③. 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糖测定仪测三组小鼠血糖浓度,并记录
    (2) (3) ①. 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②. 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体重会降低,越严重体重越轻
    【解析】
    【分析】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过程如下:成熟的T淋巴细胞分成不同的群体,其中有成熟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有成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成熟后离开胸腺进入血液循环中。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如果没有遇到这种抗原,这个T淋巴细胞就处于不活动状态。T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当一个细胞毒性T细胞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抗原,而且是呈递在抗原- MHC复合体上时,这个T细胞便会受到刺激。但是还必须有一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也被同样的呈递在抗原一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所激活,这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这个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一个克隆。这个细胞毒性T细胞的后代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一MHC复合体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之。
    【小问1详解】
    题中实.验目的为,研究IL-35对I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据此可知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给小鼠注射了IL-35,因变量是胰岛素的含量,测量指标是血糖含量的变化,由于实验目的是看治疗效果,故需要用正常小鼠做对照,据此判断治疗效果的高低。
    根据分析设计实验如下:
    ①分组编号,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患有I型糖尿病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甲、乙,另10只正常的小鼠编号为丙组,三组小鼠给与不同处理,处理如下:组甲: 10只I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IL-35注射液。组乙: 10只I型糖尿病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盐缓冲液。组丙: 10只正常小鼠,每三天注射一次磷酸盐缓冲液。
    ②将上述三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并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糖测定仪测三组小鼠血糖浓度,做好记录。
    ③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小问2详解】
    题意显示,白细胞介素-35 (IL-35)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因子,故可以对胰岛B细胞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故实验组(甲)小鼠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据此预测实验结果如下:

    【小问3详解】
    ①由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受损是细胞免疫攻击的结果,故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能识别并破坏胰岛B细胞的免疫细胞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其由受到刺激和激活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分裂和分化而来。
    ②除了检测血糖浓度,本实验还可以将小鼠体重作为因变量,原因是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体重会降低,越严重体重越轻。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功能的相关知识,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目的分析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并据此设计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4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答题纸pdf、高二生物参考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5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宁波三锋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