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细胞学说是运用归纳法得出来理论概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B. 观察菠菜、天竺葵、柳树叶片中的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得出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C. 观察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D. 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不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分子或子类)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
    (2)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每一对象(或子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
    【详解】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
    B、不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观察菠菜、天竺葵、柳树叶片中的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得出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正确;
    C、由于没有观察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因此观察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
    D、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D正确。
    故选C。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 快递物品表面可以携带新冠病毒,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C. 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 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错误;
    C、人的个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
    D、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B。
    3. 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
    A. 鱼和鲸B. 细菌和支原体
    C. 玉米和棉花D. 蘑菇和酵母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详解】A、鱼和鲸都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有核膜,A错误;
    B、细菌和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核膜,B正确;
    C、玉米和棉花是高等植物,具有细胞核,有核膜,C错误;
    D、蘑菇和酵母菌都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有核膜,D错误。
    故选B。
    4.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室常常用到的工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低倍镜下看到目标细胞后换成高倍镜无需调节视野亮度
    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相乘
    C. 可以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调节视野的亮度
    D. 显微镜视野中的物体是实物上下左右相反的倒像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的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视野中的物体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倒像。
    【详解】A、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需要调节光圈,换用较大的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B正确;
    C、视野亮度可以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凹面镜和大光圈使视野变亮;平面镜和小光圈使视野变暗,C正确;
    D、显微镜视野中的物体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倒像,D正确。
    故选A。
    5. 组成细胞的元素来自于无机自然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同生物体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是含量不同
    B. Fe、Mn、Zn、Cu、B、M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C.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
    D. 微量元素因含量少,所以对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A、不同的生物体内,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A正确;
    B、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B正确;
    C、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故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C正确;
    D、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D错误。
    故选D。
    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缺水时,人体内的水全部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 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C. 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细胞代谢强度和抗逆性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缺水时,人体内的水主要还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只是自由水的含量减少了,A错误;
    B、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如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CO2,B正确;
    C、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C正确;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D正确。
    故选A。
    7. 糖类和脂质是生物体内两类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
    B.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不可缺少的成分
    C. 并不是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人体细胞的能源物质
    D. 单糖是指不能再分解的糖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等,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详解】A、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A正确;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细胞器膜的成分,B正确;
    C、并不是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人体细胞的能源物质,例如脱氧核糖是单糖,参与DNA的构成,C正确;
    D、单糖是指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可以直接被吸收,D错误。
    故选D。
    8.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以下属于人体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还连有1个H原子和R基;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侧链基团)的不同。
    【详解】ABCD、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还同时连有1个H原子和R基,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下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功能众多,有的在免疫过程中也能起作用
    B. 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C. 有的蛋白质能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D. 细胞内的部分蛋白质能够携带遗传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蛋白质功能众多,有的在免疫过程中也能起作用,如抗体,A正确;
    B、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B正确;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内进行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C正确;
    D、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错误。
    故选D。
    10. “防控新冠疫情,加强核酸检测”,这里检测的核酸实际是指( )
    A. 病毒的核糖核酸B. 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C. 人体的核糖核酸D. 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的总称。核酸检测是将新冠病毒的RNA逆转录为DNA后引入荧光基团进行测定的方法。
    【详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核酸检测检测的是新冠病毒的RNA,RNA中文名称为核糖核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 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下列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A. 蛋白质B. DNAC. 核糖D. 淀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详解】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A不符合题意;
    B、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B不符合题意;
    C、核糖是单糖,是小分子物质,C符合题意;
    D、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生物大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述了萤火虫晚上闪闪发光的场景,其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
    A. 葡萄糖B. 脂肪C. 腺苷三磷酸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1、ATP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既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在生物体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详解】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故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ATP又叫腺苷三磷酸。
    故选C。
    13. 水稻、大豆、花生等干种子中有丰富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稻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B.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用于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组织液中存在的淀粉时会呈现蓝色
    D. 检验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可以不用显微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还原糖鉴定:还原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橘黄色。(或被苏丹 IV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甲乙液混合后现配现用),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B液0.01g/mL的CuSO4,A液和B液顺次加入使用),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
    【详解】A、向水稻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再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
    B、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需将乙液0.05g/mL的CuSO4稀释成B液0.01g/mL的CuSO4,B正确;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组织液中存在的蛋白质时会呈现紫色,C错误;
    D、检验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要制片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选B。
    14. 下图为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步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是有紫色的中央大液泡
    B. 不同材料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质壁分离最快的一组,细胞液浓度最高
    C. 图中步骤②主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D. 若步骤③滴加适当浓度的KNO3溶液,则省略步骤⑤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首先制作临时装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初始状态;然后利用蔗糖溶液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最后再向载玻片中滴加清水,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再用低倍镜观察,三次观察形成前后对照。
    【详解】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中央大液泡,便于实验观察,A正确;
    B、质壁分离的速度由细胞液和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决定,浓度差越大,细胞的失水速率越快,质壁分离速度快。不同材料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质壁分离最快的一组的细胞液浓度最低,B错误;
    C、图中步骤②主要观察初始状态的细胞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以便与④步骤比较,C正确;
    D、若步骤③滴加适当浓度的KNO3溶液,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会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在失水的同时,细胞主动吸收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当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因此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无需⑤步骤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D正确。
    故选B。
    15. 线粒体起源的内共生学说认为,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内共生学说证据的是( )
    A. 线粒体的蛋白质大部分由细胞核DNA指导合成
    B. 线粒体和细菌中的DNA均为双链环状DNA
    C. 线粒体和细菌的核糖体组成和结构相似
    D. 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详解】A、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的蛋白质大部分由细胞核DNA指导合成,但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因此该证据不支持内共生学说,A符合题意;
    B、线粒体中含有环状DNA分子,细菌的拟核和质粒也是环状DNA分子,支持内共生学说,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和细菌的核糖体组成和结构相似,支持内共生学说,C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支持内共生学说,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材料:图1、图2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1中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A. 细胞质基质B. 线粒体基质
    C. 线粒体内膜D. 细胞膜内侧
    17. 图1中①~⑤过程可以释放能量用于合成ATP的有( )
    A. ①②③B. ①④C. ④⑤D. ①②③④⑤
    18. 以下关于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中的Y表示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之一
    B. 图2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
    C. 图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鉴定酵母菌呼吸产生了CO2
    D. 图2甲装置中10%的NaOH用于吸收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
    19. 以下关于图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甲组和乙组都是实验组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量是CO2产生速率和是否产生酒精
    C. 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灰绿色
    D. 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以判断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20. 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盆的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可促进植物根系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
    B. 马拉松长跑人体肌肉细胞完全进行无氧呼吸,此时CO2的释放量等于02的消耗量
    C. 包扎伤口要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以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D. 储藏蔬菜水果时,低温低氧环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答案】16. B 17. A 18. D 19. D 20. B
    【解析】
    【分析】分析图1: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⑤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分析图2:(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16题详解】
    图1中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正确。
    故选B。
    【17题详解】
    ①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③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都产生ATP,④⑤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不产生ATP,所以图1中①~⑤过程可以释放能量用于合成ATP的有①②③,A正确。
    故选A。
    【18题详解】
    A、图1中的Y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之一,A正确;
    B、澄清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均可以用于检测CO2的产生,所以图2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B正确;
    C、图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呼吸产生了CO2,C正确;
    D、图2甲装置中10%的NaOH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D错误。
    故选D。
    【19题详解】
    A、该实验中甲组是有氧条件,乙组是无氧条件,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所以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A正确;
    B、甲装置通入空气,乙装置未通入空气,分别提供了有氧和无氧的环境条件,所以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可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大概判断甲、乙装置中产生CO2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酒精来判断呼吸方式,所以因变量是CO2产生速率和是否产生酒精,B正确;
    C、乙装置进行的是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灰绿色,C正确;
    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所以不能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以判断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D错误。
    故选D。
    【20题详解】
    A、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A正确;
    B、马拉松长跑人体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所以马拉松长跑人体肌肉细胞完全进行无氧呼吸,此时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消耗量,B错误;
    C、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避免厌氧病原菌繁殖,C正确;
    D、低氧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储藏蔬菜水果,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简答题
    21. 图1为人体胰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胰蛋白酶,图2表示随着时间变化放射性颗粒在细胞内不同结构的比例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1中的④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1)为研究胰蛋白酶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使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
    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3中对应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②→①(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在此过程中需要[ ]___________提供能量。
    (2)与完整的动物细胞相比,该图1中还缺少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3)胰蛋白酶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图中的⑨的功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同位素标记法(或同位素示踪法/技术) ②. ④→⑤→③ ③. ⑦线粒体
    (2)中心体、溶酶体 (3) ①. (一定的)流动性 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解析】
    【分析】图1中的各结构名称为:①细胞膜,②囊泡,③高尔基体,④核糖体,⑤内质网,⑥分泌到细胞外的胰蛋白酶,⑦线粒体,⑧核孔,⑨核仁,⑩染色质,⑪核膜,⑫细胞核。
    【小问1详解】
    常用同位素标记法(或同位素示踪法/技术)研究胰蛋白酶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氨基酸先在④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⑤内质网对多肽链进行初加工,③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再加工,高尔基体形成的②囊泡与①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故过程为④→⑤→③→②→①,整个过程需要⑦线粒体提供能量。
    【小问2详解】
    与完整的动物细胞相比,该图1中还缺少的细胞器有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小问3详解】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胰蛋白酶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小问4详解】
    图中⑨是核仁,核仁与某些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2. 下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物质进出机理示意图:蛋白质C将K+运入肠细胞内的同时将Na+运出细胞,从而导致肠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的Na+浓度;蛋白质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利用该浓度差将Na+转运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中。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的微绒毛,其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Na+通过蛋白质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Na+通过蛋白质C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载体蛋白A、B、C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脂质和蛋白质
    (2) ①. 协助扩散 ②. 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 ③. 主动运输 ④. 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3)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解析】
    【分析】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从而决定其功能多样性。
    【小问1详解】
    小肠上皮细胞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的微绒毛,是细胞膜折叠所致,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且需要蛋白质A作为载体,这种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蛋白质C作为载体,且消耗ATP水解过程中释放的大量能量,这种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小问3详解】
    载体蛋白A、B、C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决定了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
    23. 多酶片是一种复方制剂,其成分是胰酶和胃蛋白酶及辅料淀粉等,说明书如下图。已知人体食道和消化道环境的pH不一样,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肠液的pH为7.6~8.4。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___________的特性。
    (2)糖衣以糖浆为主要包衣材料,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等作用,肠溶衣为一层特殊包裹物质,能使其包裹的药物顺利由胃进入小肠。结合多酶片的性状分析,服用多酶片时不能嚼碎的原因是防止胰酶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规格相同的5支洁净试管,编号1、2、3、4、5;
    ②向5支试管中分别注入5mL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然后各加入5mL胃蛋白酶溶液;
    ③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蛋白块,继续在恒温水浴锅中保温;
    ④将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溶锅中保温5min;
    ⑤观察5支试管中蛋白块体积变化情况,并记录蛋白块消失(完全被水解)的时间。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有误,最合理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 作用条件温和
    (2)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被破坏
    (3) ①. 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不同的pH或酸碱度) ②. 蛋白块体积变化情况(或蛋白块完全被水解的时间) ③. 酶的用量、保温温度和时间、蛋白块初始体积、5mL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等 ④. ①→②→④→③→⑤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小问1详解】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小问2详解】
    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pH等条件,服用多酶片时不能嚼碎的原因是防止胰酶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被破坏。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pH(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因变量是胃蛋白酶活性,可通过蛋白块体积变化情况或蛋白块完全被水解的时间进行比较;无关变量是酶的用量、保温温度和时间、蛋白块初始体积、5mL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等量且适宜;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应先在预设pH下再将酶和底物混合,故上述实验最合理的顺序应是①取规格相同的5支洁净试管,编号1、2、3、4、5(分组并编号)→②向5支试管中分别注入5mL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然后各加入5mL胃蛋白酶溶液(无关变量一致)→④将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溶锅中保温5min(无关变量一致)→③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蛋白块,继续在恒温水浴锅中保温→⑤观察5支试管中蛋白块体积变化情况,并记录蛋白块消失(完全被水解)的时间(测定因变量指标)。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