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唯一的调节方式
B. 植物激素是一种能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
C. 植物体内没有和动物一样的专门的腺体分泌激素
D. 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激素调节不是植物生命活动唯一调节方式,还有基因调节等,A错误;
B、植物激素是一种能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正确;
C、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部位产生的,没有专门的腺体,C正确;
D、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缺乏氧气,会影响有氧呼吸供能,D正确。
故选A。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叙述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研究:
1880年英国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匈牙利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1928年荷兰温特通过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详解】A、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向光性的探究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鲍森·詹森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未揭示其化学本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 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B.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
C. 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D. 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详解】A、根、茎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A错误;
B、“顶端优势”就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现象,B正确;
C、生长素具有调节作用的本质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
D、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而解除,D正确。
故选A。
4. 下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其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①和②中能检测到生长素,则说明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
B. 虽然也有单侧光照,但③、④中的生长素浓度相等
C. 乙和丙对照能证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D. 由于有单侧光照,所以①中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IAA)的产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运输方式: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横向运输(由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因素引起,向光侧→背光侧);
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是感光部位。
【详解】A、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至尖端下部,经扩散使得琼脂块①②中含有生长素,A正确;
B、因为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所以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生长素,虽然有单侧光,但是无感光部位,所以生长素不发生横向运输,③④中的生长素浓度相等,B正确;
C、乙图中③④含有生长素,丙图中⑤⑥不含生长素,所以乙和丙对照可以证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C正确;
D、云母片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尽管有单侧光照射,①②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D错误。
故选D。
5. 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B. 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C. 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D. 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有多种。
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A、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
B、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条件,B正确;
C、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
D、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故选C。
6. 某兴趣小组探究了NAA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约为10-5ml/L
B. 低浓度的NAA可以促进柳条生根,高浓度的则抑制柳条生根
C. NAA的浓度超过10-3ml/L时发挥抑制作用,柳条不再生根
D. 即使没有NAA的调节作用,柳条也能生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其中NAA浓度为0mg/L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属于实验组,在生长素浓度为0×10-5ml•L-1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10-5〜10-3ml•L-1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10-2ml•L-1时抑制生根。
【详解】A、NAA浓度约为10-5ml/L时生根平均长度最长,所以促进柳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约为10-5ml/L,A正确;
B、据分析可知,低浓度的NAA可以促进柳条生根,高浓度的则抑制柳条生根,B正确;
C、NAA的浓度超过10-3ml/L时发挥抑制作用,但是柳条生根平均长度不为0,所以NAA的浓度超过10-3ml/L时柳条还可以生根,C错误;
D、NAA浓度为0时生根平均长度为4.8mm,所以即使没有NAA的调节作用,柳条也能生根,D正确。
故选C。
7. 种子萌发以及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作为一种信号,可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 光照调节植物生长时,需要光敏色素的参与,接收到光照后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C. 植物接受到光照后,最终会影响到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D.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光敏色素引起的生理变化为:光信号→细胞感受光信号→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转导→细胞核接受信号→调控特定基因表达→产生特定物质→产生生物学效应。
【详解】A、对植物来说,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A正确;
BC、在植物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光敏色素不会进入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BC正确;
D、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不相同的,D错误。
故选D。
8. 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两种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对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甲、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
C. 在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生产上宜选择甲对该插条进行处理
D. 不同质量浓度的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可能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升高,甲、乙两种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率都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后,对生根率有抑制作用。
【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在浓度为300mg/L时,甲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而乙仍为促进作用,A错误;
B、根据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B正确;
C、在浓度为200mg/L时,甲对该插条的生根率高于乙,所以生产上最好选择甲对该插条进行处理,C正确;
D、在浓度为200mg/L的两侧,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相同时存在不同的浓度,D正确。
故选A。
9.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B. 乙、丙分别代表赤霉素、生长素
C. 甲、乙、丙可在细胞中大量合成D. 用丙处理得到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乙为赤霉素;丙能促进生长和形成无子果实,丙为生长素。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乙和丙都能促进生长,故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
BC、由图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乙为赤霉素;丙能促进生长和形成无子果实,丙为生长素;甲、乙、丙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即甲、乙、丙不会在细胞中大量合成,B正确,C错误;
D、丙为生长素,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能促进子房膨大形成果实,从而得到无子果实。在该过程中,生长素并没有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故用丙(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C。
10. 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 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 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 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种;但使用不当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详解】A、萘乙酸作用与生长素类似,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
B、6-BA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类类似,抑制马铃薯发芽,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无关,故6-BA不能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B错误;
C、乙烯利作用与乙烯类似,故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C正确;
D、PP333作用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类似,故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D正确。
故选B。
【点睛】
11. 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
C. 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
D. 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与对照组比较,多效唑可提高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
【详解】A、由图可知,多效唑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
B、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错误;
C、由题可知,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根据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得鳞茎产量减少,C错误;
D、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用外源激素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正确。
故选D。
12. 为了监测某物种M迁入新环境后的发展情况,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发现在迁入新环境的第一年内,种群的数量每月增加7%。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物种M的种群数量变化时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估算
B. 第一年内,物种M种群数量月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为0.07
C. 可推测对于物种M来说,M适应新环境
D. 当物种M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记重捕法。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不足以推出物种M是动物还是植物,故调查物种M的种群数量变化不一定能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估算,A错误;
B、根据题意,λ是指在第一年内下一个月种群数量为上一个月种群数量的倍数,即1.07,B错误;
C、在在迁入新环境的第一年内,种群的数量每月增加7%,可构建物种M种群数量月增长模型为Nt=N0×1.07t,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可推测对于物种M来说,M适应新环境,C正确;
D、当物种M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结构是稳定型,D错误。
故选C。
13.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 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 灰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 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的具体操作为: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详解】A、灰鹤数量较少,个体较大,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A正确;
B、题干中信息只能说明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不能说明新生个体只有26只,故不能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B错误;
C、灰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达到K/2,种内竞争较大,C错误;
D、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则不能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当合理安排入类的生产活动,D错误。
故选A。
14. 为研究某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的多样性,研究人员在1月到12月采用杀虫灯进行定点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趋光性昆虫物种丰富度5月份最大B. 趋光性昆虫个体总数4月份最大
C. 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导致个体总数的增加D. 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1、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是描述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指标。
2、由曲线图分析可知,个体总数和物质丰富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最后再下降的趋势。
【详解】A、由曲线观察可知,趋光性昆虫物种丰富度5月份最大约为35种,A正确;
B、由曲线图分析可知,趋光性昆虫在4月是个体总数最多约为340只,这说明此时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最大,B正确;
C、并不是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就导致个体总数的增加,如:4-5月,物种丰富度增加,而个体总数下降,C错误;
D、由曲线图中曲线的走势可知,在1月到12月间个体总数和物种丰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B. 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C. 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D. 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注意:
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稀释的菌悬液(摇匀)中吸取样液,通过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的数量,A错误;
B、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之后每天定时取样,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B正确;
C、酵母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营养供应,因此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C正确;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每天定时取样,采用抽样检测法,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并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正确;
故选A。
16. 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
B. 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
C. 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
D. 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1.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
2、J型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详解】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干旱缺水,不有利于沙蝗的繁殖,A错误;
B、由于沙蝗不断的迁徙活动,使得其生存环境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蝗虫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B正确;
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会影响沙蝗的出生率,但不会改变沙蝗的生殖方式,C错误;
D、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J”型增长,显然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其种群数量变化不会呈现“J”型增长,D错误。
故选B。
17. 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A正确;
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
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正确。
故选C。
18. 20世纪90年代,野生狼群重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连续20年对其数量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环境条件改善,则第20年后的“λ”值可能大于1
B. 调查狼的种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C. 第5年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第15年数量最少
D. 第1~5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λ=当前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λ”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λ”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
【详解】A、若环境条件改善,环境容纳量变大,则第20年后的“λ”值可能大于1,A正确;
B、狼的个体大,种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B正确;
C、5~10年,“λ”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第10 年种群数量开始减少,10~20年,“λ”小于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第20年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
D、第1~5年,“λ”大于1,且为定值,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D正确;
故选C。
19. 某草原,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狐和兔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
B. 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
C. 若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
D. 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只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相互制约。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
【详解】A、兔种群数量增加会使狐种群数量增加(食物增多);兔减少,狐数量也会随之减少(食物不足);而当狐数量减少之后,兔数量由增加(天敌减少),二者之间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A正确;
B、狐和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B正确;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协同进化,当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捕食者的捕食能力也随之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C正确;
D、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兔和狐种间关系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20.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B. 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
C. 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
D. 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可以用诱虫器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
【详解】A、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可以用诱虫器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A错误;
B、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土壤中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粪便为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正确;
C、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C错误;
D、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物种数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B。
21.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A. 66 只/公顷
B. 77 只/公顷
C. 83 只/公顷
D. 88 只/公顷
【答案】B
【解析】
【分析】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中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39-5=34只,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5)/X=15/34,解得X≈77.07,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77 只/公顷。B正确。
故选B。
22. 下图是某地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图,其中a、b、c分别代表高山、森林、海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图中b地区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 图中b地区苔藓植物已经不存在,被占据优势的木本植物完全取代
C. 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O2的利用
D. 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b、c区域都是光照强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a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b地区一个群落内部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其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是光强度,c地区是不同光质的光,到达深水层的光主要是短波长的光。
【详解】A、某地区分布的所有生物的集合体称为群落,研究b地区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正确;
B、图中b地区苔藓植物仍然存在,木本植物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B错误;
C、图中c地区藻类植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对环境中不同光质的利用,C错误;
D、图中影响植物分布的关键因素:a区域是温度,b区域是光照强度,c区域是不同光质的光,D错误。
故选A。
23. 在中国悠久的淡水渔业养殖历史中,人们发明了高产低耗的“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为夏季一个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与水层优势种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充分利用了池塘中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B. 应避免同时饲养青鱼和草鱼,否则会导致种间竞争过于激烈,能量损耗增多,产量降低
C. 若多年后该池塘废弃,其中的优势种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 夏季该池塘中四种鱼种群的集合属于生物群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等。
2、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详解】A、“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中不同鱼类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了池塘中上、中、下层的垂直结构,A正确;
B、结合图表可知,青鱼和草鱼食物资源相同,生态位接近,同时饲养会导致种间竞争过于激烈,能量损耗增多,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混养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青鱼和草鱼同时饲养,B正确;
C、废弃的池塘内仍然会保留了土壤条件和多种生物,在此基础上发生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
D、夏季该池塘中四种鱼种群的集合不属于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D错误。
故选D。
24.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间竞争可以导致生态位发生变化
B. 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 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态位相同
D. 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包括其所在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其所占有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
【详解】A、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出现差异,所以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
B、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即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正确;
C、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是不同的,C错误;
D、不同物种占据着不同生态位,这有利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故选C。
25. 菌根真菌与植物的根系生活在一起形成菌根。其中,菌根真菌R(R菌)帮助植物甲从土壤中吸收N、P等营养,R菌只能以脂肪酸为能源物质,但其自身不能合成脂肪酸,所需脂肪酸由与其共同生活的植物甲提供。下列对这两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甲与R菌存在竞争关系B. 植物甲为R菌提供能源物质
C. R菌与植物甲代谢类型不同D. 植物甲与R菌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
【详解】A、由题中信息“菌根真菌 R(R 菌)帮助植物甲从土壤中吸收 N、P 等营养,R 菌所需脂肪酸由与其共同生活的植物甲提供”可知,植物甲与R菌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植物甲为R菌提供能源物质脂肪酸,B正确;
C、由于R菌的能源物质为脂肪酸,故R菌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植物甲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C正确;
D、植物甲与R菌的互利共生关系是在长期的共同(协同)进化中形成的,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6.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下图1所示;下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下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根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________侧(填“向光”或“背光”)运向_________侧(填“向光”或“背光”)。
(2)图2中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茎生长速度为n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部生长影响的是曲线____。ab段生长素浓度对顶芽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向着光源方向生长 ②. 水平生长 ③. 向光 ④. 背光
(2) ①. g ②. m 或2m
(3) ①. ① ②. 促进
【解析】
【分析】1、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失去重力作用,植物生长受到单侧光影响,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2、图2中OH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对植物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仍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逐渐减弱,CD段,表示对植物茎生长起抑制作用。
3、由于根比芽对生长素敏感,图3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部生长影响的是曲线①,②表示的是顶芽。
【小问1详解】
图1中,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对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而单侧光仍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引起茎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而对植物的根来说,此时不受重力和光照影响,根会水平生长。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
【小问2详解】
图2中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g,在H点时,对植物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当生长素浓度为m或2m时,茎的生长速度都为n。
小问3详解】
由于根比芽对生长素敏感,因此图3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部生长影响的是曲线①;②表示的是顶芽,ab段生长素浓度对顶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27. 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是由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据图分析,____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__调节。
(3)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
①请补充上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4)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根据上图分析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调节 ②. 色氨酸 ③. 非极性生长素
(2) ①. 生长素 ②. 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 ③. (负)反馈
(3) ①. 水稻突变体 ②. 根的平均长度 ③. 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短于2组
(4)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根系细胞产生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根系细胞产生细胞分裂素,抑制根系的生长;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能分解细胞分裂素,使其含量下降,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五大类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在植物生发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生命活动。
【小问1详解】
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是由色氨酸经过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生长素含量上升以及细胞分裂素的上升会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会反过来降解细胞分裂素,使得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因此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小问3详解】
①由题可知,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普通水稻为对照组,则基因突变体植株为实验组,因此a为A基因敲除的水稻突变体,检测根的平均长度。
②由于缺少A基因,进而不能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也就不能分解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含量一直较高,不能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因此1组水稻根的平均长度短于2组。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水稻根系的生长,因此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
28.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森林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______会提高。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_____关系。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下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薛、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对群落中其他物种影响大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下图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下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5)假如在草本植物阶段,一种老鼠(起始数量为3000)迁入该地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相当于“J”形增长,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______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6)如下图是研究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猎物模型,图中最可能代表捕食者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_______。猎物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时,猎物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1) ①. 次生演替 ②. (物种)丰富度 ③. 种间竞争
(2)S5 (3) ①. 生物群落 ②. 水平 ③. 优势种
(4) ①. 降低环境容纳量 ②. 害虫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5)3000×1.014730
(6) ①. P2 ②. N2/2
【解析】
【分析】,1、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
2、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小问1详解】
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根据题意,图示为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属于次生演替。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即(物种)丰富度,会提高。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前者被后者优势取代,所以三者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小问2详解】
图甲中S5和S6中物种的数目一样多,且比较稳定,所以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图甲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S5。
【小问3详解】
生物群落是指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薛、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群落的空间结构还有水平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对群落中其他物种影响大而成为该地的优势种。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生物防治后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减少,因此防治的原理是降低有害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小问5详解】
种群增长计算公式为Nt=N0× λt,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λ为1.0147,所以N30=3000×1.014730。
【小问6详解】
据图分析,该模型是用曲线表示构建的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捕食者数量在P2处上下波动,猎物数量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最可能代表捕食者种群K值的数据为P2,猎物种群数量的K值最可能是N2,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即N2/2,猎物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NAA浓度(ml/L)
0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生根平均长度(mm)
4.8
6.3
8.5
10.2
12.9
15.1
17.1
12.8
4.8
3.0
名称
属性
萘乙酸
生长素类
6-BA
细胞分裂素类
乙烯利
乙烯类
PP333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
1
a
根的平均长度
2
普通水稻(野生型)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原生质体,3 ml/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生物试题(三)(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原生质体,3 ml/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