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实验班物理期末复习计算专题一
展开
这是一份初二实验班物理期末复习计算专题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8m,求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爸爸给小林买了一部电动平衡车,密度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空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为多大?
(2)杯装满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强多大?
(3)杯子的底面积多大?
2.我国自行研制的63A水陆两栖坦克如图所示,重达2.2×105N,它不仅可以在陆地上行驶的速度高达57km/h,还能像船一样在水中航行,最大航速为14km/h。它静止在水平陆地上时,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4m2,ρ水=1×103kg/m3,g=10N/kg,求:
(1)坦克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坦克在水中航行时其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0.58m,求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某次演习中,坦克先后在陆地上和水中均以最大速度行驶,在1.5h内行驶了64km,求在水中航行的路程。
3..疫情期间,全国很多地方实行疫区封闭管理,使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安全巡查。如图所示是正在巡查的某款无人机。无人机起飞前,放在地面上要确保脚架平稳着地,启动后,利用遥控器可控制它运动和工作。该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
(1)该无人机关闭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该无人机以最大飞行速度匀速直线飞行5min,飞行的路程有多少?
(3)该无人机以最大飞行速度从地面竖直匀速飞到离地100m高处,求电机输出功率?
4.一辆质量2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100kW从静止开始运动,经15s运动200m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匀速运动20s关闭发动机,滑行156.25m停下。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恰为车重的0.2倍,(g取10N/kg)求:
(1)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整个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的大小;
(3)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v;
(4)整个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大小。
5.爸爸给小林买了一部电动平衡车。小林从家骑该电动平衡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用到达了市民广场。小林的质量为,g取,求:
(1)小林家到市民广场的距离是多少?
(2)小林在市民广场水平路面上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骑行平衡车时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则小林在市民广场中以最高速度骑行时,平衡车动力的功率是多少?
6.密度为0.5×103kg/m3,质量为0.5kg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求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
(2)求木块漂浮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把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金属块轻轻放在正方体木块的上表面中央,静止后金属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所示),求此时金属块对木块的压强。
7..如图实心正方体,体积1.2×10-3m3,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的浮力;
(3)绳子的拉力;
(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
8.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竖直向上运动.如图和如图分别记录的是圆柱体恰好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以后的0~6s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F-t图象和圆柱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s-t图象(不计水的阻力和柱体表面沾水的影响,g取10N/kg)求:
(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圆柱体的体积;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时对桌面的压强.
9.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其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30cm时,物块A体积的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物块A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内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物块A的作用力F。
10.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圆柱体泡沫塑料A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图),重为4N,A底部与浮子B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有的体积浸在水中,A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浮子B重0.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航标灯静止时,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航标灯静止时,泡沫塑料A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泡沫塑料A的密度是多少?
(4)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体积应为多大?
11.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来拉动建筑工地上重为200N的物体A。小王用40N的拉力,使物体A在2s内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m。A在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其所受重力的0.4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小王做功的功率;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12.如图所示,工人的重力为64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他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150N。重为360N的货物上升2m,所用时间为20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提升货物前,工人对高台的压强;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另一货物,机械效率为75%,则货物的重力为多少。
13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轻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当把甲乙两物体如图分别挂在两个端点A、B上时,轻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物体刚好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体乙未与容器底接触,已知轻杆长2.2m,支点O距端点B的距离为1.2m,物体甲的质量为8.28kg,物体乙的体积为0.001m3(g=10N/kg。忽略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求:
(1)甲物体的重力;
(2)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乙物体的密度。
14.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竖直向上用力拉绳子、将长方体从水中匀速提升至空中,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长方体高0.1m。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物体在空中上升1.5m,小明所做的功是多大?
(2)动滑轮重多少N?
(3)物体被拉出水面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丙),若此时人竖直向上拉绳子的拉力为50N,此时物体对地面压强为多大?
15..如图所示,边长均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A、B、C放入水中,A悬浮于水中。B、C漂浮且浸入水中深度分别为6cm、8cm,其中C由A、B两种材料合成(不计材料间隙)。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物块B质量;
(2)物块B的密度;
(3)C中所含B材料的质量。
16.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4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长方体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20cm深的水。用电子测力计悬挂一个“冰墩墩”模型玩具,“冰墩墩”的双脚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冰墩墩”,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未与水底接触)。“冰墩墩”下放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与“冰墩墩”双脚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冰墩墩”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冰墩墩”的密度;
(3)当“冰墩墩”完全浸没时,长方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7.如图甲所示是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将一段轻质的细线与木块下底面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图丙是正确描述细线的拉力F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图像(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3)当细线的拉力F为2N时,木块所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18...工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F,将质量为80kg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再用100N的水平推力F1使其沿水平台面匀速运动到C点;图乙为物体从A点经B点到达C点的s-t图像。(g=10N/kg)求:
(1)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货物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19.如图甲是利用滑轮组打捞水池中物体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工人用竖直向下的拉力拉绳的自由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上升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80 kg,体积为0.02 m3,物体沉没在水底时上表面距离水面8m,在4~8s内物体上升的竖直高度为2m,绳的质量和体积、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自始至终都未浸入水中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未打捞前上表面在水中受到的压强;
(3)在8s~1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在0~4s内,物体对池底的压力。
2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水下物体C,C的体积为0.02m3 、重800N,其中AB是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且AO∶OB=1∶2,小明站在B端竖直向下匀速拉绳子,小明的体重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C全部离开水面时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50N,杠杆的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不计,求:
(1)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______N;
(2)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绳子的拉力Fc为:______N;
(3)物体C未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小明用这个装置将物体完全拉出水面,这个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21.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加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 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根据图线求CD段水吸收的热量;
(2)AB段冰吸收的热量;
(3)冰的比热容;
(4)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10kg
最大飞行速度v
36km/h
脚架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S
100cm2
平衡车参数
材质
镁合金高弹性车架
净重
10kg(含电池组)
最高车速
18km/m
充电时间
约4小时
轮胎个数
2
轮胎总触地面积
5cm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二物理知识点讲解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公式,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R2的并联电阻的阻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二物理期末复习计算题分类练习 (C),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0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一 计算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力学计算,电学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