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3(新题型,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3(新题型,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发动机的轰鸣震动大地,耀眼的尾焰辉映海天,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此时,距地球400公里外的中国“天宫”,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正 ①拭目以待 ,迎接空间站形成“T”字构型后首枚航天器的到来。
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七火箭总体技术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但研制团队以“打一发进步一发”的目标,不断向着更高效、更精准、更可靠的方向奋力迈进。
设计师张博戎表示,长七火箭要达到的入轨精度偏差不能超过4秒。“以前要求‘精准投篮’,现在还要‘空心入网’。”经过不懈努力,长七火箭入轨精度再提升一个数量级,托举天舟五号,以优异的性能投出了一个漂亮的“空心球”。“从质量到流程,我们都要 ②精雕细琢 。”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说。本次任务是长征七号前序多枚火箭任务的归纳和总结,在前序任务精准完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10项技术改进,火箭操作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长期以来,高密度发射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长七系列火箭2021年成功发射4次,今年已成功发射3次,迎来了 ③实至名归 的“高密度发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度、中国速度、中国高度。
1.文中横线处填写的成语有误,请予以更正。(3分)
① ;
② ;
③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3.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即或在家中那么受折磨,到学校去时又免不了补挨一顿板子,我还是在想逃学时就逃学,绝不为处罚所恐吓。……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当时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
——沈从文《从文自传》(节选)
4.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4分)
5.后两段的表达方式和叙述视角与前文相比有何变化?请指出这种变化的文学效果。(5分)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①翘首以待/ 翘首企盼 ②精益求精 ③名副其实/ 名符其实
①前面提到“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后面也提到“迎接……的到来”,可推断本处是说航天员乘组正殷
切的盼望,可填“翘首以待”。“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
②从后面提到的“创造了世界最快纪录”“进行了 10 项技术改进”等信息可以推断得出我们要做的越来
越好,可填“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还求更好。
③前面提到高密度发射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事实证明了中国已完成了挑战,具备了相对
应的实力,说明中国的实力和实际是相符的,可填“名副其实”。“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完全一致。
2.但研制团队以“打一发进步一发”为目标,不断向着更精准、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奋力迈进。
本语句有两处错误:
一、“以‘打一发进步一发’的目标”句式杂糅,可改为“以‘打一发进步一发’为目标”或“围绕‘打一发进步一发’的目标”;
二、“更高效、更精准、更可靠”语序不当,根据下文的内容顺序,应该是“更精准、更高效、更可靠”。
3.①拟人。赋予“长七火箭”人格化特征,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通俗易懂。②比喻。把“长征七号火箭将天舟五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比作为“投出漂亮的空心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入轨精度的准确,中国航天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①“以优异的性能投出了一个漂亮的‘空心球’”中“投出”是人具有的动作,所以这里面运用了拟人的
手法,赋予了“长七火箭”人格化特征,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②“以优异的性能投出了一个漂亮的‘空心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本体为“长征七号火箭将天舟五号
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喻体为“投出漂亮的空心球”,将高深的科技内容日常化,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入轨
精度的准确,中国航天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4.①“我面前的世界”指的是自己逃学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的世界,这是有形世界;
“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指的是自己对知识的验证、对好坏的判别、对新事物的求索。(3 分)
②这句话说明“我”“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表现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1 分)
5.①最后两段采取成人视角对童年行为的意义发表议论。前文采取儿童视角对具体事件进行叙述。(2 分)
②以儿童视角叙述逃学所见的种种景象,生动有趣;以成人视角评价“我”到处游逛的积极意义,引人深思。这种变化引领读者由感性到理性,实现认识上的升华。(3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0911(附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外填入恰当的成语,原文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0908(附参考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3(共三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