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后限时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0641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同步限时训练(含单元测试)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后限时训练
展开第12课《民族大团结》限时练 限时:20 分钟 总分:30分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共同繁荣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尊重宗教信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进行西部大开发 C.进行民主改革、三大改造 D.推动兴边富民行动 3.“……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 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4.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各项事业 ② 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③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行“一国两制”方针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7.最早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8.新中国成立时,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此举体现了( ) 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得以实现 B.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C.少数民族落后面貌得到改变 D.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9.《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些内容体现了( )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C.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0.“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 65 个,总投资约 12.4 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实现民族平等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宪法定制度】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材料中的宪法保障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基本前提是什么?(3分) 【互助促发展】材料二:2021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西藏农奴解放纪念 浙江援藏教师 青藏铁路通车 (2)联系表格归纳西藏的变化,并根据材料分析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以上相关措施对民族地区的意义。(3分) ACCCB CBBDC(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2)变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流,了解;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