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手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手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页
    22《手指》(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手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读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弦” “撤” “窈窕”“秽”“轧”“拧”“憎”的读音,关注“貌” “庸”的写法,理解“窈窕”“秽物”等词语的意思。2. 感受本文独特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拟人化的语言风格和用词简洁、风趣幽默的精妙所在。3. 体会文中蕴含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人生哲理。4. 内化文章语言,通过小练笔进行语言实践。【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特色,并尝试运用。【教学点】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走进文本,学习生字词1. 导课。我们的每只手都有五根手指,每一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先考考大家,你认识他们么?直观看,这五根手指有什么不同?(大拇指又粗又短,中指最长,小拇指又细又短)2. 其实他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手指》,好好认识一下我们这些老朋友。文章中有很多生字,请同学们把生字和生词都画出来。拇指 琴弦 揿门铃 搔痒 窈窕 污秽 轧伤 拧螺丝 纽扣 周仓薄弱  附庸  爱憎(1 )读准字音,尤其要关注“弦” “窈窕” “轧” “憎”的读音,关注“庸”的写法。理解“附庸”的意思。(2 )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词语的结构是同一类的,看看是哪四个?(3 )这组词语都是写什么的?(人的行为动作)3.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叙述的?在文中找找。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学习活动二:阅读课文,发现语言特色语言一:体会拟人的写作方法1. 这一组词语写的是谁的动作呢?请大家找到相关语句。2. 分别出示两个句子。在这一部分描写中,无论是大拇指还是食指,作者的称呼是什么?(他)3. 可见,作者是把手指当作人来写的。那么写其他几根手指的句子也是这样么?读课文,发现共同点。4. 这种拟人化的语言还表现在其他地方。出示:第一段: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二段: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第三段: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第四段: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5. 在这些句子中,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人”的亲切?学生交流。语言二:单音节词语的使用突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一句。1. 这篇文章语言的第二个特色,藏在这一句中。你读一读,想一想,哪一个词语平时我们使用的时候一般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但在这一句中,只有一个字,表达的意思却完全相同。(但)2. 读读这句话,如果把“但”改成“但是”,语言上有没有什么细微的差别?要点:结构感不如“但”紧凑。尤其是和后面的“却”连起来,这种简洁、紧凑的感觉更加明显。3. 文章中好多地方都是这样,请大家在文中寻找一下,画出相关句子和词语。第二段: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第三段: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第四段: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4. 学生读这些句子,体会语言的味道。5. 也正是这样的简洁,让这篇文章略有文言的味道。有一些词语我们早已不用了。比如这几句: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严増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他们了。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学丁别人。6. 葆播得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么?无如:不如,比不上;无过于:没有超过……的;不让于:不用谦让……的。7. 小结:这一类词语的使用,使文章的语言显得格外简练。语言三:大量短句的使用,使语言幽默有趣,文章朗朗上口1. 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很长却又很短的句子。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一类句子么?比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撤门铃。2. 读一读。一句话被作者分15次才说完,这样的句子读起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要点:每一个小句子都很简短,读起来清楚易懂,而且很有韵律感。感觉大拇指很辛苦,所有用力气的活都是他做的。3. 这样的大拇指,你觉得他苦情么?你想流泪么?不仅不想流泪,而且还想笑。4. 为什么想笑?(原来也没觉得大拇指要做这么多事,经作者一说,发现还真是这样,所以就想笑。)5. 小结:像这样又真实又有趣的语言就是“幽默风趣”。指导朗读。6. 读读文章,看看还有哪些语言让你感觉简短有韵律感,而且幽默风趣。学习活动三:系统梳理,体会人生哲理1.出示学习活动:从第3~5 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然段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开展学习,合作探究字里行间之趣。2.全班交流,相互补充。(1)食指:“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修辞手法,表现出食指勤奋卖力、不怕牺牲的形象,这让我们联想到消防人员、医护工作者等。(2)中指:“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中指高高的样子形似高大威武的关公,更表现出三根手指的位置关系。(3)无名指和小指: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夸张地写他俩的作用之小,形神兼备地表现出这两根手指只享受风光的事,很是有趣。(4)出示课文插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5)齐读第6段,找出作者对五根手指的态度怎样?作者觉得觉得五根手指虽然在姿态和性格上各不相同,但却没有爱憎之分。(6)再读第6段,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借助资料和原文,体会哲理。(1)资料补充,初步体会“五根手指倘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以抵抗外辱,那就根根有效,根根有力量,不复有善恶强弱之分了”所表达的含义。资料:文章写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的1938 年,日军的炮火让丰子恺仓促间忍痛辞别故乡心爱的缘缘堂,从浙江石门湾出发,“率亲族老幼十余人”“水陆颠沛,一路迤逦,逃至桂林”“走了五省,经过大小百数十个码头”。(丰子恺《辞缘缘堂》)(2)出示原文,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愿望。用人群作比,我想把大拇指比方农人;我想把食指比方工人;我想把中指比方官吏;我想把无名指比方纨绔儿,把小指比方弱者。(3)指名交流,教师点拨。五根手指不论美丑,无论强弱,都流淌着相同的血脉,希望各阶层能众志成城,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勇敢地抵御外敌,并坚信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秀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