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教师版) .docx
    • 学生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学生版) .docx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教师版) 第1页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教师版) 第2页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教师版) 第3页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学生版) 第1页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学生版) 第2页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学生版) 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9讲常见的化学反应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9讲常见的化学反应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部分  第39讲 常见的化学反应 专题练习重难点突破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例1(2021·上海)利用如图装置,欲除去X气体中的杂质,对应的Y正确的是 (B)选项X杂质YACO2(CO)CuBN2(O2)CuCCO(H2)CuODH2(H2O)CuO【例2(2021·莲都模拟)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按照以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数据处理。(1)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是 B (填序号); A.先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B.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C.打开活塞滴加盐酸和点燃酒精灯加热,谁先谁后都可以(2)装置B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吸收A装置中可能逸出的氯化氢气体;玻璃管起平衡气压的作用,当装置B中气压过大时,水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 ; (3)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E中增重为m2,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18m1-16m2)/m2 ; (4)如果去掉装置F,则测量结果 偏小 (偏大”“偏小不变”) 变式训练1.(2022·江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A.氢气 B.煤炭 C.汽油 D.一氧化碳2.(2020·杭州)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HCOOH)与浓硫酸在80 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CO↑+H2O);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W形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 min后熄灭酒精灯;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形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1)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 万用瓶中的水会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排尽W形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步骤3,W形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固体有溶解,且溶液呈浅绿色(写出有气泡产生即可)  四类基本反应的判断【例3(2022·台州)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做实验中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该反应属于              (B)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例4(2022·金华)性能神奇的金属钛(Ti)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是钛矿石之一,目前利用金红石大规模生产钛的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往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完成下列问题:(1)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2C+2Cl2 TiCl4+2CO ; (2)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反应  变式训练3.(2020·北京)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已知:CuO难溶于水。(1)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2NaOH+CuSO4Na2SO4+Cu(OH)2Cu(OH)2CuO+H2O,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  4.(2020·杭州模拟)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反应一会后,看到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中的 置换反应 ,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Fe2+ (用化学符号表示) (2)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燃烧和缓慢氧化【例5(2022·杭州)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A)项目祥云火炬飞扬火炬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燃料丙烷(C3H8)氢气(H2)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C.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D.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变式训练5.(2019·湖州)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各自的 着火点  (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2KCl+3O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6(2020·宁波)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 CO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 收集CO,防止污染空气  变式训练6.(2022·十堰)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1)最近,中国科学家不利用光合作用,直接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成功合成了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糖类  (2)小明同学帮妈妈做饭,刮山药皮时手上皮肤奇痒难忍(山药中含有的碱性皂角素所致)。常用厨房中的 食醋 (填调味品名称)来止痒。饭菜做好后,关闭阀门以熄灭燃气,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可燃物  (3)20226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火箭推进时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当堂检测1.(2022·湖州)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湿法炼铜涉及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这一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C)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 (2022·金华金东区二模)如图是我国古代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              (B)A.吹走了二氧化碳气体B.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3. (2022·湖州)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C.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D.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4.(2020·绍兴)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A)A.2CO+O22CO2B.H2+CuOH2O+CuC.2H2+O22H2OD.H2CO3H2O+CO25.(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D)6.(2021·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着火点低 ,因而容易点燃。 (2)1 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提供氧气 ,使燃烧更剧烈。 7.(2022·杭州适应性)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 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H2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偏大 (偏大”“偏小不影响”) (3)E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4)已知反应前CuO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DU形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m1-10m2  g 8.(2021·杭州)小金为了探究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和反应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内装满氢气,并将注射器针头扎入200 mL注射器橡皮塞中。将少许氧化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内并平铺于管底。将少量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中并平铺于直管中部。然后将一个气球套在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出口处,连接好整个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1)为确保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前的操作是 通入氢气  (2)装置末端连接的气球的作用是 收集尾气,并能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中部分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现象时可判断一定有产物水生成。 (4)实验开始时加入a克纯氧化铜粉末,实验结束后取出U形管底的固体称量为b,b a (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可判断氧化铜已完全转化为铜。 9.(2022·仙居一模)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具有广泛的用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高温反应器(1)纳米级铁粉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0 价。 (2)高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FeCl2+H22HCl+Fe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反应前需要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排尽空气,防止氢气不纯受热爆炸  10.(2018·北京)【科学探究】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 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 g,进行实验。序号1—11—2装置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1—2装置进行实验。序号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2—119      红色      固体      有金      属光       泽混有少量黑色物质2—2110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2—3111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2—4112无黑色物质2—5113混有较多黑色物质【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1C+2CuO2Cu+1CO2(2)实验1—2,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1的目的是 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  (4)实验2的结论是 从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来看,有本质不同的是实验2-4,反应生成的物质中没有黑色物质,既没有木炭粉,也没有氧化铜粉,即木炭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合理即可)  【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3,氧化铜已过量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稀硫酸  11.(2019·湖州)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变成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试管中溶液变蓝色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内放入氧化铜粉末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是砖红色的,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是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反应不充分等)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灼烧”“加热)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2.(2020·武汉)实验室有一包久置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和氧化铁)。为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小怡取两份质量均为m的生铁粉末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测定碳的含量 已知: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1)步骤的具体实验操作中包括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生成滤渣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测定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样品2,打开止水夹K,在球形干燥管出口处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酒精灯,待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止水夹K(3)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装置甲中的实验现象是 液体浸没锌粒,固体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气泡  (4)若无装置乙,会导致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偏大 (偏大”“偏小不变”) (5)实验过程中无污染性气体生成,且实验结束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单质铁,丁装置中浓硫酸质量比实验前增重了0.54 g,m= 10.76 g(结果精确到0.01)   

    相关试卷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8讲 金属 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8讲 金属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8讲金属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8讲金属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7讲 重要的盐 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7讲 重要的盐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7讲重要的盐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7讲重要的盐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6讲 酸和碱 专题练习: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 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36讲 酸和碱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6讲酸和碱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年浙江省初中科学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36讲酸和碱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