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0659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1.知识目标
(1)太阳的照射下,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2.探究目标
(1)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能根据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二、知识梳理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 影子 。太阳东升西落,影子总是出现在有阳光和遮挡物的地方,总是在太阳的 反方向 。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规律:
①影子长度变化: 长→短→长 。早晨和傍晚的影子较长,正午的影子 最短 。
②影子方向变化: 西→北→东 ,太阳方向变化: 东→南→西 。
③同一时刻,我们周围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 相同 的。
4. 日晷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 计量时间 的仪器,日晷是利用 一天中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 来计时的。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日晷。
(2)探究问题: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3)提出假设:可能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4)实验材料:纸板、观察纸(画好同心圆)、小短杆、双面胶、铅笔等。
(5)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纸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②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或指南针)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③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④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6)实验现象:
见右图(部分)。早上太阳在东偏南方向,影子在西偏北方向;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太阳在西偏南方向,影子在东偏北方向。同时,清晨和傍晚时,太阳的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时,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7)实验结论: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2.指点迷津
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和真正的日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和真正的日晷一样有晷面和晷针,也有晷针投影。但晷面上只标记了方向和同心圆,没有刻度,也没有摆放角度,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还有改进的空间。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3.用沉的材料造船第3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3.用沉的材料造船第3课时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实验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7.地球——水的星球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7.地球——水的星球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地球的形状导学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地球的形状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实验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