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五至六年级《灵敏性练习与游戏》
展开新课标水平三《灵敏性练习与游戏》体育与健康教案
备课人 |
| 周次 |
| 课次 |
| 授课教师 |
| ||||||||||||
教学 内容 | 灵敏性练习与游戏 | ||||||||||||||||||
教学 目标 | 1.运动能力:知道灵敏性的两个特性,反应灵敏和动作灵敏,能说出三种以上发展灵敏性的练习方法,对体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2.健康行为:通过游戏和比赛等多种形式练与赛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3.体育品德:通过游戏和比赛等多种形式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以及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提升核心素养。 | ||||||||||||||||||
教学 重点 | 反应快,动作快。 | 教学 难点 | 快速启动上下肢协调配合。 | ||||||||||||||||
过程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及要求 | 次数 | |||||||||||||
开始部分 |
|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任务及安全要求 4.检查着装 5.安排见习生 | 1.教师指定地点集合 2.检查学生着装 3.提出本节课任务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提醒课堂纪律和安全要求 |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4.明确学习任务 5.见习生出列 6.遵守纪律 | 组织队形 要求:快静齐 |
| |||||||||||||
准备部分 |
| 一、热身活动 1.热身赛:“视听动”游戏 方法:听信号做动作 | 1.教师明确游戏方法和规则。 2.比比谁最先做出相应动作回应老师,课中及时进行安全和德育教育。 | 1.认真倾听并理解游戏规则。 2.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保持安全距离,积极参与游戏。 3.注意力集中努力跟上。 | 组织队形 要求:观察来人,避免碰撞,保持安全距离。
|
| |||||||||||||
基本部分 |
| 二、基本部分 【学练1】 1、“虚拟版”移动过障碍 (探究:你能安全躲避吗) | 1.教师明确游戏方法和规则要求,提出“你可以安全躲避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探究与尝试。 2.游戏中巡视指导及时进行口头评价。 | 1.根据VR视频尝试练习探索安全躲避方法知道先观察再判断。 2.积极探索,尝试认真练习。 | 组织队形 要求:积极探索尝试,反应快,动作迅速。
|
| |||||||||||||
过程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及要求 | 次数 | |||||||||||||
基本部分 |
| 【学练2】 2.“真人版”移动过障碍 (体验4种躲避障碍方法,探究脚步移动灵活方法。)
【赛练】 3、“得分赛”
4、“展示赛”
5、“巡回挑战赛”
【竞赛】“防卫赛” (综合运用)
【体能】TABATA 1.小碎步 2.高抬腿 3.开合跳 4.弓步跳 | 1.教师创设真人版体验情境,讲解游戏规则。 2.强调注意安全并进行德育渗透。
1.教师创设探究情境,“在安全躲避的同时可以点胳膊得分吗?”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明确要求“点”到即可。 1.教师创设展示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得分”即可跳起来为自己庆祝。
1.游戏分为两队,红队和绿队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明确要求。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明确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尝试。 2.游戏中强调安全问题。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及规则 2.组织学生并带领学生练习 | 1.两人一组体验躲避虚拟障碍与真实障碍的不同练习中作出判断与改变,提高空间预判能力。 2.积极探索尝试认真练习。 1.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文明切磋。 2.练习中爱护同伴,“点”到为止。
1.学生积极大胆尝试,敢于展示自己。 2.练习中相互帮助与鼓励切磋技艺,礼仪为先。 1.听清楚要求挑战自己,尊重对手,文明切磋。
1.积极尝试每个角色,学以致用,大胆展示。 2.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文明比赛。
1.仔细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2.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 组织队形:同上
组织队形:同上 要求:反应快,动作快,上下肢协调配合。
组织队形:同上 要求:积极尝试,敢于展示。
组织队形:同上 要求:公平竞争,灵活运用。
组织队形:同上 要求:积极思考,学以致用。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
| |||||||||||||
结束部分 |
| 1.放松 2.师生互相总结 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4.回收器材 5.师生再见 | 1.教师带领学生放松 2.引导学生互相总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5.下课 | 1.认真放松练习 2.跟随总结 3.记住课后练习 4.积极认真回收器材 5.向老师再见 |
|
| |||||||||||||
教学 反思 |
| 预计负荷 |
平均心率:140±5次/分钟 群体密度:≥75% 个体密度:≥50% | 场地器材 | 空场地一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