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673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673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673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6736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673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673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卷(浙教版)
- 第02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培优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9 次下载
- 第02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基础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6 次下载
-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基础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04单元 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培优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4 次下载
- 第04单元 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基础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5 次下载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浙教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03单元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解析版docx、第03单元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培优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03单元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 (B卷·提升能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浙江金华一模)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C.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D.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2.(2022·浙江一模)下面的式子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其中的A和B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对该式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a、b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活的植物体内的细胞都能进行生理活动bC.生理活动a所需的A物质和水由生理活动b提供 D.生理活动b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3.(2022·浙江一模)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关实验的结论与分析正确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B.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五氧化二磷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可以用木炭来代替 D.待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4.(2022·浙江温州一模)把数棵新鲜菠菜放入黑色塑料袋,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夜后,将袋内气体挤压入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下列现象中,能证明菠菜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塑料袋内壁有水珠 B.菠菜质量变轻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菠菜出现萎蔫5.(2021·浙江二模)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④制取和收集氧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B.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不仅可随时添加酸液,还可控制反应的速率C.用装置③制取氢气,若多孔隔板改成隔离铜网,同样可以制取D.如用装置⑤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6.(2022·浙江金华一模)如图,在容器中装入等量的不同种子,加入适量的水后密封。一段时间后向漏斗中倒入清水,通过观察到的澄清石灰水的不同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种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D.种子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7.(2021·浙江丽水一模)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Cl4+2H24HCl + Si B.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硅C.化学反应过程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8.(2022·浙江杭州一模)用黑色圆纸片在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遮盖,如图所示;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B.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C.此实验包含两组对照,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D.此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9.(2021·浙江温州一模)如图是我国古代人所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A.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B.隔离了二氧化碳气体C.可燃物的着火点变低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10.(浙江杭州一模)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A.B.C. D.11.(浙江舟山模拟)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C.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D.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12.(浙江台州三模)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处于A位置 B.曲线bc段表示呼气,膈肌处于A位置C.曲线cd段表示吸气,膈肌处于B位置 D.曲线de段表示呼气,膈肌处于B位置13.(浙江绍兴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以下就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C.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14.(浙江湖州一模)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在不断地增强 B.b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当光照强度>n1 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若温度降低,则 b 点右移15.(浙江嘉一模)实验室中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气体,可用以下装置得到纯净干燥的,通过导管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16.(浙江台州统考模拟)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各项生理活动相关的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适当增加①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的增收C.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7.(浙江模拟)小明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图1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CO2缓冲液可用以调节密闭玻璃小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根据刻度毛细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的小室内气体体积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实验过程中密闭小室内的温度保持不变)。以下根据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B.B点表示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大于30千勒克斯时,就无法通过增强光照来增强光合作用速率D.从图2可知,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18.(2022·浙江杭州·二模)将过量的白磷(着火点40℃)和红磷(着火点260℃)放入如图装置,用于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仅白磷①发生燃烧,则( )A.比较①和②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物质温度达到着火点B.比较①和③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助燃剂C.比较②和③的现象即可得到物质燃烧的所有条件D.白磷①燃烧完后重新将试管1放回水浴中,可发现剩余白磷不能燃烧19.(2021·浙江舟山一模)向空矿泉水瓶里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盖紧瓶盖,迅速来回摇晃矿泉水瓶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CO2B.该实验中矿泉水瓶变瘪现象不够明显C.若倒入较多的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更明显D.迅速摇晃矿泉水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20.(浙江杭州模拟)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旺,发出白光,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但不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5分)21.(2022·浙江杭州一模)我国自主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技术路线如图甲所示,其中将二氧化碳和氢气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如图乙所示。回答问题:(1)据图甲所示的技术路线,写出获得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在图乙所示的微观示意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先转化为___________、氢和氧等中间产物,然后再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和水。322.(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______(“开放”或“密闭”)。(2)右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待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冷却,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根据该思维模型,本实验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减小集气瓶中的气压的。23.(2021·浙江杭州二模)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液态空气汽化先分离出N2,,则N2的沸点___________O2(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由图可知N2可以和H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NH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转化过程___________。24.(2021·浙江台州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1)小黄用A、F装置组合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小黄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及理由是______。(3)实验室可用A、E或A、F装置组合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在水中溶解能力小三、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25.(2022·浙江衢州三模)小柯同学为了研究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1)小柯选择某种昆虫做实验,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若昆虫和人体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小柯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柯采用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方法,利用锥形瓶、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小试管棉线、碱石灰、红墨水、注射器等器材组装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柯将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捞出来马上放进锥形瓶,将带有碱石灰的小试管放进锥形瓶内,立即把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紧接着,用注射器往导管内注入红墨水,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柯发现:一开始,红墨水总是向导管口移动并溢出,小柯再次将红墨水注入导管内。反复多次后,红墨水才停在导管内,稍后红墨水向锥形瓶移动,并且移动速度很快,大约5分钟红墨水就通过了导管进入了锥形瓶。小柯查阅资料后得知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不可能使红墨水如此快速地移动,实验中红墨水如此移动的原因是______。(3)最后小柯选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重新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的好处是______。26.(2022·浙江宁波一模)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实验1: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甲所示。实验2:按图乙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利用铁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红色固体铁锈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都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实验1中的现象:红磷燃烧,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图丁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27.(2022·浙江丽水一模)如图甲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不易成功,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进行了分析和反思。(1)小科认为漏气是实验失败最主要的问题。在实验中由于有强烈的气压变化,对装置的气密性的要求比较高,检查气密性时,先将止水夹打开,将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集气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后,放开双手,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可以实验。(2)图乙用放大镜会聚阳光来引燃红磷,与图甲将红磷在瓶外点燃后再放入集气瓶相比,你认为图乙操作的优点是___________。(3)小明认为实验时从烧杯中倒吸进入集气瓶的水也可以起到吸热作用,所以,集气瓶内不需预先装入水,也无需使用止水夹,于是他利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请分析小明利用该装置测量出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28.(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判断是否变质,进行了以下操作。(1)向装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过量稀盐酸,如果现象为___________,可知氢氧化钠变质;(2)为进一步确定其变质程度,另取16g样品配成溶液,配制过程如下。烧杯A、B、C中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3)向(2)中的C烧杯逐滴加入10% 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6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