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680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680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680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
展开主备人: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
课 题 | 16 宇宙的另一边 | |
教材分析 |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有个做着相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 |
学情分析 |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 | |
教 学 目 标 | 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 |
重 点 难 点 |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难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会写的字:淌 秘 密 栋 梯 铃 乘 绪 篇 越 会认的字:淌 秘 栋 吁 绪 篇 3、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课文是如何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 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二、认真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彼此的疑问。 1.这个“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诉“我”的吗。 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 2、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这里的倒影指的是什么。 3.你觉得在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与这边不一样的自然现象。师:通过读前文我们知道宇宙另一边有和我们一样的世界,但是那个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和我们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相反,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筋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奇妙的事情发生。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宇宙另一边的世界真是奇妙,那边的雪可能会在夏天下,那边的太阳甚至有可能从西边升起,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看看在宇宙的另一半还有什么奇妙的事情会发生呢。 二、品读课文第6—9自然段,充分发挥想象。
2.“我”为什么感到有些尴尬。 因为“我”想象中的宇宙另一边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好了,“我”沉浸其中,都忘了“我”正在上语文课。 3.“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还可以等于什么。快想一想,说一说吧。 三、品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充分发挥想象。 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 四、串联线索,整体回顾。 1、读完课文,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另一边的世界和“我”这边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 一阵风吹过来,苹果呀、梨子呀、枣子呀扑腾扑腾往下掉。 地上的小朋友可开心啦,拿起小篮筐,捡了这个又装那个。 六、课文小结。 七、作业: 1、课下搜集《宇宙的另一边》这本书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并把自己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摘抄下来和同学交流。 2、摘抄好词好句。 |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主备人: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
课 题 |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 |
教材分析 |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精读课文。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进入三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主动识字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汉字有很大的信心和兴趣。 | |
教 学 目 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 |
重 点 难 点 | 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教师笔记 (二次备课)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 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 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展示生字词情况。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2、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 二、精读感悟。 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 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 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 (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 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 (1)“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1.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 (2)用“”在文中画出“我”变成的树的样子。 (3)感受“我”变成的树的神奇之处,以及“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重点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妈妈的爱心。 (5)联系全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鲇械愣?高兴,又有些失望?鍪?望、着急?龊蠡讴鼍醯帽涑墒骱苈榉场? 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7.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妈妈早就知道那棵树是“我”变的?三、拓展提升。1.联系课前的想象,说说如果你变成了其他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或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1、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