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江苏南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南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南通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 一、单选题1.(2021·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以获得NaCl固体取混有泥沙的NaCl固体,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B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向混有少量Na2SO4的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7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D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A.A B.B C.C D.D2.(2021·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测定pH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读出液体体积 D.检查气密性3.(2020·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干燥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B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向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NO3)2溶液,过滤C鉴别NH4Cl和KCl两种化肥取两种化肥,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D配制5%的KNO3溶液向盛有5g 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 A.A B.B C.C D.D4.(2020·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稀释浓硫酸C.收集氧气 D.熄灭酒精灯 二、科学探究题5.(2021·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提出问题1】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①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②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③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_______________,再开始加热。(4)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丙同学猜想错误。【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查阅资料2】Cu2O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完全反应,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6.(2020·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铁钉是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学习小组对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和盐酸除锈时的反应进行了探究。Ⅰ探究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取四枚铁钉,按第图1所示进行实验。一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试管abcd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蒸馏水和空气交界处铁钉出现轻微锈蚀食盐水和空气交界处铁钉出现较多锈蚀 (1)由试管a、b、c中的现象可知铁钉锈蚀的条件是_____(2)由试管c、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3)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处理,易生锈。防止切过咸菜的菜刀生锈,处理的方法是_____Ⅱ探究盐酸除锈时的反应步骤1 将一枚表面部分锈蚀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铁钉。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无锈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色。步骤2 将“步骤1”中装有铁钉和盐酸的试管长时间放置后,观察到铁钉变细,溶液变为浅绿色。【提出问题】①“步骤1”中铁锈消失发生了什么反应?②“步骤2”中试管长时间放置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查阅资料】①铁锈中主要含有Fe2O3;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③K3[Fe(CN)6]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遇K3[Fe(CN)6]溶液不变色,FeCl2溶液遇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实验分析】铁锈消失是因为Fe2O3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提出猜想】对于问题②,实验小组提出如下两个猜想:猜想1: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表面产生的气体反应所致;猜想2: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实验验证1】对“猜想1”进行验证的实验过程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2)实验是验证_____【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对“猜想2”进行验证,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以获得NaCl固体,可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硫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题意;C、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7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无法区分氯化钠和稀盐酸,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被炭化,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上,1-2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即接触火焰的两端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3.C【详解】解:A、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是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向盛有5g KN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4.8%,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4.A【详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5. 化合 酒精灯 干燥H2 排净装置内空气 D中白色固体变蓝 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分析】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会溶解到稀盐酸中,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但稀硫酸浓度变小,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详解】[实验分析]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变为蓝色。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化合,。[实验验证1](1)仪器X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作为干燥剂,干燥H2,故填干燥H2。(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排净装置内空气,因为氢气时可燃性气体,混有气体的氢气,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再开始加热。故填:排净装置内空气。(4)若红色固体中有Cu2O,和氢气一起加热时,反应会生成铜和水,生成的水会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所以可以观察到D中白色固体变蓝,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故填:D中白色固体变蓝。[实验验证2]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得出结论: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故填: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点睛】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其产物的组成。6. 铁钉生锈需要与水和空气接触 食盐可以加快铁钉锈蚀 洗涤干净后擦干,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Fe2O3+6HCl=2FeCl3+3H2O 长颈漏斗 H2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K3[Fe(CN)6]溶液,前两支试管加入依次氯化铁溶液,铁钉,第三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氯化铁溶液和相同大小的铁钉,前两支试管不发生变色,第三支试管变色并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详解】(1)a和b与c相比变量为空气和水,因此得出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故答案为:铁钉生锈需要与水和空气接触。(2)c和d相比,铁钉生锈出现的多,说明食盐可以加快铁钉生锈速率,故答案为:食盐可以加快铁钉锈蚀。(3)菜刀上存留有氯化钠,为了除去氯化钠,需要清洗,另外不能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因此需要擦干,然后通风干燥保存,故答案为:洗涤干净后擦干,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实验分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实验验证1](1)由图可知X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所以气体为氢气;故答案为:H2。[实验验证2]根据K3[Fe(CN)6]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遇K3[Fe(CN)6]溶液不变色,FeCl2溶液遇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的现象,设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故答案为: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K3[Fe(CN)6]溶液,前两支试管加入依次氯化铁溶液,铁钉,第三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氯化铁溶液和相同大小的铁钉,前两支试管不发生变色,第三支试管变色并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9化学实验,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