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酸和碱、中和反应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2.(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B.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于高炉炼铁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
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B.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C.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D.盐酸易挥发,可用于除铁锈
4.(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5.(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B.小苏打:NaHCO3C.纯碱:Na2CO3D.熟石灰:CaO
6.(2020·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2020·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不同的物质溶于水后会形成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食醋B.氨水C.NaCl溶液D.Na2CO3溶液
8.(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浓硫酸B.测稀硫酸pH
C.制取氢气D.收集氢气
9.(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肥皂水:pH=10.2B.唾液:pH=6.8C.柠檬汁:pH=2.5D.洗涤剂:pH=12.2
10.(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室温时,下列液体的pH小于7的是
A.白醋B.蒸馏水C.食盐水D.肥皂水
二、填空题
11.(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海水淡化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产业。某种海水淡化装置允许水分子透过,阻止盐类透过。采用该装置淡化海水,可分别获得浓盐水和淡水。
(1)①进入淡化装置前的海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可用纯碱除去大部分钙盐和镁盐,写出纯碱与CaCl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分离出的浓盐水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_______。
A.硬水软化 B.污水处理 C.物质鉴别
(2)某工厂淡化海水后得到的浓盐水和淡水中盐类物质含量如下表(微量盐类忽略不计)。
国家规定居民生活用水中盐类物质总含量≤500mg·L-1,计算并推断所得淡水中盐类总含量_______生活用水的标准(填“达到”或“未达到”);该工厂一套淡化装置每小时产生浓盐水300L,其中含有NaCl_______kg。
(3)淡化海水所得的浓盐水中含大量MgCl2,可制备金属镁,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生成Mg(OH)2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②浓盐水经过步骤1和2两步反应后又获得了MgCl2,设计这两步的目的是_______。
③图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④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依据此现象可用镁制作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2.(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提升生活品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扬州某中学的午餐食谱如图:
①合理膳食可增强体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鱼片含有丰富蛋白质
B.淀粉可分解为氨基酸
C.适度补充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②若需补充维生素C,建议多吃食谱中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③食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B.除加碘盐外,还可以通过食用海带等海产品补充碘元素
C.加碘盐中添加了碘酸钾(KIO3),淀粉可用于检验其中碘元素的存在
④学校正推行垃圾分类。餐后的食物残渣应投入印有_______标识的垃圾箱。
(2)校服面料常用棉花、羊毛等混纺制成。棉花_______溶于水中(填“难”或“易”):生活中常用_______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3)骑自行车属于低碳生活新时尚。
①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_______。
A.随手关灯
B.旧书本循环利用
C.夏天将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②下列做法不利于自行车防锈的是_______。
A.金属部件镀金属铬
B.链条涂防锈油
C.雨淋后自然晾干
③铁锈成分中含有氧化铁(Fe2O3),写出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某学生做了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导管内红墨水的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13.(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__。
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
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
③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④碳酸氢铵(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利用CO2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CO2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CO2资源化利用,可减少_______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三、流程题
14.(2020·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以FeSO4·7H2O为原料制备铁红(Fe2O3)的一种方法如下:
已知“沉淀”时的主要反应为:
(1)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FeO(OH)可表示为mFe2O3·nFe(OH)3, =_____________。
(2)“沉淀”时需控制溶液的pH与反应的温度。
①“沉淀”时调节溶液的初始pH约为4,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溶液的pH为3.0~4.5,需不断加入物质Z调节溶液的pH,Z应具备的性质有__________(填字母)。
A 能与酸反应
B 能与碱反应
C 不与FeO(OH)反应
②“沉淀”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
(3)“过滤”后需对固体进行洗涤与干燥。洗涤时被除去的沾于固体表面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如图为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Fe2O3质量分数的影响。煅烧温度较低时,产品中Fe2O3质量分数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当煅烧温度达800℃时,继续升高温度,产品中Fe2O3质量分数降低,且铁元素质量分数升高,所得产品发黑,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6)用该方法制备Fe2O3,计算理论上13.9 t FeSO4·7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8)可制得Fe2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四、实验题
15.(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_______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10%。(填“大于”或“小于”)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_______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_______(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_____,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_____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____。
16.(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氧气支持生命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氧气。
①仪器a、仪器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工业上有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
方法一: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183℃之间,使液态氮气先蒸发,剩余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里。
方法二: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将得到的氧气干燥。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使之转化为液态,储存于钢瓶里。
①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在方法一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______。
②某工厂用方法二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或名称)。
(3)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______(填化学式)。
(4)为探究双氧水的分解,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①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②pH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60℃;用NaOH溶液调pH;实验时间:1.5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如图可知,pH为______(填数字)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5)用双氧水可制得“鱼浮灵”、“钙多宝”。
①“鱼浮灵”主要成分是2Na2CO3·3H2O2,可迅速增加水体含氧量,其原因是______。
②“钙多宝”主要成分是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长时间存放的过氧化钙中含有主要杂质是______(填化学式)、Ca(OH)2。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鉴别氮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
D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
该气体是氢气
B
将铜片和银片投入稀硫酸中,均无气泡放出
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相同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
该溶液显碱性
氯化钠
氯化镁
硫酸镁
硫酸钙
淡水
0.17
0.012
4.8×10-4
8.5×10-4
浓盐水
45.0
3.6
3.3
0.14
红烧狮子头
水煮鱼片
炒青菜、海带汤
米饭、桔子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pH
5.0-5.5
5.8-6.7
6.0-7.0
7.0-7.5
氯化物
NaCl
MgCl2
CuCl2
放出氧气的体积/mL
2.0
4.0
420.0
双氧水的分解率/%
0.30
0.60
63.18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时,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虽然HCl和NaOH溶液反应,除去了HCl气体,但CO2也能和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不增、不减、易分离”的除杂原则,选项A不正确;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不能。鉴别氮气和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木条不复燃,则为氮气,选项B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热。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时,将两种物质分别溶于水,测量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若温度升高,则为氢氧化钠,若温度下降,则为硝酸铵,选项C正确;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取KCl与MnO2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即可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选项D正确。
故选A。
2.D
【详解】A、石墨质软,因此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石墨做铅笔芯与石墨能导电无关,不符合题意;
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与氮气的颜色无关,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可用于高炉炼铁,该用途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无关,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于干燥不跟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错误;
C、金属铁具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炊具,错误;
D、盐酸和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一氧化碳,A错误。
B、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不相同,铜金属活动性大于银,B错误。
C、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但是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
D、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说明该溶液显碱性,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干冰是固态CO2的俗称,正确;
B、小苏打是NaHCO3的俗称,正确;
C、纯碱是Na2CO3的俗称,正确;
D、熟石灰是Ca(OH)2的俗称,错误;
故选D。
6.C
【详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用于干燥O2 ,选项正确;
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将某些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水)的形式脱出来,称为“碳化”,故可使纸张炭化,选项正确;
C、实验室不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因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会使反应逐渐停止,选项错误;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选项正确。
故选C。
7.A
【分析】酸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碱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详解】A、食醋的成分有醋酸,溶液显酸性,选项正确;
B、氨水是碱,溶液呈碱性,选项错误;
C、NaCl溶液溶液呈中性,选项错误;
D、Na2CO3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选项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选项操作错误;
B、测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会对待测液产生稀释的效果,选项操作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稀硫酸和锌作为反应物,将锌放在多孔隔板上,稀硫酸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使用该装置可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选项操作正确;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C。
【点睛】量筒仰视读数会使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要小。
9.C
【详解】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