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导学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5.1确定位置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和方法;
2.会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会用一对有序数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课前梳理】
自学课本P114-P116,体会用有序数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1.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若干列,然后利用______和______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方位角距离定位法: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
(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_________和_______。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解放路22号”。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 确定位置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B.(1,2)和(2,1)表示同一个点
C.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只需一个数据就可以
D.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不只一种
2.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4楼8号 B.北偏东30° C.希望路30号 D.东经118°,北纬40°
3.如果用有序数对(3,2)表示教室里第3列第2排的座位,则第5列第4排的座位记作( )
A.(4,5) B.(5,5) C.(4,4 ) D.(5,4)
4.点A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关于点A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距O点4km处
B.北偏东40º方向上4km处
C.在点O北偏东50º方向上4km 处
D.在点O北偏东40º方向上4km处
【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4)与(4,3)表示的位置相同
B.(,)与(,)表示的位置肯定不同
C.(3,5)与(5,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
D.有序数对(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
2.如果甲站在第6行第8列,可以表示为(6,8),则同学乙站在第7行第20列,应表示为( )
- (7,20) B.(20,7) C.(7,6) D.(6,7)
3.如图所示,圆的直径是4cm,点B的位置在点O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处,点C的位置在点O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处.
4.如图所示一张脸,小强对小亮说:如果我用(1,3)表示左边的眼,用(3,3)表示右边的眼,你说嘴的位置是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如果点A的位置为(2,1),那么点B的位置为_________,点C 的位置为________,点D和点E的位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5 | 板 | 国 | 学 | 引 | 领 |
4 | 亲 | 桥 | 孝 | 老 | 敬 |
3 | 一 | 体 | 中 | 家 | 校 |
2 | 满 | 乡 | 村 | 国 | 爱 |
1 | 特 | 色 | 好 | 文 | 化 |
| A | B | C | D | E |
6.安徽省蒙城县板桥中学办学特色好,“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鲜明新颖:“国学引领,孝老敬亲,家校一体,爱满乡村”,如表所示,若用“C4”表示“孝”,则“A5—B4—C3—C5”表示( )
A.爱满乡村
B.孝老敬亲
C.国学引领
D.板桥中学
数学七年级下册1 不等关系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 不等关系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巩固训练,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 函数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 函数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实数6 实数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实数6 实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