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10/140689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全一册课件PPT整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2 天气和气候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2.3 大气环境保护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第四章 陆地环境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5.1 农业生产和分布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5.2 世界的农业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 海洋环境 课件,共23页。
第三章 海洋环境 地球上浩瀚的海洋被誉为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水体及海洋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向海洋进军,营造“第二家园”,已成为人类必然的和现实的选择。海洋将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的资源和空间依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地球上的海洋 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地球丰富的水。海洋是地球的蓄水库。它的表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达3800米,蓄水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6.5%。因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了“水的行星”之称。 海洋环境和大气环境之间广泛存在着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的来源。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达450 000立方千米,其中91%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9%的水汽由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海洋。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海洋与陆地之间也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海陆过度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例如:在河口附近,海水运动和河流不断所造海岸地貌,引起地岸线变迁。海岸带也是海洋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地带。目前,全球约一半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人类通过填海造陆、港口建设、海上捕捞和采矿,以及向海洋排放废物等活动,直接活间接地影响海洋环境。海岸带在食物和矿产资源的供应、生产场所的选择、居住和娱乐场所的开发,以及废旧物资的处理等方面至关重要。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苦又咸。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即单位质量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但是不同还去的盐度是有差异的。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蒸发和降水。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反之,盐度较低。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一般盐度较低。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了4%。这里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且两岸皆为沙漠地区,几乎无陆上淡水输入,故盐度很高。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这里四周有陆上河流汇入,且蒸发较小。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表现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水的温度 海洋水德温度取决于海洋的热量收支状况。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之处,主要是蒸发耗热。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表面水温的高低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经过的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水温低些。 由于海洋热容量大,故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这使得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所以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的作用。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 海洋中表层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叫做洋流,又称海流。洋流通常具有非常大的规模。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形成大规模洋流的主要动力。此外,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也会引起海水流动。表层海水的流动,使海洋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又导致了相邻海区海水和深层海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 洋流形成后,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迫使洋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重要的意义。大陆东西岸某些地区的气候,受洋流作用的影响很显著。 洋流对海生物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陆地上的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到海里,洋流运动可以把海域的污染物携带到别的海域去,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因此也受到污染,从而使污染范围扩大。 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轮顺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比逆着洋流航行要快得多。 总之,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气候、海洋渔业,以及大洋航行等多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又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第二节 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及海洋能源等。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20多万种生物。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与陆地石油储量大致相当。此外,海水的运动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3)矿产资源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② 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大陆架海区温 带 海 区冬季底层海水上泛寒暖流交汇处海 水 发 生 搅 动上升流海区底 层 海 水 上 泛表 层 养 分 丰 富浮 游 生 物 繁 生渔 场 形 成2、海洋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分布 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北太平洋渔场东南太平洋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1、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近海大陆架海域。2、寒暖流交汇。3、河流注入。4、人为原因。主要渔业国:中、日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利用方式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海底电缆。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鹿特丹港的建设: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海洋污染二、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生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境变化引起。 1、海洋环境保护 污染物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冷却水;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我国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赤潮:含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海洋生态破坏: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除污船。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两岸距离不超过24海里。3、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订: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权限: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不足: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
第三章 海洋环境 地球上浩瀚的海洋被誉为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水体及海洋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向海洋进军,营造“第二家园”,已成为人类必然的和现实的选择。海洋将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的资源和空间依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地球上的海洋 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地球丰富的水。海洋是地球的蓄水库。它的表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达3800米,蓄水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6.5%。因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了“水的行星”之称。 海洋环境和大气环境之间广泛存在着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的来源。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达450 000立方千米,其中91%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9%的水汽由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海洋。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海洋与陆地之间也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海陆过度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例如:在河口附近,海水运动和河流不断所造海岸地貌,引起地岸线变迁。海岸带也是海洋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地带。目前,全球约一半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人类通过填海造陆、港口建设、海上捕捞和采矿,以及向海洋排放废物等活动,直接活间接地影响海洋环境。海岸带在食物和矿产资源的供应、生产场所的选择、居住和娱乐场所的开发,以及废旧物资的处理等方面至关重要。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苦又咸。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即单位质量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但是不同还去的盐度是有差异的。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蒸发和降水。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反之,盐度较低。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一般盐度较低。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了4%。这里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且两岸皆为沙漠地区,几乎无陆上淡水输入,故盐度很高。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这里四周有陆上河流汇入,且蒸发较小。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表现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水的温度 海洋水德温度取决于海洋的热量收支状况。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之处,主要是蒸发耗热。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表面水温的高低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经过的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水温低些。 由于海洋热容量大,故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这使得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所以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的作用。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 海洋中表层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叫做洋流,又称海流。洋流通常具有非常大的规模。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形成大规模洋流的主要动力。此外,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也会引起海水流动。表层海水的流动,使海洋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又导致了相邻海区海水和深层海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 洋流形成后,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迫使洋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重要的意义。大陆东西岸某些地区的气候,受洋流作用的影响很显著。 洋流对海生物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陆地上的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到海里,洋流运动可以把海域的污染物携带到别的海域去,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因此也受到污染,从而使污染范围扩大。 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轮顺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比逆着洋流航行要快得多。 总之,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气候、海洋渔业,以及大洋航行等多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又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第二节 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及海洋能源等。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20多万种生物。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与陆地石油储量大致相当。此外,海水的运动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3)矿产资源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② 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大陆架海区温 带 海 区冬季底层海水上泛寒暖流交汇处海 水 发 生 搅 动上升流海区底 层 海 水 上 泛表 层 养 分 丰 富浮 游 生 物 繁 生渔 场 形 成2、海洋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分布 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北太平洋渔场东南太平洋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1、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近海大陆架海域。2、寒暖流交汇。3、河流注入。4、人为原因。主要渔业国:中、日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利用方式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海底电缆。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鹿特丹港的建设: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海洋污染二、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生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境变化引起。 1、海洋环境保护 污染物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冷却水;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我国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赤潮:含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海洋生态破坏: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除污船。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两岸距离不超过24海里。3、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订: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权限: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不足: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