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专业课 中职护理类课件
- 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四章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五章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七章 课件 1 次下载
- 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八章(新)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九章(新) 课件 0 次下载
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六章(新)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护理类课件 护理学基础第六章(新),共60页。
第六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课程内容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第三节 无菌技术第四节 隔离技术第五节 供应室2第一节 医院感染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三、医院内感染的形成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3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4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预防措施: (1)避免扰乱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 (2)合理使用抗生素 (3)治疗潜在病灶和带菌状态 (4)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措施5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指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预防措施:消毒、灭菌、隔离、屏障护理等6三、医院内感染的形成7感 染 源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周围的病人,病人的家属及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病人自身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动物感染源:老鼠、蟑螂医院环境:设备、食品、垃圾,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药物传播途径8幻灯片7-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消化道传播—经给药传播—生物媒介传播严重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损害;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接受介入性检查、器官移植的病人;休克、昏迷、术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产妇9幻灯片7-4易感宿主四、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易感人群增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10五、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加强教育,明确责任11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二、清洁技术三、消毒灭菌方法12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使消毒的对象达到无害化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13二、清洁技术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不能杀灭微生物常用于:地面、墙壁、家具、医疗用具等物体表面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14三、消毒灭菌的方法15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拭法、熏蒸法热力消毒灭菌光照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法干热:燃烧、干热湿热:煮沸、压力蒸汽日光曝晒紫外线消毒法臭氧灭菌灯消毒法电离辐射灭菌法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消毒灭菌法-概念: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等,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的方法-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16细菌17干热消毒法和湿热消毒法效果比较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导热速度 慢 快穿透力 弱 强消毒时间 长 短所需温度 高 低破坏性 大 小消毒灭菌的方法燃烧法(burning sterilization)-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破坏性大-适用:耐高温物品燃烧法注意事项-注意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可在火焰未熄灭时添加乙醇或人离开、不能在木板或木架上燃烧 -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不得将引燃物扔入消毒的容器中18消毒灭菌的方法干烤法(dryheat sterilization)-适用:耐高热,不耐湿的物品-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min-灭菌:箱温180℃,时间 20~30min干烤法注意事项-物品洗净不留污垢,防焦化-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2/3-物品放置:灭菌物品勿与烤箱的底部与四壁直接接触物品之间留有空隙,粉剂油脂不宜太厚-灭菌时不宜中途打开烤箱放入新的物品-灭菌时间从标准温度时算起19消毒灭菌的方法煮沸消毒法-特点:简单、方便、经济、实用-适用:耐湿、耐高热物品-要求:100℃,5~15分钟煮沸消毒法注意事项-消毒前:物品洗净,全部浸没水中-消毒中: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时间及消毒时间;水沸计时、加物重计;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消毒时间2min-消毒后:无菌取物、取出即用、过时重煮(4h)20消毒灭菌的方法21压力蒸汽灭菌法-特点:温度高、穿透力强,效果可靠-适用: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常用高压灭菌器消毒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清洗干燥:物品表面清洁、干燥-包装合适:大小合适,不宜过紧-灭菌时物品放置合理-灭菌后物品应完全干燥后取出备用-定期监测灭菌效果:主要有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2消毒灭菌的方法日光暴晒法紫外线消毒法-设备:低压汞石英灯管-杀菌波长:200~280nm-用途:空气、物品表面、液体消毒 (1)空气:每10m2用一盏30w灯 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毒时间为30~60min (2)物表:30w、25~60cm、20~30min,物品应摊开23紫外线消毒法注意事项-保持灯管清洁:定期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紫外线穿透力差,消毒物品时应尽量摊开或挂起并定时翻动物品-加强防护:保护眼和皮肤,照射后应通风-消毒条件:温度20~40℃,湿度40%~60%-消毒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作好记录: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h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强度>70µw/cm2。 方法:紫外线强度仪、化学测试法、 生物学测定: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24臭氧灭菌灯消毒法25消毒灭菌的方法化学消毒灭菌法-作用原理:(1)菌体蛋白凝固变性(2)干扰细胞酶的活性(3)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适用范围:不宜使用高温消毒、耐湿的物品26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根据物品的性能、不同病原体的特性及所要达到的消毒水平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应加盖,并定期检测和调整浓度。消毒前先将物品洗净擦干再浸泡在消毒液中,轴节、套盖要打开,管腔内注满液体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防降低消毒效力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洗,避免消毒剂刺激组织27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浸泡法(immersion) :大多数物品-擦拭法(rubbing) :物品表面、皮肤的消毒-喷雾法(nebulization):空气、物表的消毒-熏蒸法(fumigation):空气、物表、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物品的消毒28常用化学消毒剂举例-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新洁尔灭2930适用范围: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常用浓度: 2%常用方法:浸泡法,消毒时间20~45min,灭菌时间10h注意事项:密闭保存;定期检测; 对碳钢类制品有腐蚀性,浸泡前应防锈; 灭菌效果受pH影响大; 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干擦干;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应注意防护 戊二醛31适用范围:电子仪器、光学仪器、书籍、皮毛、棉、 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金属、陶瓷、 橡胶制品、透析器、一次性诊疗用品等环境要求:密闭注意事项:易燃易爆具毒性,密闭使用,环境通风; 储存于阴凉通风、远离火源、静电处; 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