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线段的长短比较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线段的长短比较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452线段的长短比较pptx、华东师大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上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52线段的长短比较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4.5.2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学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等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能说出线段长短比较的结果.3.理解线段中点、等分点的概念和符号语言的表示.教学重难点重点: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给出了如下几个图形(如图). ① ② ③图中线段a与b的长短一样吗?导入二: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的长?教师活动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新知一、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教师点名让某些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叠合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若端点B落在线段CD内部,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若端点B落在线段CD外部,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教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度量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因为 量得AB=××cm,CD=××cm,所以 AB=CD(或AB<CD或AB>CD).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较线段的大小,还会比较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比较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较?(数轴)再问:比较线段的大小与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大小.教师概括: (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一条直线上用叠合的方法比较.给出以上方法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已练习本上画两条线段,动手试一试这两种比较方法.注意:叠合法必须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在同侧. 二、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己知线段学生自学教材 142 页“做一做”,然后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动手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方法一:已知:线段MN. 求作:线段AC,使AC=MN.作法: 1.作射线AB; 2.在射线AB上截取AC=MN. 则线段AC就是所要求作的线段.方法二: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画出同样长的另一条线段.教师概括: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实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后再画出来,再一种是尺规作图,要求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并能准确掌握尺规作图法. 三、线段的中点与相关的计算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若有一个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点 C 叫线段 AB 的中点.即若知 C 是 AB 的中点,即可得 AC = CB = AB,2AC=2CB=AB.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识记,且能熟练地根据中点的条件进行数量转换.教师出示问题:已知线段 AB = 6 cm ,点 C 是 AB 的中点,那么 AC 与 BC 分别等于多少?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若条件再添加 D 是线段CB 的中点,那么 AD 有多长呢?学生先单独思考,然后交流,最后部分学生展示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规范几何语言的严密性,且板书推理过程,以此来强调几何推理的逻辑性.课堂练习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2.已知线段AB=8 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 cm,则线段AC等于( )A.11 cm B.5 cmC.11 cm或5 cm D.8 cm或11 cm3.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AC-BD B.CD=BCC.CD=AB-BD D.CD=AD-BC4.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AC,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且AC=2.5 cm,则AB= cm.6.如图,直线上四点A,B,C,D,看图填空:①AC= +BC;②CD=AD- ;③AC+BD-BC= .参考答案1.C 2.C 3.B 4.C 5.5 6.AB AC AD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材143页练习第1,2,3题 教材144页习题4.5第1,2,3,4,5题板书设计第4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4.5.2 线段的长短比较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MN. 求作:线段AC,使AC=MN.作法: ①作射线AB.②在射线AB上截取AC=MN,则线段AC就是所要求作的线段.3.线段的中点与相关的计算.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线段的长短比较课文课件ppt,共29页。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2 线段的长短比较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线段的长短比较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会画吗,叠合法,度量法,AB﹥CD,AB=CD,AB﹤CD,例题1,例题2按图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