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章 4.4反比例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721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章 4.4反比例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721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四 比例和反比例反比例教学设计
展开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章 4.4反比例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怎样判定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判断方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首先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次看这两个量的比值(也就是商)是不是一定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
-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⑴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面积
⑵全班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⑶圆的周长和直径。
⑷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二、探索新知
(一)、借助表格,感受相关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上方的表格图,观察表格,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1)引导:同学们请看这两个表格,表1是面积为24cm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试一试。
(2)学生填写表格。
(3)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2、观察填写完整后的数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二)、明确反比例的意义。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时间如下图(课件出示教材46页相关表格)。
(1)、请同学们观察表格,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发现。
2、归纳反比例的概念。
像这样,速度和时间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3、 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首先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次看这两个量的积是不是一定的,积一定,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
4、质疑:在第一个问题中,表1和表2中相邻两边的边长(长和宽)成反比例吗?
5、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反比例关系?
三、练一练
(一)填一填。
1、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主要看它们的( )是否一定。
2、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 )和( )是相关联的量。
因为( )
所以( )和( )是成反比例的量。
(二)巩固拓展
1、 7﹕x = y﹕15,x 和 y成什么比例关系?
1、小明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是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买书包的总钱数一定,书包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
4、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关系吗?
(三)选择题
1、如果2:a=b:3,那么a和b(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一堆粮食,平均每次运的数量和次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如果三角形的底为12米,这个三角形的 面积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加强理解,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四 比例和反比例反比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四 比例和反比例反比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