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北京丰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丰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共11页。
丰台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高 三 语 文 2023.03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材料一1950 年,“图灵测试”给出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即机器是否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来生成内容继而与人交互。某种程度来说,人工智能从那时起就被寄予了用于内容创造的期许。随着数据快速积累、算力性能提升和算法效力增强,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写作、编曲等创意工作。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内容创作, AIGC 的概念随之悄然兴起。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机器内容生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AI辅助生产内容、AI 生成内容(AIGC)。目前,对于 AIGC 这一概念,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产学研各界大都认为, AIGC 是继专业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 绘画、AI 写作等都属于 AIGC 的应用分支。2022 年 8 月,AI 自动生成的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数字艺术类冠军。该画作恢宏细腻的画风很难让人相信它是由AI 自动生成的作品,而它的夺冠也大大冲击了人们过往对于“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远逊于人”的固有认知。自此,AIGC 从看似遥远的概念逐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11 月 30 日,微软旗下的 OpenAI 发布了名为 ChatGPT 的超级 AI 语言模型,再次引爆人们对于 AIGC 的讨论热潮。ChatGPT 不仅可以理解并回答用户的问题,还能完成一些复杂任务,包括按照特定文风撰写诗歌、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改错误代码等。此外,因为 ChatGPT被加入了预先设计的“道德”准则,即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技术,所以它还能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按照设定的道德准则拒绝不怀好意的请求等。上线短短几个月,ChatGPT 即火爆全网,并影响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有些行业已然将 ChatGPT 等相关技术融入并应用于现有工作或生产中。在智能创作时代,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代替创作中的重复工作或重复环节,提升创作效率;借助人工智能,创作者可以找寻创作灵感与思路;综合海量预训练的数据,并结合模型中引入的随机性,创作者可以生产出过去无法想出的杰出创意。目前 AIGC 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战或争议。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 AIGC 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而人类的创造物终究会帮助人类自身的发展。AIGC 无疑是一种内容生产力的变革,会将世界送入智能创作时代。(取材于杜雨、张孜铭等人的文章)材料二相较于用户生成内容,AIGC 最大的不同是新技术驱动了机器智能创作内容。这使得 AIGC 具有显著的技术特征。AIGC 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这些能力是计算机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和模拟生成的,每一幅 AI 画作背后都是不计其数的标注数据和训练数据。CNN(卷积神经网络)和 Transformer 大模型的流行成功使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跃升至亿级,由此带来的数据巨量化,推动了 AIGC 发展的进程。如 ChatGPT 的训练就使用了约 45TB 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多达近 1 万亿个单词的文本内容,约等于 4500 万本《红楼梦》的内容。有了巨量数据的加持,创造力成为 AIGC 最吸引用户的特色。借助海量语料库,AI 工具仿佛超级画手或作曲家一样生成出指定风格的图像、音乐或视频。例如 NST(神经风格迁移算法)利用 CNN 识别图像内容表征和风格表征,并在特定神经网络层对图像进行重构,这就使 AI 工具能够模仿特定风格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而创造相应风格
的艺术作品。随着 AIGC 技术的持续进步,内容生产将向更具想象力、创造力的方向发展。跨模态融合是 AIGC 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跨模态生成的本质是文本、视觉、听觉乃至脑电等不同模态的知识融合,覆盖图文、视频、数字人、机器人等更多场景。2022 年,“AI 画家”度晓晓创作的“无界”系列作品使用了“百度文心”大模型跨模态图文生成模型 ERNIE-ViLG,这一模型具备了领先的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拥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交互能力,是 AIGC 发展的趋势。在用户感知方面,AIGC 逐步向认知智能发展,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生成个性化内容,如集成 ChatGPT 的搜索引擎“新必应”在进行搜索时,将推送更加精准、人性化的定制答案;在交互界面方面,AIGC 技术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可实现音视听等多感官自然交互,提供沉浸式体验,如 AIGC+数字人可实现人机智能交互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人们认为无法达到的极限。今天的 ChatGPT 又刷新了人类的认知。据报道,有多所美国名校的学生用 ChatGPT 代替自己写论文或完成考试;有人要求 ChatGPT 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账户;“ChatGPT 引发十大职业危机”“ChatGPT 将对教育行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挑战和颠覆”等话题也频上热搜。伴随其热度的飙升,质疑和争议也随之而来。如何保证 ChatGPT 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时效性?未来人们是否将生活在一个无法辨别信息真伪的世界里?未来人类是否会因过于依赖机器而使自己变得愚蠢? AIGC 产生的作品版权属于谁?这一个个问号都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深思的。而围绕 ChatGPT 等 AIGC 应用产生的诸多商业伦理、技术伦理甚至人文伦理的争议,更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坚持 AI 向善,守住 AI 伦理,应是从事 AIGC 的原则和底线。特别是当人工智能走向人格化、具备了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更需要积极倡导合法合理的使用,以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社会应用。面对尚在探索中的 AIGC,我们需要明确,技术不是目的,追求更好的世界、更美好的生活才是目的。(取材于李白杨、詹新惠等人的文章)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AIGC 的兴起,推动了机器在数据积累、算力性能和算法效力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B.AIGC 是一种属于用户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 绘画、AI 写作是其应用分支。 C.《太空歌剧院》因冲击了“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远逊于人”的固有认知而获得冠军。 D.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技术的加入,使得 ChatGPT 能够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AIGC 显著的技术特征的一项是(3 分)内容模仿力 B.跨模态融合C.认知能力 D.交互能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应用场景不.符.合.智能创作时代“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表现的一项是(3 分)ChatGPT 可以为教学课程提供创意思路,并代替教师回答学生重复性的问题。ChatGPT 与人类连续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时候,可以生成与问题不相关的答案。 C.ERNIE-ViLG 可应用于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摄影艺术等场景,激发创作灵感。 D.ERNIE-ViLG 能够根据文字描述,生成现实世界当中没有的具有创造性的图像。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ChatGPT 在完成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改错误代码等复杂任务时,使用了海量数据。画风恢宏细腻的 AI 画作《太空歌剧院》可能是利用 NST 技术生成制作的艺术作品。 C.“新必应”推送人性化定制答案,会影响人们某些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 D.AIGC 已迈向人格化的阶段,并具备“自我意识”,未来将保持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文中说“AIGC 无疑是一种生产力的变革”,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这样的变革?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6 分)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18 分)议法古者以仁义行法律,后世以法律行仁义。夫三代【1】之圣王,其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蔓延于天下,而形见于礼乐。下民被其风化,务为仁义,以.求避法律之所禁。故其法律虽不用,而其所禁亦不为不行于其间。至于汉、唐,其教化不足以动民,而一于.法律,故其民惧法律之.及其身,亦或相勉为仁义。唐为《刑统》,毫厘轻重,明辩别白,附以仁义,无所阿曲。但不能先使民务为仁义,使法律之所禁不用而自行如三代时。然要.其终,亦能使民勉为仁义。
而其所以不若三代者,则有由矣:政之失,非法之罪也。是以宋有天下,因而循之,变其节目而存其大体。比闾【2】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奸大猾束手请死,不可漏略。然而狱.讼常病多,盗贼常病众者,则亦有由矣:法之公而吏之私也。而况法律之间又不能无失,其何以.为治?今夫天子之子弟,卿大夫与其子弟,皆天子之所优异者。有罪而使与氓隶并笞而偕戮,则.大臣蒙耻而朝廷轻,故有赎焉,所以自尊也,非与其有罪也。夫刑者,必痛之而后人畏焉;罚者不能痛之,必困之而后人惩.焉。今也,大辟【3】之诛,输一石之金而免。贵人近戚之家,一石之金不可胜数,且不笞不戮,彼已幸矣,而赎之又轻,是启奸也。夫罪固有疑,今有人或诬以杀人而不能自明者,有诚杀人而官不能折以实者,是皆不可以诚杀人之法坐。由是有减罪之律,当死而流。使彼为不能自明者邪,去死而得流,刑已酷矣;使彼为诚杀人者邪,流而不死,刑已宽矣:是失实也。今也贵人近戚皆赎,而疑罪不与,莫若皆重赎。彼贵人虽号为富强,苟数犯法而数重困于赎金之间,则不能不敛手畏法。彼罪疑者,虽或非其辜.,而法亦不至残溃其肌体;若其有罪,则.法虽不刑,而彼固亦已困于.赎金矣。夫使有罪者不免于困,而无辜者不至陷于笞戮,一举而两利。斯智者之为也。(取材于《苏洵集》)注释:【1】三代:夏商周三朝。【2】比闾:乡里。【3】大辟:死刑,古代五刑之一。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然要.其终 要:总括然而狱.讼常病多 狱:案件必困之而后人惩.焉 惩:惩处虽或非其辜. 辜:罪责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以.求避法律之所禁 其何以.为治而一于.法律 而彼固亦已困于.赎金矣 C.比闾小吏奉之.以公 故其民惧法律之.及其身 D.则.大臣蒙耻而朝廷轻 则.法虽不刑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变其节目而存其大体改变了一些条目,保留了它的基本内容必痛之而后人畏焉一定要痛恨有罪者并使后世之人畏惧是皆不可以诚杀人之法坐这些都不可用制裁真正杀人者的法律定罪而疑罪不与而证据不足的疑犯却不在赎罪之列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夏商周三代教化突出,虽有法却可不用,说明仁义廉耻是其立法的价值内核。 B.唐代的法令细致明晰,所以虽然法律没有施行,也能使百姓尽力奉行仁义。 C.宋代虽然沿袭唐代法令,但官吏偏私,法有漏洞,致使违法事件常有发生。 D.古代对疑罪者施以减罪之律和现代的“疑罪从无”,都是司法人性化的体现。 苏洵主张“莫若皆重赎”,请结合第三、四段内容概述其提出这一主张的依据,并对这一主张作简要评价。(6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1-13 题。(共 12 分)解语花·梅花吴文英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1】。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2】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3】。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4】。料准拟、何郎词卷
【5】。欢未阑,烟雨青黄【6】,宜昼阴庭馆。注释:【1】剪:化用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句。【2】霙:雪花。【3】“琼树”二句:暗用唐代薛昭于兰昌宫见张云容、刘兰翘、萧凤台三美女事。下阕“云容”“兰翘”“箫凤”即指三美女。【4】半面:喻花瓣凋落。【5】何郎:指南朝梁诗人何逊,有《咏早梅》诗。【6】青黄:指梅子熟时。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门横”三句写词人沿路寻找梅花,只见烟水苍茫,春景迷离。 B.“临溪影”两句直接展现出梅花在春风吹拂下呈现出横斜之姿。 C.“酥莹云容”三句写出了梅花温润、晶莹、清瘦、柔婉等特点。 D.“料准拟”两句写梅花即使凋零,也能为何郎所赏而写入诗篇。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飞霙弄晚”中的“飞霙”,既呼应“皱碧”,又为“琼树”埋下伏笔。 B.“夜暖”“暮寒”二词相互映照,突出了暮春时节天气变化无常的特点。 C.“冷云”三句,兼写三美女与梅花的凄凉处境,意在表现梅花幽怨之情。 D.词中梅花的繁盛与凋零、三美女与何郎分别构成对比,以寄托复杂情思。此词咏梅,词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展现梅花形象的呢?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 分)①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乡村日常生活图景。如“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②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凡百元首, ”句表明历代帝王担当治国大任,同时以“有善始者实繁, ”句劝谏太宗治国理政要善始善终。③现代社会,择师已不能以年龄、身份为评判标准,而是要看他懂得道理的先后和技艺学问的深浅。正如韩愈《师说》中所说的“ , ”。④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借鉴别人的长处,补己之短;以别人的过失来警戒自己。正如《论语》中所说: “ , 。”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8 题。(共 18 分)苍山漾濞一第一次听说漾濞,名字多水,小城一定水气汪汪吧。果然来自一条江,就叫漾濞江。站在高处就会发现,小城在漾濞江的臂弯中睡姿很美。你或许还不知道,这城这水,都在大名鼎鼎的苍山之上。苍山是经过 20 亿年书写的地质之书。3000 多年前的苍山崖画,让我听到石头的声音:葱茏的树木,生活的茅屋,动物的跳跃,人物的奔跑。一个个史前文化密码,告知这里早就有了人类的快乐表达。进入漾濞,会进入茶马古道引出的秘密,领略民族历史的情怀。你看,顺着苍山碧水走去,就有一个石门向我们敞开。苍山生出柔润多姿的洱海,却也造就如此宏阔的山门。石门是生之门,是山之花,是石之诗。风走到这里,出现绝望的断裂,断裂的还有一团云,一半挂在崖下,一半飘去远方。崖端悬着几棵树,完全处在风口浪尖上。不知是哪只鸟,慌乱中把坚毅的种子吐在了岩缝间。一些树叶使劲儿张.扬.,无论怎样,都扬不到上边去。却有一只鸟,像蓝色的箭镞,从乱叶中射向天空,到了崖顶,鸟儿变成了红色,它浴在了一片霞光里。一条茶马古道,在深深的峡谷下逶迤而出。没有这道石门峡谷,古道不知要盘绕多少山峰。唐代,这里是吐蕃翻越苍山进入洱海区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唐军征讨的必由之路。至宋代,段思平统军经石门,翻越苍山建立大理国。忽必烈仍走石门,灭了大理国。石门关就如打开的史书,书页哗哗作响。而响得最多的,是马帮汉子的吼唱与驼铃的叮当。
细细长长的漾濞老街,犹如一道弯眉镶.嵌.在漾濞江一侧,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多数老建筑风骨犹存,坚守着漾濞曾经的兴盛。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老街接待过数不尽的马帮和商贾,一路辛劳的人们,走进一家家熟悉的客栈与小店,鼾声与酒香搅和在一起,歌谣与月光搅和在一起,构成漾濞老街的独特一景。小孩子学着马锅头在街上一边跑着一边唱:“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古老的漾濞气质依然,真可谓“百里漾江百里画,千年古道千年城”。二打开苍山西坡的封面,就打开了绚烂的万亩杜鹃,如火的浪漫让你觉得,整个苍山都要被这热情点燃。再往里看,又看到葱茏百年千年的核桃林,便又感到,苍山还是苍山。漾濞人几乎家家种核桃,一百多万亩的核桃林,渲.染.了漫山遍野的苍绿。漾濞人言语间流露着那种自豪,他们说,我们这里是世界“核”心,中国“桃”源。在漾濞,核桃的丰收就像中原麦子的丰收那样充满喜庆。2002 年,漾濞雪山河滩发现的一块核桃古木,改写了核桃起源的历史。专家测定,早在 2.6 万年前,漾濞就有了核桃分布。也就是说,当公元前 115 年,张骞从西域带回胡桃种子的时候,华夏西南的漾濞江流域,核桃林已经繁华多年。新春除夕,光明村最老的核桃树下,村民们摆上香案,燃起祭火,鸣金三点,法号三通,彝家“毕摩”开始向核桃神灵敬香、敬茶、敬酒。神圣的诵经过后,彝人围着核桃古树踏歌:“什么生来一树高,什么春来叶子青?什么开花一条心,什么结果满天星……”万亩核桃园中隐藏着一个鸡犬相闻的村庄,门前活水潺湲,屋后鸟鸣清幽,核桃铺就的小路引出团团云霞,同炊烟缠绕在一起。我看到了漾濞家家用过的核桃油灯,那细长的捻子上,总是晃动着一豆灯火以及灯火下的故事。漾濞人舍不得扔掉这些老玩意,时不时拿出来,给孩子讲那过去的事情。你来漾濞,漾濞人不仅给你尝漾濞卷粉、苦荞粑粑,更会让你品尝那些带有核桃元素的美食。漾濞人性情耿直,他们给你敬酒,还要给你献歌,实际上是要你多喝、喝够。那种带点强迫性的豪爽,让你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拿你当外人。你看,他们来了,一排的满杯端在手上,热情喊出胸膛:“阿表哥,倒酒喝;阿表妹,倒酒喝;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了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三漾濞江一弯弯地盘绕,滋润着石门周围的土地和生命。万亩核桃林里的“桃源”,是核桃油灯细长捻子上跳动的灯火,正如漾濞人那建设家园的不灭信念。我看到了云中出没的“滇湎公路”。漾濞人告诉你,别小看这个地方,当年诸葛亮都带兵到了这里,“春日鞭牛,教夷人耕种”,“打牛坪”就是史上留下的地名。这里的人刚毅果敢,没有什么能难住他们。漾濞人口本就不多,抗战时期全县才 3 万多。可他们举全县之力,不到一年时间,就筑起滇缅公路漾濞段。同茶马古道重合的滇湎公路是重要的国防线,它与万里长城一样,书写了民族的不朽篇章。他们还会说,这里去年发生地震,震垮了许多房屋,却震不垮漾濞人的意志,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在那条古街的另一面,建起了漂亮的新家园,那么大一片,铺.排.出漾濞人的新生活。车子喘着粗气,在野岭间盘旋,盘上去就到了阿尼么。“阿尼”是鸟,“么”是没有,连鸟都没有的地方,可见有多贫瘠。现在呢?绿色的水田,白色或黄色的房子,穿着彩色服装的女子……核桃树围拢的阿尼么成了展现农耕文明、石头梯田及风情民歌的精美山村。核桃树的每一个叶片都藏着露珠,也藏着鸟鸣,爱情在鸟儿的叫声中闪烁。漾濞女孩穿的漂亮衣裳,大都是自己做的,她们从七八岁学习刺绣,后来就为自己准备嫁衣,头巾、服装都要绣上美好的图案。我看见了火,彝人在石山前一代代地旋舞歌唱,释放他们的内心,诉说他们的冀望。谁在月光里唱: “月光洒下来,晚风吹过来,翻过苍山来看妹,害怕妹不来,你是我的核桃花,你是我的爱……”那略微带点沙哑的嗓音,将一个男儿真挚的内心释放在山野里。我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有,远处,会不会站着一个羞怯的姑娘。我看到了核桃花,稻穗似的绿色花儿,自带着一种野气。苍山上下、村子周围开得到处都是。这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盛的核桃花,让人想到核桃本身那种硬核与坚韧,那就是苍山的精髓,漾濞的气质。有了这种精髓和气质,才会山河为之称奇,日月为之惊羡。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
一些树叶使劲儿张.扬.张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叶在狂风的吹刮下飘飞招摇之姿态。镶.嵌.在漾濞江一侧镶嵌:形象地写出老街装点了漾濞江,成为了漾濞亮丽的风景。渲.染.了漫山遍野的苍绿渲染:形象地表现出广袤的核桃林增强了苍山连绵无尽的绿意。铺.排.出漾濞人的新生活铺排:形象地写出连片的房屋充分展现出漾濞人生活的新风貌。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茶马古道引出的秘密”中的“秘密”指古道上自然与人文景观背后的深层内涵。 B.文中画线句运用比喻、排比,形象地写出石门对自然万物、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C.第二部分描绘出“鸡犬相闻”的村居图,意在突出漾濞人超然世外的从容洒脱。 D.作者在写景叙事中,自然穿插史实,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内涵的深刻性。文章三个部分在内容上有何关联?请简要说明。(6 分)文中多处出现特色民谣,有何表达效果?请任选两处加以赏析。(6 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 分)长篇小说注重叙事节奏。《红楼梦》在家族兴衰与宝黛爱情两条主线上,形成六大叙事高潮: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贾府抄家。请从中任选一个高潮事件,完成下面题目。(1) 请简要概述该高潮事件的内容,不超过 60 字。(4 分)(2) 请简要说明该事件成为“高潮”的理由。(6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6 分。语言基础运用(共 6 分)①在物质社会文明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是重中之重。②我们要以发展文化事业为根本,坚 持人民群众为中心,从人民角度去创造性地发展文化,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③从歌舞诗剧《唐宫夜宴》走上河南春晚,博得人民大众喜爱;到登上《国家宝藏》节目的《只此青绿》歌舞诗剧,赢得广大网友好评;再到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在全网走红,获得网友一致称赞……④一个个传统文化作品的出圈,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活力,体 味到了文化的内涵,感悟到了文化的精髓。⑤发展文化事业从来就不能默守成规。⑥发展文化事业需要时常思考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与时俱进,真正走进一代又一代不同群体的内心。⑦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优秀作品恰恰见证了这一点。(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②⑥两句中两处画横线部分都有语病。 B.④句中三处画横线句不可以互换位置。 C.⑤句“默守成规”中“默”应改为“墨”。 D.⑦句中的“见证”一词应改为“印证”。(2) 文段③句中三处画波浪线语句结构不尽相同,请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使句子结构基本一致,并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 分) 微写作(10 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1) 城市广场设计雷同化,流行歌曲创作雷同化,旅游商品销售雷同化……近年来,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条理清晰。(2)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计划举办以“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设计一幅宣传海报,并简要说明设计的意图。要求:富有创意,条理清晰,理由充分。(3)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寻常巷陌……家乡的风物总会牵动着我们的情思。请你以“家乡的风物”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诗歌。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 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附近”指个人实际参与的周围实在的生活范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附近”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有人针对一些人“以网为生”的现象认为,“附近”是个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它使我们触摸到真实的生活,丰富对生活空间乃至世界的认知。有人针对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远方的“风景”而忽视身边与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世界这一现象,告诫人们,“附近”就是星辰大海。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说附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②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制作微雕工艺品,既要有雕刻技术、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一流技艺,又要有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等一流的心性。其实,无论是个人的学习、工作,还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技艺与心性呢?请以“微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市丰台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3.03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1.(3 分)D(A 项,数据快速积累、算力性能提升和算法效力增强,是 AIGC 兴起的基础;B 项,AIGC 不属于用户生成内容;C 项,因果倒置。)2.(3 分)A(应为“内容创造力”。)3.(3 分)B(不符合“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的主要表现。)4.(3 分)D(与原文表述不符。)5.(6 分)答案要点:①接受、融入: AIGC 是人类的创造物,我们应学会接受并利用它,来帮助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并应用于工作或产品,有利于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②警惕、深思: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 ChatGPT 等应用激发调动创造力,而不应该让它成为论文造假或作弊的手段;ChatGPT 生成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时效性不能保证,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警惕陷入无法辨别信息真伪的世界;更要警惕过于依靠人工智能,而导致人类思维弱化。③坚守向善、坚守伦理:AIGC 产生的作品版权属于谁,AIGC 应用产生的诸多商业伦理、技术伦理甚至人文伦理的争议等等,都提醒我们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合理合法使用,以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社会应用。【评分标准】共 6 分。3 个要点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6.(3 分)C(惩:戒惧,惧怕。)7.(3 分)D(D.连词,那么; A.连词,表目的/介,用; B.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介词,表被动;C.助词,取独/代词,它。)8.(3 分)B(一定要使受刑的人痛苦,然后人们才会畏惧。)9.(3 分)B(“没有施行”错。)10.(6 分)第一问答案要点:(4 分)(1) “轻赎之法”对犯罪的富贵者打击力度有限,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1 分),甚至变相引发奸恶(1 分)。(2) “减罪之律”使无辜者因不能自我辩白清楚而获酷刑,使有罪者因无证据而免死(1 分);导致量刑轻重失实(1 分)。【评分标准】学生从“轻赎”和“减罪”有害的角度概述依据,共 4 分。每个方面 2 分,各两个要点,每点 1 分;若从尾段重赎有益的角度答题,酌情处理。第二问参考角度 :(2 分)(1) 立足于历史,认同苏洵主张。如:重赎有助于打击权贵肆意违法的嚣张气焰,能够使“罪疑者”中真正的罪犯受到严惩,也能使“罪疑者”中的无辜者免遭杀头,所以“重赎”能够发挥法律的作用。(2) 立足于现实,不认同苏洵主张。如:权贵虽然因重赎而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也获得了免罪的特权;而无钱的疑罪者,依然会被判有罪,所以,重赎会破坏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起不到法律应有的作用。(3) 将以上二者结合,通过比较,辨证地评判。如:从苏洵的时代局限性角度谈重赎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再从现代法制观的角度谈重赎的局限性。【评分标准】共 2 分。三个角度,任写一个,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给分。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11.(3 分)B(“直接展现出……横斜之姿”错误。)12.(3 分)C(A 项,“飞霙”呼应“皱碧”错;B 项,“天气变化无常”错误,“夜暖”为词人赏梅的心理感受;D项,“三美女与何郎”不存在对比关系。)13.上阕先从地理环境和天气写起,为梅花出场做铺垫(1 分);接着又着笔于梅影,写梅花映在水中的横斜之态(1分);再接着,宕开一笔,写飞雪将梅香吹散千里(1 分);之后梅花正式出场,但又以三美女为喻,上下阕衔接,
写梅花温润、晶莹、清瘦、柔婉等特点(1 分);然后笔锋一转,写梅花处于清冷荒凉的境地,无语中暗含春怨(1分);然后写梅花凋残孤独之景(1 分);最后想象欣赏梅子成熟时的情景,从而丰富了梅花的形象(1 分)。【评分标准】共 6 分。七点答及六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14. (8 分)①暧暧远人村 鸡鸣桑树颠②承天景命 能克终者盖寡③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④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评分标准】共 8 分。每句 1 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8 分。15.(3 分)A(“飘飞招摇之态”概括不准确。应是在狂风吹刮下,树叶努力向上飘飞的姿态。)16.(3 分)C(“意在突出漾濞人超然世外的从容洒脱”错误。)17.(6 分)第一部分写苍山、漾濞江及漾濞城的石门、茶马古道、老街,交代了漾濞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奇美风景、历史文化与百姓生活等内容(1 分);第一部分为第二、三部分提供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增加了历史厚重感(1分);第二部分写核桃园中漾濞人的幸福生活及其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文明起源、祈福祝祷、道路用具及食品材料等方面)(1 分);第二部分写外在的物质生活,是表象;承上启下,紧承第一部分呈现出厚重文化内涵影响下的漾濞人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为第三部分表现漾濞人的精神品性作铺垫(1 分);第三部分写漾濞人筑公路、重建家园、开垦荒地,追求爱情,表现出硬核、坚韧的民族品质。(1 分)第三部分写漾濞人似核桃硬核坚韧的品格,以核桃贯穿,呼应第一部分对苍山、漾濞江水的描述;承接并深挖第二部分的内涵;与第二部分互为表里,共同表现出勇敢坚毅的漾濞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新家园的伟大品格。(1 分)【评分标准】每部分内容概括 3 分;三部分关联点 3 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18.(6 分)示例一:“什么生来一树高,什么春来叶子青?什么开花一条心,什么结果满天星……”彝人祭祀歌中表现出其对丰收与团结的祈求,表达出彝人对核桃神灵的虔诚与对美好生活的期许(1 分)。以排比、设问的方式表达情感,富有气势,情感浓烈,表现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抒情特色(1 分)。用生动有趣的民谣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漾濞人真挚情感、朴实品性的赞美,为全篇渲染出浓浓的民族生活气息。示例二:“阿表哥,倒酒喝;阿表妹,倒酒喝;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了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漾濞人敬酒歌突出敬酒人耿直、豪爽的性格特点(1 分)。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表达情感,直抒胸臆,直率深情,表现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抒情特色(1 分)。用生动有趣的民谣方式,表现了作者对漾濞人真挚、淳朴品性的赞美,为全篇渲染出浓浓的民族生活气息。【评分标准】共 6 分。共两处,每处 3 分。内容理解 1 分,手法鉴赏 1 分,全文效果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19. (10 分)答案示例: 元妃省亲 元春获恩准回家省亲(开端,1 分),贾府为此兴建省亲别院(发展,1 分)。元宵节元妃回家省亲,与亲人叙离别情,为省亲别院与各院落赐名,之后命宝玉和众姐妹题诗(高潮,1 分)。元妃赐物于众人后,与亲人挥泪而别(结局,1 分)。元妃省亲事件描绘省亲时繁华奢靡,极写贾府的兴盛与荣耀(本身高潮点理由,3 分),但又以财用之短、元妃之悲、戏文之伤等情节暗示人物命运和贾府的衰亡,构成了《红楼梦》家族兴衰这一主线上的高潮和转折点(全书主线高潮转折点理由,3 分)。同时,由元春省亲 “以势补天”的失败,使贾府“无才补天”的问题更加凸显,所以贾政要对贾宝玉进行严苛的入世教育,从而为下一个高潮“宝玉挨打”的出现作了铺垫(是引出其他高潮事件的转折点的理由,3 分)。 评分标准 事件内容(4 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 1 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高潮理由(6 分):事件本身是高潮点的理由(3分)+是全书主线高潮转折点的理由(3 分)+是引出其他高潮事件的转折点的理由(3 分)。(小说两条主线:宝黛爱情、家族兴衰)。共三个要点,答出两个要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6 分。20.(1)A(3 分)(第⑥句没有语病。)(2) 歌舞诗剧《唐宫夜宴》走上河南春晚,歌舞诗剧《只此青绿》登上《国家宝藏》节目,水下舞蹈《洛神水赋》走红全网。【评分标准】共 3 分,每句 1 分。结构基本一致即可。21.(10 分)【评分参考】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参考类别进行赋分。一类卷(8—10 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二类卷(5—7 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1—4 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22.(50 分)略【评分标准】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参考类别进行赋分。⑴议论文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以 46 分为基准分浮动。一类卷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50-42 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得 48 分以上。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以 37 分为基准分浮动。二类卷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41-33 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作文可得 39 分以上。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以 29 分为基准分浮动。三类卷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32-25 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可得 31 分以上。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24-0 分)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以 20 分为基准分浮动。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⑵记叙文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 一类卷(42-50 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想象丰富合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 46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 48分以上。 二类卷(33-41 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想象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 37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 39 分以上。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以 29 分为基准分浮动。三类卷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25-32 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得 31 分以上。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四类卷(24-0 分)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以 20 分为基准分浮动。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说明:没有抄写题目,扣 2 分。每 3 个错别字减 1 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 50 个字减 1 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古代用仁义实施法律,后世靠法律实施仁义。夏、商、周三代的圣王,他们推行教化的根本是从学校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天下,而表现在礼乐制度的实行。下面的百姓受到礼乐感化,致力于施行仁义,以求回避法律的制裁。所以他们的法律虽然没有实施,但法律所规定的禁令在百姓中也不是没有得到执行。后来到了汉代、唐代,那时的教化已不能够感动百姓,于是统一实施法律,所以那时的百姓害怕法律制裁到自己身上,也有时互相勉励奉行仁义。唐代制定《刑统》,罪责细分轻重,辨析明白,加上奉行仁义,没有什么偏袒不正。但这样的法律不能首先使百姓致力于行仁义,不能使它所规定的禁令像夏、商、周三代时那样,虽然不曾实施却自然得到执行。然而概括它的最终结果,也还能够使百姓尽力奉行仁义。而它之所以比不上三代,是有原因的,那是施政的过错而非法律的过错。因此,宋据有天下后,沿袭汉、唐法律,改变了一些条目,保留了它的基本内容。地方小吏若奉公执法,老奸大猾就要束手请死,丝毫不会遗漏。然而事实上常常忧虑讼案太多,又往往担心盗贼甚众,这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法律公正无私而官吏偏私不正。何况法律规定的条款中又不能没有一点漏洞,这靠什么能治理得好呢?当今皇帝的子弟,以及卿大夫和他们的子弟,都是皇帝认为优秀特异的人。他们当中有人犯了罪,如果让他们与贱民一同受笞刑,一同被杀戮,那么大臣将蒙受耻辱,朝廷也会受到轻视,所以有用金赎罪的规定,这是用来使人保持自尊的,不是用来帮助罪人的。施刑一定要使受刑的人疼痛,然后人们才会畏惧;出钱赎罪虽不能使人疼痛,但一定要使受罚的人穷困,然后人们才会惧怕。而现在,大辟这种死罪,缴纳一石之金就可赦免。显贵和皇亲国戚这样的人家,一石之金不可胜数,再说不受笞刑,不被处死,他们已经是万幸了,而用金赎罪又如此轻松,这是引发奸恶啊!犯罪行为本来就有怀疑,如果有人被诬告杀人,他自己却又不能辩白清楚;有人的确杀了人,但官吏却不能用事实来折服他,这些都不可用制裁真正杀人者的法律定罪。因此有减罪的法律规定,应当判死刑的改判流放。假使他是属于自己不能辩白的人呢,去掉死刑而改判流放,这刑罚已够残酷了;假使他是的确杀了人的呢,判为流放而不受死刑,这刑罚又够宽松了。这是量刑失实的弊病啊!如今显贵和皇亲国戚都可用金钱赎罪,而证据不足的疑犯却不在赎罪之列,不如都实行重赎的做法。那些显贵虽然号称富强,若屡次犯法而屡次受困于沉重的赎金,那他们也不能不畏惧法律而收敛恶行。那些罪行有疑问的,虽然有的确属无辜,但刑法也不至于使他们的肌体受到摧残;如果他真有罪,那么虽然他没有受到法律刑处,但他们也一定被沉重的赎金压得困穷不堪。使真正有罪的人不免于困穷,而无辜的人不至于受到笞刑和杀戮,如此可谓一举而两利。这是智者应做的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6页。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6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户生成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