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
展开江西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
一、单选题
1.(2020·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检验氧气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入明矾 |
C |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 | 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
D | 自制酸碱指示剂 | 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 |
A.A B.B C.C D.D
2.(2021·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镁溶液,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值为2.9
B.b 点对应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c 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d 点对应的溶液含有三种溶质
3.(2022·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蒸馏后可以转化为软水
B.电解水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D.将水注入浓硫酸配成稀硫酸
4.(2022·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5.(2022·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在“溶液酸碱性检验”活动中,测得校园土壤样品呈酸性,所记录的pH与下列数值最吻合的是
A.6 B.7 C.8 D.9
6.(2021·江西·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不带电,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B.酸性溶液pH 小于7,则酸溶液pH 小于7
C.氮肥含氮元素,含氮元素的物质都可作氮肥
D.置换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
7.(2020·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 )
A 醋酸
B 氨水
C 蔗糖
D _____
8.(2021·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 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
B | 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铵固体 | 取样,观察颜色 |
C | 将硬水软化 | 加肥皂水 |
D | 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 ______ |
三、推断题
9.(2020·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C
B CO2
C Fe2O3
D CaCO3
10.(2021·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奕晴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图案。图中A~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B、C、D、E 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其中A 是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C、E 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A 的化学式为______。
(2)D 属于题中所述物质类别中的______。
(3)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F 和G 对应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序号,双选)
①水和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四、流程题
11.(2021·江西·统考中考真题)江西赣州被誉为“世界钨都”,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下图是一种生产钨的工业流程:
已知: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还含有CaO、SiO2等;碳在高温条件下会与金属钨反应生成碳化钨。
(1)操作1 中粉碎白钨矿的目的是______。
(2)操作2 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
(3)流程中氨水(NH3•H2O)和H2WO4反应生成(NH4)2W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氢气还原WO3可获得高纯度的钨,此处不宜用焦炭代替氢气的原因是______。
五、实验题
12.(2021·江西·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D 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上图中选用A、C、G 与______(填序号)组合;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实验室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思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乙)。据图乙分析,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段是______。ab 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______。
六、计算题
13.(2022·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小组参与“铅蓄废电池中硫酸回收”的研学项目,回收时需要测定电池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向装有50g废液的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利用温度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并绘制成下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杂可溶但不参加反应)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3)计算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用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测定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检验,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A错误;
B、鉴别硬水和软水应加入肥皂水,若有大量泡沫出现,则为软水,若出现大量浮渣,则为硬水,故B错误;
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加入适量的稀硝酸,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故C错误;
D、自制酸碱指示剂,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遇酸溶液呈红色,遇碱溶液呈蓝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a点对应的值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设该质量为x
,
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9g,此选项表述正确;
B、b 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未反应完,故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此选项表述正确;
C、c 点时继续滴加氯化镁,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
D、d 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且滴加的氯化镁过量,故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溶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硬水蒸馏后可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酸溶液中均能解离出氢离子,故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属于盐,符合题意;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位碳化最严重,说明外焰温度最高,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校园土壤样品呈酸性,故pH<7。
故选A。
6.B
【详解】A、分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中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性溶液pH 小于7,则酸溶液pH 小于7,故选项推理正确。
C、氮肥含氮元素,含氮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可作氮肥,如氮气,不能被植物吸收,则不能作为氮肥,故选项推理错误。
D、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7. B 氢氧化钠
【分析】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详解】A、醋酸溶液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A不正确;
B、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正确;
C、蔗糖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不正确。故选B。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填氢氧化钠。
8. B 蒸发,观察有无固体留下
【详解】A、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中,不仅能除去铁锈,还能将铁反应掉,因为稀盐酸能与氧化铁、铁反应,方案错误;
B、取样,观察颜色,呈灰白色的是磷矿粉,呈雪白色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方案正确;
C、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泡沫,是软水,如果产生浮渣,是硬水,肥皂水可以检验软水和硬水,但是不能软化水,方案错误;
D、蒸馏水中不存在溶质,蒸发,最终留下固体的是氯化钾溶液,没有留下固体的是蒸馏水;
故填:B;蒸发,观察有无固体留下。
9. H2O 复分解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D
【详解】(1)A是最常用的溶剂,A是水,化学式为H2O;
(2)D的俗名叫烧碱,D是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E是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可以是碳酸钠,B可以是氢氧化钙;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或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F可以是氯化钙或氯化钡等,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经检验,推断合理。C与F反应可以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C→D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4)由图可知X代表的物质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碳、氧化铁、碳酸钙都不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故选D。
10. C 酸 ①②
【详解】A~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E 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其中A是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则A是活性炭(木炭),属于单质,C、E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E分别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B能与碳反应,B能生成C,则C为硫酸铜,B为氧化铜,则E为氢氧化钙,则D为酸,BD能反应、DE能反应,则D是稀盐酸(或稀硫酸、稀硝酸等)。
(1)A 的化学式为C。
(2)D属于题中所述物质类别中的酸。
(3)B→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为氢氧化钙,E能生成F,FG能相互转化;
①若F 和G分别为水和氧气,氢氧化钙与酸反应能生成水,水和氧气能相互转化,符合题意;
②若F 和G分别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符合题意;
③若F 和G分别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能相互转化,但氢氧化钙不能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填:①②。
11.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如果用碳做还原剂,混杂在金属中的碳不易除去,而且碳会在高温下和金属钨反应形成碳化钨,不容易获得纯的金属钨,用氢气作还原剂可避免产生以上问题
【详解】(1)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操作1 中粉碎白钨矿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还含有CaO、SiO2等,加入稀盐酸,根据流程图可知,钨酸钙(CaWO4)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WO4和氯化钙,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操作2 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钙离子和剩余的氢离子,符号为。
(3)流程中氨水(NH3•H2O)和H2WO4 反应生成(NH4)2WO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氢气还原WO3可获得高纯度的钨,此处不宜用焦炭代替氢气的原因是如果用碳做还原剂,混杂在金属中的碳不易除去,而且碳会在高温下和金属钨反应形成碳化钨,不容易获得纯的金属钨,用氢气作还原剂可避免产生以上问题。
12. 水槽 F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满了 t2到t3 水中二氧化碳已经达到饱和
【详解】(1)仪器D 的名称是水槽。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锥形瓶A用于盛放药品、长颈漏斗G用于添加盐酸;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收集装置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装置,需要使用集气瓶C和双孔橡皮塞F用于导出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满了。实验室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水反应;图乙中t2到t3段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减小变为零,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了;ab 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水中二氧化碳已经达到饱和,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变化。
13.(1)放热
(2)t3
(3)解:设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x=19.6%
答: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4)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腐蚀性较强 偏大
【详解】(1)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为t3℃;
(3)见答案;
(4)①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腐蚀性较强,故需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②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所配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小(小于20%),因此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偏大,但浓度却按20%计算,因此所测定硫酸的质量分数偏大。
宁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 这是一份宁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锦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 这是一份辽宁锦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 这是一份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