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辽宁大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大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0·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亚硝酸钠用于烹调
B.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是部分饮品的近似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苹果汁(2.9~3.3)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豆浆(7.4~7.9)
3.(2021·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氯化钠制生理盐水
B.用碳酸氢钠作食品干燥剂
C.用亚硝酸钠烹饪食物
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4.(2021·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
B.唾液
C.胰液
D.胆汁
5.(2020·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饮品显碱性的是
A.柠檬汁
B.橘子汁
C.牛奶
D.豆浆
二、填空题
6.(2020·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某小组发现实验室中盛放氧化钙的塑料瓶膨胀破裂,设计实验探究瓶中固体的成分。
步骤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平铺于试管中,通入足量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将固体充分干燥并称量,质量不变。
步骤Ⅱ:另取等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上层清液变红。再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沉淀消失。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塑料瓶膨胀破裂的主要原因_______。
(2)由步骤Ⅰ推断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步骤Ⅱ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是_________(酚酞除外)。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及现象,确定该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通过测定某些量,还能确定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若选择加入一种过量的其它类别物质的溶液代替稀盐酸,也能达成此目的,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确定该溶液过量,所选的试剂是__________。
7.(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性质决定用途。从①浓硫酸②氯化钠③氢氧化钙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医疗上用________配制生理盐水。
(2)农业上可用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
(3)在实验室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的是________。
(4)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8.(2020·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某粉末中含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铁,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铁。为了从粉末中得到铜并判断是否含有氧化铁,设计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所需试剂足量)。
资料:1无水氯化钙常用作干燥剂。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固体。
3氢气和全属氧化物加热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水。
(1)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从安全角度考虑,点燃酒精灯前,需要收集从装置E排出的气体并_______。写出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加热,使粉末与通入的氢气充分反应;停止加热,持续通入氢气至固体冷却到室温。反应后从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中得到铜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判断原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铁,如果加热前只称量装置D的质量,则固体冷却到室温后还需要称量_______;利用以上数据,写出推断是否含有氧化铁的过程。
9.(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______。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不考虑酚酞)。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
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________。
10.(2021·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1)打开K1,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内,立即关闭K1,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浑浊产生。查找原因,该异常现象是因为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混入了氢氧化钙,产生白色浑浊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同学分析后确认,即使所加溶液中氢氧化钙达到饱和,反应后A中仍无氢氧化钙剩余,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一步分析后确定,继续实验仍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为利于观察现象,打开K2前A装置需要___________;打开K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过程中多孔玻璃球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后,将A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对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需加入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1.(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将一包锌粒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锌和氧化锌的混合物14.6g,向其中加入146.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0.2g。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物中锌的质量。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
名称
胃液
唾液
胰液
胆汁
pH
0.9-1.5
6.6-7.1
7.5-8.0
7.1-7.3
饮品
柠檬汁
橘子汁
牛奶
豆浆
pH
2.2~3.5
3.1~4.2
6.3~6.6
7.4~7.9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于烹调食物,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且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培制糕点,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因此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 溶液呈酸性;pH=7 溶液呈中性;pH>7 溶液呈碱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苹果汁pH最小,故选A。
3.A
【详解】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能用氯化钠制生理盐水,正确。
B、碳酸氢钠没有吸水性,不能作食品干燥剂,错误。
C、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用来烹饪食物,错误。
D、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故选A。
4.A
【详解】由图可知,胃液的pH小于7,呈酸性,且胃液的pH是四种物质中最小的pH,所以四种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故选A。
5.D
【详解】A、由表可知,柠檬汁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锦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酸和碱、中和反应,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