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大单元设计 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大单元设计第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大单元设计第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大单元设计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案及反思,共15页。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大单元设计课标分析:1、领域:数与代数领域2、学段:第三学段3、主题:“数与运算”主题,4、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抽象能力、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教材分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旧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人)。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界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因此,“鸽巢问题”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情分析:“抽屉原理”的变式很多,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此类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能不能将这个问题同“抽屉原理”结合起来,是本次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已达到能够掌握本章内容的程度。教材选取的是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将具体实际与数学原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元主题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单元评价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抽屉原理”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抽屉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中的具体情境与“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抽屉”,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抽屉原理”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它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抽屉”,要用几个“抽屉”。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课时整合1鸽巢问题             1课时2“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1课时                                                 数学        六年级  第五单元备课人 集体备课成员   5.1鸽巢问题  1课时教材编排意 图(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本节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原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原理”去解决。学情分析(应侧重知识与能力的分析)虽然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因为鸽巢原理的实质是揭示了一种存在性,比较抽象,因此要真正让小学生深刻理解,还是很有挑战性的。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运用抽屉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抽屉原理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3、通过对抽屉原理的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重、难点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教学用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预习,铅笔,笔筒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讨论修改补充一、 导入导入语:3只鸽子,2个窝,要怎样放它们回家呢?(课件出示图片)生:第一只鸽子进第一个窝,第二只鸽子进第二个窝,第三只鸽子可以进第一个窝,也可以进第二个窝。【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鸽子飞进窝里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题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氛围。】二、 新知建构1.教学例1课件出示题目:把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可以怎样放?    (1)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巡视。【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发现,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3)师生共同探究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列举法,就是把所有的可能都列举出来。第一种,4支铅笔都放在第一个笔筒里。第二种,第一个笔筒里放3支铅笔,第二个笔筒里放1支。第三种,第一个笔筒里放2支铅笔,第二个笔筒里放2支铅笔。第四种,第一个笔筒里放2支铅笔,第二个笔筒里放1支,第三个笔筒里放1支。    把这些情况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    师: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定会有一个笔筒会有2支或2支以上的铅笔    师:这里的“一定会”就是“总有”,“2支或2支以上的铅笔”就是“至少有2支”,也就是说把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刚才我们用的列举法,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得出结论吗?教师讲解假设法假设每个笔筒里都先放一支铅笔。师:为什么假设每个笔筒里都先放一支铅笔。生:因为4÷3=1(支)……1(支)(平均分)师:剩下的一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4)小结    把 (n+1) 个物体任意放进 n 个抽屉中,( n 是非0自然数),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 2 个物体。【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列举、假设等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分析策略结合起来,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题目: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师:刚才我们用了列举法和假设法,这道题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呢?    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数据较大,用“列举法”就不太方便。 师:那么用假设法怎样解答呢?7÷3=2(本)……1(本)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假设每个抽屉放2本,还剩1本。把剩下的这1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3本书了。也就是说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师: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呢?教师介绍计算法7    ÷    3    =    2(本)……1(本)8    ÷    3    =    2(本)……2(本)10   ÷    3    =    3(本)……1(本)被除数是总本数,除数是抽屉数,商是平均每个抽屉放进的本数,余数是剩下的本数,如果余下1本,任选其中1个抽屉放进去。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数,如果余下2本,任选其中1个或2个抽屉放进去,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数。在这里,至少数=商+1,不管余数是几,都加1。也就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1)个物体。小结:分放的物体÷抽屉数=商……余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1 个物体【设计意图:抓住假设法的核心思路,用有余数的除法形式表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如果把书尽量多的平均分给各个抽屉,看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余下的多少,都能保证总有一个抽屉里的数量至少是商+1。】三、 课堂练习1.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2.11 只鸽子飞进了 4 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 3 只鸽子。为什么?3.9个小朋友分30块糖,至少有一名小朋友分到几块糖?4.新兴镇上设置了3个信箱,现在有16封信要发出去,不管这些信怎么投,必有一个信箱里至少要投进6封信。你知道为什么吗?【设计意图:这些练习既巩固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 课堂小结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鸽巢问题    把m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里(m>n),如果m÷n=k……b,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放入(k+1)个物体。【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中的收获和困惑,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又能体察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五、作业设计教材练习十三第1-3题选做:A类1.1001只鸽子飞进50个鸽舍,无论怎么飞,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鸽子最多的鸽舍,它里面至少有(  )只鸽子。2.从8个抽屉中拿出17个苹果,无论怎么拿,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拿出苹果最多的抽屉,从它里面至少拿出了(  )个苹果。3.从(  )(填最大数)个抽屉中拿出25个苹果,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一个抽屉,从它当中至少拿了7个苹果。(考查知识点:鸽巢问题;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具体问题)B类你能证明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4人的属相相同吗?说明理由。(考查知识点:鸽巢问题;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鸽巢问题    m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里(m>n),如果m÷n=k……b,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放入(k+1)个物体。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交流反思                       数学        六年级  第五单元备课人 集体备课成员   5.2鸽巢原理的应用  1课时教材编排意 图(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本节课在学生初步掌握鸽巢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反向运用和解决问题。这对鸽巢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使学生加深理解,也是对鸽巢原理运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为今后深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着力遵循教材体系,引导学生从模糊到清晰再到熟练,促学习力提升。学情分析(应侧重知识与能力的分析)已有学生对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等于商余数至少数等于商加一这个模型有了初步感知,能正向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困难反向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及清楚辨析谁是物体数,谁是抽屉数有一定的困惑。因此,本节课我们主要引导学生聚焦数学眼光,在分析推理中明晰抽屉数和物体数,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1、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重、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教学用具准备PPT课件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讨论修改补充一、导入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鸽巢原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鸽巢原理”来解决呢?课件出示:把12颗荔枝放入5个果盘里,总有一个果盘里至少有多少颗荔枝。学生思考并回答:生:12颗荔枝是要分放的物体,5个果盘是抽屉数,根据分放的物体÷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列出算式:12÷5=2(颗)……2(颗)2+1=3(颗)答:把12颗荔枝放入5个果盘里,总有一个果盘里至少有3颗荔枝。师:我们学习了“鸽巢原理”今天我们就用“鸽巢原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鸽巢原理”引入新知,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氛围。】二、新知建构教学例3课件出示题目: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学生先猜一猜。   师生共同探究猜测1:摸出 2 个如果只摸出2个球,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红一蓝,第二种情况是两个红球,第三种情况是两个蓝球。所以只摸 2 个球不能保证是同色的。猜测2:摸出 3 个如果只摸出3个球,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红两蓝,第二种情况是两红一蓝,第三种情况是三个红球,第四种情况是三个蓝球。所以只摸 3 个球能保证是同色的。猜测3:摸出 5 个如果只摸出5个球,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红四蓝,第二种情况是两红三蓝,第三种情况是三红两蓝,第四种情况是四红一蓝。所以只摸 5 个球能保证是同色的,但不是最少的。师:我们还可以把颜色看成“抽屉”,摸出的红球放入“红抽屉”,蓝球放入“蓝抽屉”,一定有2个同色的就是说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球。根据把 (n+1) 个物体任意放进 n 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 2 个物体。抽屉数就是n,也就是2,物体数就是n+1,也就是2+1=3。也就是摸出的球数 = 颜色种类 + 1 。【设计意图:此种类型的题目是“鸽巢原理”的逆应用,在学习了“鸽巢原理”之后对此类题目的逆向思考,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三、课堂练习1.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2个颜色相同的球?2.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3个颜色相同的球?3.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a个颜色相同的球?4.在一副扑克牌中,最少要取出多少张,才能保证取出的牌中四种花色都有?【设计意图:这些练习既巩固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利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根据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即构造鸽巢和找出要分放的物体。2.把物体放进鸽巢,进行分析。3.说明理由,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中的收获和困惑,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又能体察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五、 作业设计教材练习十三第4-6题选做:A类1.某班有个小书架,40个同学可以任意借阅,小书架上至少要有多少本书,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同学能借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2.有4双不同颜色的手套,至少拿几只手套才能保证有两只手套是成对的?(考查知识点:鸽巢问题;能力要求:运用“鸽巢问题”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B类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去摸,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能保证有2根筷子是同色的?为什么?至少摸出几根,才能保证有4根同色的筷子?为什么?(考查知识点:鸽巢问题;能力要求:运用“鸽巢问题”的原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鸽巢原理的应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交流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 负数教学设计,共1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