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第1页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第2页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共13页。


    二章  声现象

    提分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解:A、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

    B、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

    答案:A

    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膜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膜产生振动。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答案:B

    4.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

    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

    答案:A

    5.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解:

    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遇物反射等特点,超声波手术刀就是应用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特点,所以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遇物反射。

    答案:D

    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解:AB、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B错误;

    CD、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空气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7.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解:

    A、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C错误;

    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D错误。

    答案:B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答案:A

    9.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解: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0.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解: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表明响度变大了,则振幅变大。

    答案:A

    11.学校走廊内有大小不同的若干鱼缸,这些鱼缸构成了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某同学站在鱼缸旁用力拍掌,鱼缸内的鱼惊得四处乱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依次是(  )

    A.空气→水→鱼 B.地面→空气→水→鱼 

    C.空气→鱼缸→水→鱼 D.地面→空气→鱼缸→水→鱼

    解:该同学在鱼缸旁拍掌时,发出的声音首先通过空气向外传播,然后大多数声音通过鱼缸、水传到鱼耳内,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通过空气、水传给鱼。

    答案:C

    12.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解:根据v变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3.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解: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42016年,古巴驻美国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  )

    A蟋蟀品种1 B蟋蟀品种2 

    C蟋蟀品种3 D蟋蟀品种4

    解: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声音响度不同,则需要音调和音色相同,A图中蟋蟀品种1与房间内蟋蟀声的波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色、音调相同,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5.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

    答案:B

    16.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解:

    (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t1340m/s×0.25s85m,故A错;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t2340m/s×0.2s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s′=s1s285m68m17m,故B错;

    (2)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0m/s,故C错、D正确。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7.图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低 (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 2 个固有频率的音调。

    解: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低,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AC在同一位置,则编钟可发出2个固有频率的音调。

    答案:低;2

    18.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音色 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 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音色;20;传播过程。

    19.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液体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9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解:(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6.75×103m1.35×104m

    v可得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9s

    答案:液体;9

    20.目前,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 消声 、吸声和隔声。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是通过 隔声 减小噪声污染。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 减少 (选填“增强”或“减少”)声音的反射。

    解: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消声、吸声和隔声;

    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

    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减少回声的反射,达到减弱噪声;

    答案:消声;隔声;减少;

    21.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回声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效效果。

    解: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

    答案:回声。

    22.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答案:音调;响度。

    23.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 dB 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ere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 12500 Hz即可。

    解: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dB的声音,

    根据波形图可知T8×105s

    则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f12500Hz

    答案:dB12500

    2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

    答案:响度,音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

    25.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空气能传播声音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 会 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 不会 弹起(填”会”或”不会”)

    解:

    (1)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如果将甲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只看到乒乓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声;

    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乒乓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空气能传播声音;(3)会;不会。

    26.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 调小 (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 大 (填“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 大 (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 保持不变 (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羽绒服 

    解:(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由于房间的空间较小,距离改变的程度受到限制;故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大,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大;实验中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2)分析数据可得出声音结论:隔声性能最好的是羽绒服,因为听到铃声的距离最小。

    答案:(1)调小;大;大;保持不变;(2)羽绒服。

    27(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伟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D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一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高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振动的频率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解: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A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笔帽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答案:D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第一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高;第二次钢尺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答案:(1)D;频率;(2)一;高;振动的频率;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四、计算题(28题9分,29题10分,共19分)

    28.潜艇静止在马里亚那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的海面,向海沟发出超声波,14.0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13.9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解:(1)超声波从潜艇传到海底的时间:

    t1s7s

    (2)v可得,马里亚那海沟的深度:

    svt1500m/s×7s10500m

    (3)回声从海底返回到潜艇所用时间:

    t2tt113.9s7s6.9s

    6.9s内回声的路程为:

    s1vt21500m/s×6.9s10350m

    13.9s内潜艇向下运动的路程:

    s2ss110500m10350m150m

    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10.8m/s

    答:(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7s

    (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为10500m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0.8m/s

    29.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
     

    解:

    (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svt340m/s×0.4s136m

    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

    s1s×136m68m

    (2)在乙图中,物体运动3s时,通过路程为90m。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v30m/s

    则物体的vt图象为:

    (3)交通标志牌上的60表示限速(最快不能超过)60km/h

    威海45km表示从标志牌到威海的距离为45km

    因为s45kmv60km/h

    所以由v得需要的时间:

    t0.75h45min

    答:(1)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68m

    (2)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

    (3)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45min才能到达威海。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年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章 声现象(提分卷)(教师版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