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0章 电与磁(选拔卷)(教师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0740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0章 电与磁(选拔卷)(教师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0740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0章 电与磁(选拔卷)(教师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0740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0章 电与磁(选拔卷)(教师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同步 章节检测 第20章 电与磁(选拔卷)(教师版含解析),共18页。
第二十章 电与磁选拔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那么司南的“柢”相当于磁体的( )A.N极 B.S极 C.可能N极,可能S极 D.无法确定解: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其柢指南”,静止时指向南方的是南极,用S表示。答案:B。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磁现象及磁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鸽的飞翔是依靠地磁场进行定向 B.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物理学家安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 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A、信鸽通过辨别地磁场的强弱变化来定向的,故A正确;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物理学家奥斯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故C错误;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答案:A。3.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列图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 )A.电流沿纬线由东向西 B.电流沿纬线由西向东 C.电流沿经线由北向南 D.电流沿经线由南向北解: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磁体,使拇指指向磁体N极的方向,其余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流向,因此,只有A符合这一假说。答案:A。4.如图所示的磁悬浮地球仪,在地球仪底端有一个磁铁,在底座内部有一个金属线圈,线圈通电后,地球仪可悬浮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周围存在磁场,同时也存在磁感线 B.地球仪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C.地球仪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相同 D.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悬浮的解:A、在地球仪底端有一个磁铁,则地球仪周围存在磁场,但不存在磁感线,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地描述磁场而假想的曲线,故A错误;B、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不均匀的,越靠近磁铁的磁极,磁场越强,即地球仪周围的磁场分布不是均匀的,故B错误;C、地球仪周围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且磁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各点的磁场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磁悬浮地球仪之所以能悬浮在空中,是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故D正确。答案:D。5.下列四个图中,磁感线方向标注错误的是( )A. B. C. D.解: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图中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磁感线在磁体内部由S极出发回到N极,故A错误;B、图中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故B正确;C、图中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故C正确;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磁感线该从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故D正确;答案:A。6.如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导体棒ab保持静止,下列措施中能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磁铁保持静止 B.磁铁竖直向上运动 C.磁铁沿导体棒ab水平运动 D.磁铁垂直导体棒ab水平运动解:A、磁铁静止,导体棒ab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合题意;B、磁铁竖直向上运动,导体棒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故B符合题意;C、磁铁沿导体棒ab水平运动,导体棒ab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不合题意;D、磁铁垂直导体棒ab水平运动,导体棒ab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不合题意。答案:B。7.无线充电是一种更便捷的充电方式。如图甲所示是市场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器。无线充电的原理是:电流通过送电线圈(充电器内)产生磁场,受电线圈(手机上)靠近磁场时就会产生电流,给智能手机充电,如图乙所示。则受电线圈处用到了如图实验原理的是( ) A. B. C. D.解:从题意中可知,手机背面的线圈,能将底座产生的变化的磁场转化为电流给手机电池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A、图中给金属棒通电,金属棒会发生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给线圈通电,线圈具有磁性,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符合题意;D、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8.如图所示,用漆包线(导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绕在圆筒上做成了一个螺线管,用来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闭合开关后,发现该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较弱,下列措施能够使它的磁性增强的是( )A.在圆筒中插入一根铁芯 B.减少线圈匝数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 D.将电源正负极互换解: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和有无铁芯有关,A、在纸筒中插入一根铁芯可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能吸引更多铁钉,故A符合题意;B、减少线圈匝数会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能吸引更多铁钉,故B不符合题意;C、使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能吸引更多铁钉,故C不符合题意;D、将电源正负极互换,不能增强螺线管的磁性,不能吸引更多铁钉,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9.如图所示的风能日行灯,可安装在多种车辆上,且免接线,无需电池。车辆行驶时,风车转动使LED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装置提供电能利用了电磁感应 B.风车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LED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D.风车转动利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解:ABD、风车转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LED灯内有电流通过会发光,故A正确,BD错误;C、LED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故C错误。答案:A。10.如图甲,磁场对导体的力F竖直向上,用Fab、Fcd、Fa′b′、Fc′d′分别表示图乙、丙中闭合开关时磁场对导体ab、cd、a′b′、c′d′的力,则( )A.Fab竖直向下,Fcd竖直向下 B.Fab 竖直向上,Fcd竖直向下 C.Fa′b′竖直向上,Fc′d′竖直向下 D.Fa′b′竖直向下,Fc′d′竖直向上解:图甲中,电源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则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体间的磁场方向从右向左,导体受到磁场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图乙中,电源正负极与图甲相反,闭合开关后,ab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即从b到a),磁体间的磁场方向从右向左,与甲图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磁场方向相同,所以ab受到磁场力Fab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于cd中的电流方向与ab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磁场方向相同,则cd的受力方向与ab的受力方向相反,即磁场力Fcd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AB错误;图丙中,电源正负极与图甲相反,闭合开关后,a′b′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即从b'到a'),而磁体间的磁场方向是从左向右,与甲图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磁场方向相反,所以a′b′与图甲中导体受到磁场力的方向相同,即Fa′b′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由于c'd'中的电流方向与a'b'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磁场方向相同,则c'd'的受力方向与a'b'的受力方向相反,即磁场力Fc′d′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D错误。答案:C。1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电机的原理与该表的工作原理相同 B.电流表中的线圈可以用超导体材料制作 C.该装置中没有磁体,通电后指针依然能偏转 D.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A、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工作原理不同;故A错误;B、电流表中的线圈可以用超导体材料制成;故B正确;C、该装置中如果没有磁体,通电线圈不会受到磁力作用,指针不会偏转;故C错误;D、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和内能,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D错误。答案:B。12.如图所示,导体棒AB、CD水平放置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都垂直于所在位置的磁感线,两个蹄形磁体的N极和S极标识都没有了。拉动AB向左移动时,发现CD向右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拉动AB向右移动,则CD向右移动 B.若拉动AB向右移动,则CD向左移动 C.调换右边磁体上下磁极,拉动AB向左移动,则CD向右移动 D.调换右边磁体上下磁极,拉动AB向右移动,则CD向左移动解:拉动AB向左移动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同时CD中有电流通过,通电导体CD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拉动AB向左移动时,发现CD向右移动;AB、若拉动AB向右移动,磁场的方向不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了,通过CD的电流的方向改变,CD所处的磁场的方向不变,则CD会向左移动,故A错误,B正确;C、拉动AB向左移动,磁场的方向不变,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不变,调换右边磁体上下磁极,CD所处的磁场的方向改变,受到磁场力的方向改变,CD向左移动,故C错误;D、拉动AB向右移动,磁场方向不变,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改变,调换右边磁体上下磁极,CD所处的磁场的方向改变,则CD受力方向不变,所以CD向右移动,故D错误。答案:B。13.如图所示,将矩形铜线框ACDF上的B、E两点接入电路并放入磁场中,AB、BC、ED和FE段都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下列哪两段线框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相同( )A.AB段与BC段 B.AB段与ED段 C.BC段与ED段 D.ED段与FE段解:如图磁场方向相同,若电流方向相同,则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相同,BAFE段和BCDE段并联在电源上,所以AB中电流向下、EF中电流向上、CB中电流向上、DE中电流向下,AB和ED中电流方向相同,受到磁场作用力方向相同,EF和CB中电流方向相同,受到磁场作用力方向相同。答案:B。14.如图所示,将某发光二极管的两极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闭合开关时,通电螺线管旁边小磁针S极向右偏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B.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C.发光二极管c极接b点,d极接a点 D.图中P处磁感线的方向从螺线管右端到左端解:A、闭合开关时,通电螺线管旁边小磁针S极向右偏转,即小磁针的S极靠近螺线管的左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故A错误;B、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左端,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则电源右端为正极,故B错误;C、发光二极管c极接b点,d极接a点,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对,电路中有电流,故C正确;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所以通电螺线管外P点的磁场方向从螺线管左端到右端,故D错误;答案:C。15.2021年5月20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长安智能化汽车UNI﹣K(如图)充分展现了“中国智造”科技风采。UNI﹣K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刷脸识别车主身份、车内拍抖音、全速自适应巡航等众多功能,其酷炫的转向灯也尽显奢华。关于UNI﹣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车内的集成电路由超导材料制成 B.左右转向灯之间是并联连接的 C.拍抖音时,景物通过摄像头成虚像 D.汽车的电动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解:A、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车内的集成电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A错误;B、左右转向灯,在一个损坏后另一个仍然可以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故B正确;C、拍抖音时,景物通过摄像头成像,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答案:B。16.如图所示,电磁铁的右下方有一铁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铁块从电磁铁的右下方运动到正下方的过程中,滑片P逐渐向a端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B.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 C.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变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解:A、由图可知,当滑片逐渐向a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其他因素不变时,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故A错误;B、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B正确;CD、当铁块在电磁铁右下方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铁块的重力;当铁块逐渐向电磁铁下方移动时,此时铁块会受到电磁铁对它向上的吸引力,则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减去吸引力,所以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铁块的重力;同时滑片逐渐向上滑动,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铁块受到的吸引力在逐渐变大,所以铁块对地面的压力在逐渐减小,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变小,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根据p=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CD错误。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7.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着陆在火星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射 电磁波 向“天问一号”传达指令。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 地磁场 的作用。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进行火星探测,火星与地球之间相距远,真空的环境目前采用电磁波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指南针指南北方向,是由于受地磁场的作用,依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即地理北方),指南针的S极指向地磁的北极(即地理的南方)。答案:电磁波,地磁场。18.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它能发电,其原理是 电磁感应 (选填“电磁感应”或“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魔方还能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 电源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解:转动魔方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发电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魔方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答案:电磁感应;电源。19.如图所示是一种动圈式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音圈中有大小和方向反复变化的电流通过时,音圈带动音膜 左右往复 (选填“向左”“向右”或“左右往复”)运动。音圈之所以运动,是由于磁场对 通电导体 有力的作用,此现象中能量转化情况是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当音圈中有大小和方向反复变化的电流通过时,音圈带动音膜左右往复运动,因为电流方向改变,音圈受力方向改变。音圈之所以运动,是由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此现象中能量转化情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左右往复;通电导体;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当水位上升到与金属片A接触时,控制电路接通,此时,工作电路中的 铃响 (选填“灯亮”或“铃响”),通电螺线管上方为 N (选填“N”或“S”)极。 解:当水位上升到与金属片A接触时,控制电路接通,此时,电磁铁有磁性,将衔铁吸引,工作电路中的铃响;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上方流入,下方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上方为N极。答案:铃响;N。21.攀枝花市某学校研学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中,小磁针和螺线管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螺线管为东西朝向,小磁针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则电源A端为 负 (选填“正”或“负”)极。当开关S断开时,小磁针N极将 向北 (选填“不”、“向北”或“向南”)偏转。解:(1)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可以判断小磁针处磁感线方向指向左侧,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右边进入,从左边流出,可以判断电源的B端是正极,A端是负极。(2)当开关S断开时,通电螺线管无磁性,小磁针受地磁场的作用,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答案:负;向北。22.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GMR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特性的原理示意图,闭合开关S1、S2后,电磁铁右端为 S 极,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 亮 (选填“亮”或“暗”)。解:利用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由右图可知,巨磁电阻和灯泡串联,因巨磁电阻在磁场中急剧减小,所以,此时巨磁电阻的阻值会变小,右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右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因P=I2R,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答案:S;亮。23.探究小组为了模拟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用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绕在大铁钉上制成电磁铁,接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磁铁有了磁性,A端是 N 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硬币才被吸起,这说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 越强 。解: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由螺线管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A端为N极,B端为S极,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答案:N;越强。24.如图为汽车启动的工作原理图。旋转汽车钥匙(闭合汽车内开关),电磁铁即具有磁性而把衔铁A吸下来,使动触点B与静触点C接触,电动机所在电路接通。AOB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 杠杆 。电动机启动时电流很大,其所在电路连接选用粗且短的导线可以减小导线的 电阻 ,避免因为电流的 热 效应带来的电路损坏,电动机是利用 通电线圈 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解:由图可知,AOB能够绕O点转动,其实质是一个杠杆;电动机启动时电流很大,为了减小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线的电阻要较小,由于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选用粗且短的导线;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少,能减少电流的热效应带来的危害;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答案:杠杆;电阻;热;通电线圈。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25.为了探究磁场,小华做了如下实验。(1)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①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再将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方,然后 轻敲 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铁屑在磁场中被 磁化 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甲所示;②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N极,某点小磁针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 磁场 方向;③人们仿照铁屑在磁场中排列的情况和小磁针N极的指向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曲线叫作 磁感线 。(2)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①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不同的位置,通电后发现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丙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 条形 磁体的磁场相似,图中 右 (选填“左”或“右”)端是螺线管的N极;②对调电源的正负极重复上述实验,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 电流方向 有关,断开开关后,小磁针静止时 S 极指向南方。解:(1)①轻敲玻璃板的目的是减小摩擦力对铁屑的影响;铁屑原来没有磁性,但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获得磁性,说明铁屑被磁化了;②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③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人们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磁场的存在以及磁场的强弱,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2)①由图可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②对调电源的正负极重复上述实验,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断开开关后,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南方。答案:(1)①轻敲;磁化;②N;磁场;③磁感线;(2)①条形;右;②电流方向;S。26.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其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探测周围磁场 ;(2)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磁场 ,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的。(3)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 电流方向 有关。(4)研究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如图乙所示,则图甲实验中,若将小磁针由通电直导线下方移至直导线上方,小磁针偏转的方向 会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解:(1)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用小磁针可探测周围磁场;(2)因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所以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3)电流方向改变,磁场的方向也跟着发生改变;(4)通电导线周围的磁感应线是围绕导线的圆,导线上下磁场方向相反,故将小磁针由通电直导线下方移至直导线上方,小磁针偏转的方向会改变。答案:(1)探测周围磁场;(2)磁场;奥斯特;(3)电流方向;(4)会。27.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后,小雨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铁块E、F上绕有导线并与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源、灯泡组成电路。线框abcd与灵敏电流计G相连。(线框abcd在铁块E、F上方,实验过程中线框不扭转)【猜想与假设】小雨做出了如下猜想:A.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有关;B.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1)小雨探究猜想A的设计思路如下:改变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 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线框沿竖直向下穿过电磁铁磁场的速度相等,观察并记录每次实验中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的格数。(2)要探究猜想B,实验时应保持电磁铁 磁性强弱 不变,改变线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进行多次实验,分别记下每次实验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格数,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实验次数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电流计指针偏转格数1慢速1.5格2中速2.5格3快速4格【分析论证】(3)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大 ,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交流评估】(4)实验中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的好处是: 易于改变磁体的磁性强弱 。(5)按照小雨的设计思路探究猜想A,实验时在操作上存在的困难是: 难以控制每次移动线框的速度相等 。解:(1)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有关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要控制速度相同,磁场的强弱不同,即需要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2)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要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应控制电磁铁磁性强弱不变;(3)从表格中看出,从实验1到实验3,金属棒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来越快,电流计指针偏转格数越来越大,电流越来越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大,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4)实验中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的好处是:易于改变磁体的磁性强弱;(5)按照小雨的设计思路探究猜想A,实验时在操作上存在的困难是:难以控制每次移动线框的速度相等。答案:(1)磁性强弱;(2)磁性强弱;(3)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大;(4)易于改变磁体的磁性强弱;(5)难以控制每次移动线框的速度相等。四、解答题(28题5分,29题9分,共14分)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磁吸式手机充电线市场上有一种磁吸式手机充电线,能通过磁铁公母对吸方式达到接通充电效果的充电线。在它的一端固定有磁铁,另一端固定有易磁化的物质,只要将两端靠近,就可以达到对吸充电。手机充电时,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拨打电话时,电能转化为光、声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接听电话时可按免提键将听筒发声转为扬声器发声。该磁吸式手机充电线主要应用于能穿戴类,如儿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书包、智能手套、智能鞋、蓝牙耳机等;虚拟现实设备(VR)、无人机设备、智能机器人设备等。(1)在磁吸式手机充电线的另一端固定的物质可能是 铁镍合金 (选填“铜”“铁镍合金”或“铝”),判断的依据是 铁镍合金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和铜不能被磁铁吸引 。(2)手机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手机背面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 电动机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相同,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某款手机的充电器上标有“5V 2.1A”字眼,电池充满电所储存的电能是113400J,若充电时以最大输出电流充电,要将空电池充满电需要 3 h。解:(1)铁镍合金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和铜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磁铁吸引;(2)给手机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手机中的扬声器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在工作时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由W=UIt可得,要将空电板充满电需要的时间:t===10800s=3h。答案:(1)铁镍合金;铁镍合金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和铜不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 电动机;(3)3。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含膜R与R0之比与膜睽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B 。A.铜、银 B.铁、铜 C.铜、铝 D.铁、镍(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 具有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 磁 信息转化为电信息。“新型读出磁头”的工作原理是 巨磁电阻效应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 小 。(选填“大”或“小”)得多。(5)如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图中的 B 。解:(1)由题意知,组成层膜的两种金属有一种是易磁化的金属铁钴镍中的其中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故选B;(2)由图知:当d=1.7nm时,远小于1,即在施加磁场前后,复合膜的阻值变化较大,符合“巨磁电阻效应”,即此时复合膜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新型读出磁头”是磁场引起复合膜阻值的变化,从而产生电压的变化,该过程并没有产生感应电流,所以该转化过程利用的是巨磁电阻效应;(4)同(2),由图知:当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1,即:R<R0,因此电阻R要比R0小的多;(5)在“硬盘的磁信息”中,左数第一、四、五格均为有磁区域,由“巨磁电阻效应”知,此时电阻要变小,相应的电流要变大;而左数第二、三格为无磁区域,电阻没有变化,电流较小;根据上面的分析知,只有B图符合上述要求,故选B。答案:(1)B;(2)具有;(3)磁;巨磁电阻效应;(4)小;(5)B。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