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748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748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748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高二化学课件PPT+WORD版试卷全套
- 第一章第二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章聚焦突破(一) 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相互推断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二章章末整合提升(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二章第一节 第1课时 共价键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一),共15页。
章末综合检测(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13p1→1s22s22p63s2时,释放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B.基态S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24p4C.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相同解析:选A。A.镁原子由1s22s22p63s13p1→1s22s22p63s2时,释放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A正确;B.基态S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4,B错误;C.基态B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则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C错误;D.不同电子无论是否处于同一能级,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D错误。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B.2px、2py、2pz轨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再填下一个能层D.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解析:选C。A.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则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A说法正确;B.2p能级有2px、2py、2pz三个轨道,且2px、2py、2pz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B说法正确;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并不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再填下一个能层,如电子先填充4s能级,再填充3d能级,C说法错误;D.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电子云图中的小点是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小点越密表示概率密度越大,D说法正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s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B.第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元素有5种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其价态为+3 时最稳定D.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解析:选A。A.电子云轮廓图是对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不代表电子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B.第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有4s1、3d14s2、3d104s1、4s24p1、4s24p5,共5种元素,故B正确;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是Al,其最外层有3个电子,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铝元素的价态为+3时最稳定,故C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其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共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D正确。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抑制癌症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纵列B.硒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C.硒的氧化物只有一种D.硒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共有7个能级解析:选B。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6纵列,选项A错误;硒为34号元素,有6个价层电子,所以硒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选项B正确;由同主族元素硫存在两种氧化物SO2和SO3,可推得硒也有两种氧化物SeO2和SeO3,选项C错误;硒是3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共有8个能级,选项D错误。5.下列肯定属于同族元素且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M为1s22s2,N为1s2B.结构示意图:M为,N为C.M原子基态时2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N原子基态时3p轨道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D.M原子基态时2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N原子基态时3p轨道上也有一对成对电子解析:选D。A.M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为Be,位于第ⅡA族;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为He,位于0族,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M的原子序数为10,为Ne,位于0族;N的原子序数为11,为Na+,位于第ⅠA族,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故B不符合题意。C.M可能为B元素或F元素,N可能为Al元素或Cl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故C不符合题意。D.M为O元素,N为S元素,属于同族元素且化学性质相似,故D符合题意。6.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22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已知钛有 48Ti、49Ti、50Ti等核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B.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C.钛的不同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解析:选C。 Ti的原子序数为22,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 族,是d区的过渡元素;根据三种核素的质量数可知,其中子数最小为26;钛的三种核素的质子数均为22,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原子的能量由核电荷数、电子数和电子状态三个因素共同决定B.对于基态氧原子,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洪特规则C.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D.不同的能层所含的s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是不同的解析:选A。B.题中所给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泡利原理,故B错误;C.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如4s轨道电子的能量比2p轨道电子的高,故C错误;D.任何能层的s能级都只有一个原子轨道,故D错误。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Z2->M->Y-B.电负性:Y>M>Z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M>YD.Y元素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X]2s22p5解析:选C。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He、Y为F、Z为S、M为Cl。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能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Z2->M->Y-,故A正确;一般来说,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Y>M>Z,故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Z,故C错误;Y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则Y元素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He]2s22p5,故D正确。9.金属Na溶解于液氨中形成氨合钠离子和氨合电子,向该溶液中加入穴醚类配体L,得到首个含碱金属阴离子的金黄色化合物[NaL]+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的半径比F-的大B.Na-的还原性比Na的强C.Na-的第一电离能比H-的大D.该事实说明Na也可表现出非金属性解析:选C。A.Na-核外有3个能层、F-核外有2个能层,故Na-的半径比F-的大,A项正确;B.Na-的半径比Na的大,Na-中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小,更易失电子,故Na-的还原性比Na的强,B项正确;C.Na-的3s和H-的1s上均有2个电子,均为全充满状态,但Na-的半径比H-的大,更易失电子,故Na-的第一电离能比H-的小,C项错误;D.该事实说明Na可以得电子形成Na-,表现出非金属性,D项正确。10.由多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e-Sm-As-F-O,是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铁系超导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B.对于Fe3+,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违背了泡利原理C.N、As同主族,第一电离能:N<AsD.电负性:F>O>As解析:选D。A.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故A错误;B.泡利原理为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相反,选项中违背了洪特规则,故B错误;C.N、As同主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N>As,故C错误;D.一般来说,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F>O>N,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N>As,所以电负性:F>O>As,故D正确。11.已知M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短周期元素L的原子最外层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为金属元素,L为非金属元素B.M与L不一定为同周期元素C.L的电负性一定大于MD.M的第一电离能大于L解析:选D。由已知信息可得M为铝元素,L为氮元素或磷元素。12.如图中三条曲线表示C、Si、P元素四级电离能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c>b>a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C.第五电离能:a>c>bD.原子半径:a>b>c解析:选C。根据碳、硅、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合电离能变化规律可知,a、c为同一主族元素,则a是碳元素,b是磷元素,c是硅元素。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可知,Si的电负性最小,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Si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所以其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弱,B错误;C、Si失去4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状态,能量更低,再失去1个电子消耗能量大,故第五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P失去4个电子后最外层为3s1,第四电离能与第五电离能相差不大,所以元素的第五电离能:C>Si>P,C正确;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可知,原子半径:Si>P>C,D错误。13.下表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元素ABCDE最低负化合价-4-2-1-2-1电负性2.52.53.03.54.0A.C、D、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E>C>DB.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轨道中无自旋平行的电子C.元素B、C之间不可能形成化合物D.与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单质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解析:选D。根据最低负化合价和电负性,推知A为C元素、B为S元素、C为Cl元素、D为O元素、E为F元素。A项,C、D、E的氢化物分别为HCl、H2O、HF,稳定性:HF>H2O>HCl;B项,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2p2上的两个电子分占两个原子轨道,且自旋平行;C项,S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Cl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之间可形成S2Cl2等化合物;D项,Na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OH和H2。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Y、Z的阴离子能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五种元素中,p轨道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Z元素D.Z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解析:选A。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推知X、W、Y、R、Z五种元素分别为F、P、S、Ar、Br。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选项正确;Z的阴离子比R原子多一个能层,B选项错误;五种元素中,W元素的p轨道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有3个,C选项错误;X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即X元素的电负性最大,D选项错误。15.W、X、Y、Z、R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的一种离子与Li+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且半径稍大,X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与Y原子核外M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2,X与Z同主族,Z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W生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热稳定性:Z>YB.W与Li的原子半径:W>LiC.X和Y的第一电离能:X>YD.X、Z、R的电负性:Z<R<X解析:选B。W、X、Y、Z、R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的一种离子与Li+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且半径稍大,则W为H元素;X与Z同主族,Z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则Z为S元素、X为O元素;X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与Y原子核外M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2,则Y为Si元素;由Z为S元素可知,R为Cl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则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强于硅烷,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氢原子的半径小于锂原子,故B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O>C>Si,故C正确;D.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Cl>S,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S<Cl<O,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16.(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I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K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2)写出基态Q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3)下列对比正确的是________。a.原子半径:H>G>B>Ab.第一电离能:E>D>C>Bc.电负性:A>H>G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A>H>G(4)下列关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特点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ⅠA族,属于s区元素b.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Ⅷ族,属于ds区元素c.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6s1,属于ds区元素d.H所在族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2,属于p区元素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I的位置,确定I为第四周期第ⅥB族元素,所以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K为铜元素。 (2)Q元素为镓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J元素为铁元素,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答案:(1)+6 铜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d64s2 (3)cd (4)bc17.(10分)已知X、Y、Z、W、Q、R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元素结构或性质信息X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Z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W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能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Q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Y和Z之和R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X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Y元素的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Z元素的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Q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3)含有元素W的盐的焰色为________色,许多金属元素形成的盐都可以在焰色试验中呈现一定的焰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X元素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即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X为碳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3种不同能级的电子;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则Y为氮元素,其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3;Z元素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可能为Al或Cl,由于其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故Z为Cl元素,其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2)Q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17=24,则Q为Cr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R元素原子失去2个4s电子和1个3d电子后变成+3价离子,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即R为26号元素Fe。(3)W元素的正一价离子与氩原子的能层结构相同,则W为钾元素。答案:(1)6 3 3 3s23p5(2)1s22s22p63s23p63d54s1 Fe(3)紫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8.(10分)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充满或半充满F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 (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写的轨道表示式违背了____________。(2)B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元素的电负性。(3)E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种伸展方向。(4)下列关于F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5)基态F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9 kJ·mol-1,INi=1 753 kJ·mol-1,ICu>IN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为金刚石,则A为C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B元素原子有2个能层,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B为N元素;D原子的I2≪I3,则D元素位于第ⅡA族,原子序数比N大,故D为Mg元素;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原子序数比Mg小,则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即C为O元素;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充满或半充满,E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比Mg大,则E为P元素;F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为第四周期元素,则F为Fe元素。答案:(1)洪特规则 (2)小于 (3)3 (4)C(5)[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6)Cu+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3d轨道全充满,比Ni+的3d84s1稳定,难以失去电子19.(12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1)基态氢原子中,核外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2)自然界中的氮元素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来源。①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显正电性。N、H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3)铁触媒是普遍使用的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通常还含有Al2O3、K2O、CaO、MgO、Cr2O3等氧化物中的几种。①上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处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的元素是________;②比较Mg、C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________;③下表中的数据从上到下是钠、镁、铝逐级失去电子的电离能。元素NaMgAl电离能/(kJ·mol-1)4967385784 5621 4511 8176 9127 7332 7459 54310 54011 575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数据说明为什么Mg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目前合成氨通常采用的压强为10 MPa~30 MPa,温度为400~500 ℃,十分耗能。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Fe-LiH”等催化剂,温度、压强分别降到了350 ℃、1 MPa,这是近年来合成氨反应研究中的重要突破。①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比较Li+与H-的半径大小关系:r________r(填“>”或“<”)。解析:(1)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核外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2)①氮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②N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显正电性,说明N的电负性大于H。(3)①位于p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ⅢA族~第ⅦA族、0族位置,所以题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处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的元素是Al、O;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镁和钙位于同一主族,且钙的核电荷数大于镁,所以镁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钙的第一电离能;③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同一种元素的逐级电离能逐渐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多,再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克服的电性吸引力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I1、I2相差不大,而I2、I3相差很大,所以镁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4)①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②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Li+的核外电子数为2;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H-的核外电子数为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r<r。答案:(1)球形 (2)① ②N>H(3)①Al、O ②Mg>Ca ③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多,再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克服的电性吸引力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I1、I2相差不大,而I2、I3相差很大,所以镁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4)①1s22s22p63s23p63d64s2 ②< 20.(13分)根据表中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列问题:元素代号I1I2I3I4Q2 0804 0006 1009 400R5004 6006 9009 500S7401 5007 70010 500T5801 8002 70011 600U4203 1004 4005 900(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Q和R B.S和TC.T和U D.R和TE.R和U(2)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是________。A.S2+ B.R+C.T3+ D.U+(3)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与Q元素最相似的是________。A.硼 B.铍C.氦 D.氢(4)T元素最可能是________区元素,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5)每种元素都出现相邻两个电离能的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原子核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U元素是短周期的元素,你估计它的第二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是第________个。(6)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其中元素________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表中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可以看出,Q 的电离能很大,可能为0族元素;R和U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第二电离能剧增,故表现+1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二者位于同一族;S的第一、第二电离能较小,第三电离能剧增,故表现+2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T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1)以上五种元素中,最可能为同族元素的是R和U。(2)一般情况下,元素的电离能越小,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U的电离能最小,则U+的氧化性最弱。(3)Q元素的电离能很大,可能为0族元素,同族元素性质相似。(4)T元素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最可能为p区元素,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TCl3。(5)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每失去一个电子所吸收的能量不同,从侧面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如果U为短周期元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其为第Ⅰ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4,为Na,第二次电离能飞跃是在失去最内层电子时,即失去第10个电子时出现电离能飞跃。(6)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S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T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若R、S、T 是同周期的3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R、S、T,由于S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s能级全充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失去第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较多,故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答案:(1)E (2)D (3)C (4)p TCl3 (5)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 10 (6)R、S、T S S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s能级全充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失去第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