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759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759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759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部编版)一轮复习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10分)(1)古诗文中有远离尘俗的明净世界,“山川之美,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桃花林“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商山早行路上“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黄鹤楼上远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琅琊山山麓“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2)古诗文中也有疗愈心灵的暖句。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5分)(A)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xū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________,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________。A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________,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háo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蓦上( ) xū( )名挥háo( ) 双颊( )(2)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潸然泪下 提咏 诗兴 B. 感激涕零 题咏 诗兴C. 潸然泪下 题咏 酒兴 D. 感激涕零 提咏 酒兴(3)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2分)(4)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中哪个情节?文段中的A是谁?此人的绰号是什么?因为什么事“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7分)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班级开展“赞歌激荡·致敬经典”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0分)(1)活动需要设计一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根据画线句子写出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上句: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晓玲演讲词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丙】大家都承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甲】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走马观花的阅读。【乙】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深长的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有问题,请找出并修改。(2分) ③把【丙】处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3)请你对下面的新闻报道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言简明、通顺。(2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感悟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11月6日上午8点,实验中学举行了“赞歌激荡·致敬经典”读书沙龙分享会。此次活动中,该校三个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分别围绕《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小说分享阅读心得,同学们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享受着一道道精神盛宴。实验中学通过此次活动,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与经典为友,以小说为伴,在读书活动中学会思考,感受多样的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一](20分)诗 人[英]V·S·奈保尔①①在米格尔街②,每天都有三个乞丐准时来到热心住户门前。大约十点,会出现一个身缠腰带、外穿白夹克的印度人,我们会把一罐米放进他背后的口袋里。十二点会过来一个叼烟袋的老妇人,她会得到一分钱。下午两点是一个孩子领着个盲人来讨钱。②有天下午,来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乞丐。他身材矮小,穿戴整齐,头戴礼帽,身着白衬衣和黑裤子。我问:“你要干吗?”他说:“我想看看你家的蜜蜂。”母亲走出来,不太友好地问:“你要干吗?”那人说:“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我看出母亲有些顾虑,她对我说:“待在这儿,他看蜜蜂时,你看着点他。”③我们看着蜜蜂,那人和我,蹲在棕榈树下,看了大约一小时。那人说:“我喜欢看蜜蜂。孩子,你喜欢看吗?”我说:“我没这闲工夫。”他沮丧地摇摇头,说:“我就爱干这个,我能整天看蚂蚁。”我说:“你是做什么的,先生?”他站起来说:“我是诗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你也是个诗人”“你叫什么,先生?”“华兹华斯。”④他问:“你喜欢你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我就喜欢。”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印着字的纸片,说:“这张纸上有一首最伟大的写母亲的诗歌,我打算便宜点卖给你,四分钱。”⑤我进到屋里,说:“妈,你想用四分钱买一首诗吗?”⑥母亲说:“告诉那该死的家伙,赶快夹着尾巴离开我的院子。”⑦我告诉华兹华斯:“我妈说她没有四分钱。”⑧华兹华斯回答:“这就是诗人的不幸。”(导读:对话看似平淡,实则有味。)⑨他把纸片放回口袋,似乎并不介意。⑩我问:“像这样到处转悠着卖诗也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他说:“没有一个人。”“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转悠呢?”他说:“这样我能看到许多事情,我一直希望遇见别的诗人。”我说:“你真的认为我是诗人吗?”“和我一样好的诗人。”他说。然后,华兹华斯走了,我祈祷着能再见到他。(导读:“我”真的能成为和他一样的诗人吗?)⑪一周后,我在米格尔街的拐角又遇到了他。他说:“我等你好久了。”我问:“卖出什么诗了吗?”他摇摇头。他说:“我的院子里有棵西班牙港最好的杧果树,现在杧果熟了,又红又甜又多汁,我等在这儿,就是为了告诉你,并请你去吃杧果。”⑫他住在一座单间小屋里,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杧果树、一棵椰子树和一棵李子树,这地方更像荒郊野外。⑬他说得没错。杧果又甜又多汁,我一连吃了六个杧果,衬衣染上了果汁。我回到家后,母亲问:“你去哪儿了?你以为你现在长大了,可以到处跑了?”她狠狠地打我,于是我跑到了华兹华斯家。华兹华斯说:“别哭了,我们出去走走。”⑭我们沿着圣克莱尔大道漫步,经过大草原公园,一直走到赛马场。华兹华斯说:“让我们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我要你想想,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去做,明白了他的用意:我感觉不到任何东西,同时又感到有生以来从没有过的骄傲和痛快。我忘记了生气,忘记了眼泪,也忘记了所有的不幸。我们成了朋友。⑮我喜欢他的小屋。一天我问他:“你为什么留下院子里的这些灌木?”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相遇了。他们深爱着对方,于是结了婚。他们都是诗人,小伙子喜欢文字,而姑娘喜欢草地、花朵和绿树。他们在一间小屋里生活得很快乐。有一天,女诗人对男诗人说:‘这个家将要有另一个诗人了。’但这个诗人并没有出现,因为姑娘死了,小诗人也死在了她的肚子里。姑娘的丈夫非常悲痛,说再也不会去碰姑娘花园里的任何东西,所以花园保留至今,草木恣意地生长着。”他在向我讲述这个动人的故事时,似乎苍老了许多。我听懂了他的故事。(导读:男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动人心弦。)⑯我们经常走很远的路。我们去植物园和假山花园。在黄昏时分爬上“大臣山”,看着黑夜降临西班牙港,看着城里和港口的船只上逐渐点亮灯火。他做任何事情都像是参加教堂的仪式。世界变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⑰一天,在他院子里,他对我说:“我有个天大的秘密要告诉你,只有我和你知道,我正在写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一个月写一行。”我问:“上个月的那一行好诗是什么?”他望着天空说:“往昔是幽深的。”我说:“多美的诗行。”(导读:这句诗歌有多美?)他说:“我希望从自己一个月的经历中提取精华,倾注到这一行诗中。在二十二年后,我将写一首唱到全人类心里的诗。”我满怀惊叹!⑱后来,我再也没有听他说起那首全世界最伟大的诗。⑲有一天,我到他的小屋去看望他,发现他躺在小床上,看起来苍老又虚弱。他说:“你想听我给你讲个好玩的故事吗?我曾经给你讲了那个男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你还记得吗?那是我编造的。所有什么写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作,也都是假的。这是不是你听到的最好玩的故事呀?”他的声音中断了。我离开了那所房子,哭着跑回家。⑳一年以后,我又沿着阿尔贝托街走,却没再看到诗人房子的丝毫踪迹,杧果树、李子树、椰子树都砍去了,就好像华兹华斯先生从未出现过。(导读:反复出现杧果树、李子树、椰子树,前后关联,意味深长。)(选自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有删改)【注释】①V·S·奈保尔(1932-2018):英国印度裔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②米格尔街:在小说中是英属殖民地西班牙港的一条街,居住着社会下层人民。4. 小说讲述了“我”与华兹华斯的故事,同时展现了“我”的心路历程。根据文章及提示,完成梳理与发现。(8分)5. 文中画线句是母亲、“我”、华兹华斯三人有关诗歌买卖的对话。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分) 6. 华兹华斯讲述的男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是编造的吗?结合小说内容,借助“导读”,简述理由。(4分) 7. 【联读比较】联系全文,结合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或李白的《行路难》,阐述你对毕飞宇所看见的“诗人之痛”的理解。(4分)中国诗歌史是由一代又一代官场的失败者写成的,他们很少因为他们的诗歌而痛苦……奈保尔让我看到了另一种“诗人之痛”。(毕飞宇)[二](17分)[2023·淮北五校联考]【材料一】 ①由甘肃省博物馆官方推出的马踏飞燕玩偶火了——这个由一匹憨态可掬的绿马踩在呆萌龙雀背上组成的玩偶,线上、线下全部售罄,月销量突破1万件。②这个突然爆火的马踏飞燕玩偶有什么故事?甘肃省博物馆文创负责人王经理向记者回顾了这个有趣玩偶的“前世今生”。马踏飞燕玩偶是以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为原型,设计制造出的毛绒玩具。“这个玩偶我们还原了文物姿态细节——铜奔马调皮可爱的正面神态。原本我们设计了两种姿态,一种是站姿,名为‘一马当先’;另一种是跑姿,名为‘马到成功’。没想到站姿的‘一马当先’火了,网友们给它起名为‘马踏飞燕’,于是我们也沿用了这一称呼。”(选自“北青网”,有删改)【材料二】 ①近年来,各地博物馆文创发力迅猛,用种种设计巧思盘活了过去高高在上的文物,做出了很多爆款,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不过总体来说,设计思路以端庄大气、风雅精致等为主,毕竟文物本身凝结着精工巧匠的技艺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紧跟时代风尚,转变经营思路,风格俏皮活泼,比如河南博物馆推出考古盲盒,三星堆博物馆推出金面具巧克力,吸引了消费者中的“技术流”。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玩偶,直接以丑萌示人,更加出人意料。这是一款绿色布玩偶,一匹呲牙咧嘴、没心没肺的绿马踏得很开心,被马踩着的“飞燕”翻着白眼,网红表情包的形象,一下子击中了年轻人的心。②文物不应该是尘封的记忆,完全能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正是抓住“马踏飞燕”正面自带喜感的特点,在尊重文物原型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批文创衍生产品,比如“绿马出行”“铜奔马”文创口罩等,不止一次冲上热搜,网友纷纷感叹博物馆设计用心了。(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材料三】 据报道,甘肃省博物馆研发的文创产品已达上千种,涉及上百件文物,仅以“铜奔马”为主题的“神马来了”IP系列产品,就囊括生活家居、学习文具、服装配饰、创意玩具、茶咖饮品等品类。这是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方面,尤以故宫博物院最具有代表性,从故宫口红、手绘印章、古风折扇到祥瑞帆布包、商务办公杯、满汉全席菜谱等,让故宫IP广为人知。而河南博物院则将“盲盒”与文物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让玩家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细细地扫去浮尘,直至神秘“宝贝”慢慢呈现全貌……这些都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变得更潮更有趣。(选自“中青网”,有删改)【材料四】 ①崔又心和团队不断复盘:为什么绿马玩偶会火?在她看来,铜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许多游客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必来打卡铜奔马,这种家喻户晓的国民度是文创走红的基础。②“除了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还为它赋予一定的文化传播属性,例如绿马玩偶让大家感觉很治愈,为年轻人找到一个解压的情绪出口,自然而然就能引发关注和讨论。”她告诉记者,文创的社交属性很重要。以往人们因为喜爱某个文物而去购买相应的文创,如今,更多的年轻人因为绿马玩偶走红而去了解铜奔马,继而了解甘肃省博物馆,期待来甘肃旅游,让大家非常欣喜。(选自“新浪网”,有删改)8.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马踏飞燕玩偶是以东汉铜奔马为原型,设计制造出的毛绒玩具。B. 各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思路紧跟时代风尚,以风格俏皮活泼为主。C. 甘肃省博物馆研发的文创产品已达上千种,涉及上百件文物。D. 文创的社交属性很重要。绿马玩偶走红带动了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铜奔马。9. 材料二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0. 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 11. 请根据材料四概括出绿马玩偶会火的原因以及引发的影响。(6分) [三](18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邻有朱叟者,善说书……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选自袁宏道《游惠山记》,有删改)12.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3)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______(4)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________________(5)而此地去惠山最近________________13.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14. 【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乙】文两段之间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中胜景的喜爱。(2分)15. 【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闲趣?这种闲趣分别体现了张岱和袁宏道怎样的精神追求?(5分) 三、写作阅读(55分)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需要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生活需要在挫折中磨砺意志,生活需要在宽容中加深理解,生活需要在关爱中增进感情……生活是一幅画,有五彩缤纷的色彩;生活是一首歌,有高亢低沉的旋律……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一、1. (1)古来共谈 落英缤纷 槲叶落山路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云归而岩穴暝(2)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2. (1)mò 虚 毫 jiá(2)C (3)心理(4)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 及时雨。 宋江因怒杀阎婆惜,吃了官司,被发配到江州。3. (1)示例: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2)①“走马观花的阅读”后加“习惯”。②“文学作品中”后的逗号改为分号。③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应该读经典。(3)示例:(11月6日8点)实验中学举行了“赞歌激荡·致敬经典”读书沙龙分享会。各年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分享阅读心得。本次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多样人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二、[一]4. ①奇怪 ②请吃杧果(吃杧果) ③惊叹④越来越有诗意(广大、丰富……)5. 示例:母亲称呼他是“该死的家伙”,让“我”赶他离开,可见她对乞丐身份不屑、轻蔑;“我”谎称母亲没钱买诗,是对诗人的同情、关心;华兹华斯对无人懂得诗歌一事认为是“诗人的不幸”,感到无奈,进行自嘲。对话中传递出三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态度。母亲和“我”形成对比,为后文“我”和华兹华斯心灵的渐渐契合做了铺垫,也暗示了华兹华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6. 示例:不是编造的。(1)字面照应:①故事里女诗人死后,男诗人说不会去碰姑娘花园里的东西,草木恣意地生长着,这与后来“我”看到华兹华斯的院子如同荒郊野外的场景照应;②讲述这个故事时,他似乎苍老了许多,可见这个故事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他自己的故事;③我问:“你为什么留下院子里的这些灌木?”华兹华斯对此讲述的是男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男诗人就是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情感照应:①华兹华斯说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在写最伟大的诗歌。文中唯一的诗句“往昔是幽深的”,华兹华斯诗句中这种深切的对于往昔的情感,和故事中女诗人去世后男诗人依然坚守美好和纯真的情感相关。②故事中的女诗人喜欢种树,男诗人在女诗人死后让草木恣意生长。现实中,华兹华斯去世后,院子里的树全被砍了,暗示着这份美好爱情真正地消失在人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3)心理关联:故事里的男诗人富有诗心,在女诗人去世后坚守诗意的生活,但除了“我”几乎没人理解他,没人能听懂他的故事、惊叹他的诗歌。华兹华斯深知这种“诗人之痛”,所以他担心“我”这个富有诗心的善良朋友也走上这条路,于是说了善意的谎言。7. 示例:奈保尔笔下的华兹华斯喜欢诗歌,将思考的精华倾注到诗里,希望写出“唱到全人类心里的诗”;卖不出诗时,慨叹诗意无法传递的不幸以及诗人的才华价值被忽视的不幸。韩愈在一朝一夕内遭贬,仍不辞衰老残年,忠君之心弥坚,却无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道尽怀才不遇、命途不济的悲叹。同样是诗人之痛,华兹华斯和韩愈为之痛苦的对象、根源是不同的。奈保尔笔下的“诗人之痛”关注文字本身,是诗意的精神世界无法通过言语传达的痛。中国大多数的“诗人之痛”在于命运造成的内心波荡,关注立功,言语本身只是借用形式。[二]8. B9. 举例论证。作者列举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设计的“绿马出行”“铜奔马”文创口罩等,冲上热搜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物不应该是尘封的记忆,完全能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观点。10. 先写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类丰富,再列举故宫博物院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做法,进而又列举河南博物院将“盲盒”与文物结合的方式,最后得出结论:这些方式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变得更潮更有趣。11. 原因:铜奔马原型家喻户晓的国民度;为年轻人找到一个解压的情绪出口。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因为绿马玩偶走红而去了解铜奔马,继而了解甘肃省博物馆。[三]12. (1)白汽弥漫的样子 (2)哪能 (3)客居 (4)不值得 (5)距离13. (1)(我)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我)才知道真正使病痊愈的方法,莫过于山水之游。14. 白描 对比15. 游山玩水。张岱:对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的追求。袁宏道:对不为世俗羁绊、超脱名利的生命本真的追求。(意思对即可)【乙参考译文】我天性疏放不拘,忍受不了羁绊与束缚。……自从我病愈之后,住在无锡,几乎没有客人来访,读书成了每天唯一做的事。然而,浅易好懂的不值得看,艰深难解的又不能使人心意爽快。……邻居朱老头,是个擅长说书的人……看书之余,我就会请朱老头来做客,他总是娓娓道来,一副连续不倦的样子,听久了也觉得厌倦。我对方子公说,现在天气暖和,是登临山水的最佳时节,而此处离惠山又最近。于是,找来一叶小舟,带着我的儿子开一起出发了。温茶的器具还没热,我们已经到了山下。山中的僧房构造精致,迂回曲折,幽远像深洞。远望山顶的秋声阁,景色极佳。昏沉的精神、郁结的心情,一时间都烟消云散了。流连于阁中,住了两夜才回去。(我)才知道真正使病痊愈的方法,莫过于山水之游。于是游览西湖的兴致,愈发强烈了。三、16.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地区中考一轮复习卷四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