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二发展概况,出于军事的需要,三主要成就,2发展趋势,3影响,人工智能技术,6意义,航天技术,1发展历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3.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发源于美国,迅速扩展到西欧、日本、大洋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涉及到科学技术各个重要领域和国民经济的一切重要部门。从70年代初开始,又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材料一: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例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烧火箭,是用于空袭。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三:二战后,美苏展开军备竞赛,大力发展科技……美国和西方在电子、新材料及其加工业等方面之所以能够领先于苏联,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被美苏军备竞赛给逼出来的。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四:凡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也无力投资的项目和产业,国家通过巨额财政拨款来完成。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
    (1)理论基础: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论)
    (2)二战中和战后的军事需求
    (3)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
    (4)物质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经济的发展
    (5)政府支持: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6)个人努力: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
    (1)世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
    ——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目的: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②出现: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③影响: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IBM PC 1981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2)计算机网络①产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用网络。②发展: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③影响: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①储存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②体积更小,轻便实用;③应用领域从军事向民用拓展;
    ①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着国家、公民的经济安全②虚拟世界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③人际关系日益淡漠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拓展:中国计算机的研发历程
    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是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它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1)含义: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2)出现: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3)内容: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4)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5)表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无人工厂。
    ①人工智能日益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促进经济的再一次腾飞。②人工智能不仅减轻了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强度,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③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生活变得更加自由、轻松美好。
    (7)问题:失业率的上升、消费力的下降,都可能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①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②许多国家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2)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 China Space Statin  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 ,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3)航天技术发展的意义:
    ①有助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扩大人类活动和生存空间。②广泛应用于气象、资源勘探、通讯等许多领域,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③促进高科技与相关技术发展,促进太空探险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①概念:也叫海洋工程,是一门以综合高效开发海洋资源为目的的高技术,包括深海挖掘、海水淡化以及对海洋中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
    ③中国: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①特点: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具有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抗辐射等)。
    ②类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学思之窗】P3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积极:和平利用核能:消极:
    ①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②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①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②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提供新能源;③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
    (7)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发展
    生物技术 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初步掌握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微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生物学的分支突飞猛进,一个个“生命之谜”被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予以解释。
    (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4)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我国应对新科技革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大力发展高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4)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社会生产: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1)生产力:计算机与人工智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信息时代”“智能时代”(2)劳作方式: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3)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文化生活: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
    (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交流,丰富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①网络犯罪、黑客与信息泄密;②不断产生的太空垃圾;③食品安全;④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⑤核武器扩散与核泄漏问题等
    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这是一个引起现代人深思的问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坚持创新;③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④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与资源。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授课课件ppt,共24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仓库”,“无人码头”,人工智能技术,嫦娥四号,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学思之窗P32,二负面影响,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