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7762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教学课件)18.文言文二则-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共60页。
18.文言文二则 “小小萤火虫,聚少成多来照明;粗大铁棒锤,持之以恒磨成针。”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句话分别讲的是古代的什么故事吗?对,是“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两则文言文。新课导入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熟读课文。2.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 的学习品质。3.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目标囊萤夜读第一课时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用口袋装囊 萤火虫解题: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夜晚读书理解诗题夜读萤 车胤(约333-401年),字武子。东晋大臣。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宁康初年,迁中书侍郎,累迁侍中,转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因病离职。起任护军将军,出拜吴兴太守,迁丹阳尹,入朝拜吏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人物简介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我国古代,所有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知识锦囊恭敬勤奋qín焉yāngōng会认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会写字对比识记:与“嚷”区分开。组词:练囊 萤囊 囊括 自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读课文 课文共有 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 ,他家里很 ,夏天就用 照亮读书。2车胤贫穷萤火虫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起来说说:品读课文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朗读提示:斜线是停顿符号。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囊萤夜读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要求:1.自己翻译;2.同桌互译;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疏通文意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 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 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 翻译时照搬即可。2.对:即对译法。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大量采用 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 六字歌诀:留、对、换、补、删、调3.换:即替换法。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 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 4.补:即增补法。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 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 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 5.删:文言文中无实在意义的词,可删去不译。 6.调:将倒装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用口袋装萤火虫肃敬勤勉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广博语气词,无意义。通晓,明白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字词解释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2.家贫不常得油。 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翻译指导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 继日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萤火虫分析人物我读出了( )的车胤。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交流分析人物 我读出了(肃敬勤勉的、聪明的、不怕吃苦)的车胤。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还要注意读出对车胤的敬佩之情。品读课文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交流)谈启示讨论交流 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讨论交流你知道吗?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叫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同桌交流)讨论交流成语我知道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 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讨论交流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勤奋好学必有所成家贫以夜继日练囊盛萤囊萤夜读思维导图请用“囊萤映雪”这个成语造句。示例:古人囊萤映雪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随堂演练 车胤是怎样在萤火虫微弱的光下勤奋夜读的,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创编故事 囊萤夜读讲的是_______(人名)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胤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课堂小结一、注音或写字。恭( )练náng( )囊yíng( )火虫焉( )gōngyān萤随堂演练二、解释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1.胤恭勤不倦( )2.博学多通( )3.囊萤夜读( )肃敬通晓,明白用口袋装随堂演练铁杵成针第二课时 大家都知道大诗人李白,他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诗,有“诗仙”之称。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李白上学时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新课导入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熟读文言文。2.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的学 习品质。3.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目标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铁杵 成 针磨成,做成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缝衣针课题理解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作品:《方舆胜览·眉州》。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流畅,有节奏。1.自己读。2.同桌互读。(结合第一则的指导方法)课文朗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铁杵成针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结合上节课学到的翻译方法)1.自己翻译。2.同桌互译。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疏通文意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这正在被她的意志感动。感,被……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还,回去。完成离开碰上年老的妇女想要字词解释1.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人说唐朝诗人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准备放弃学业离开了。翻译指导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路过了这条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4.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5.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翻译指导 唐朝诗人李白能够完成学业,是因为被一位老奶奶想要_____的意志所感动。磨杵成针整体感知分析人物我读出了( )的李白。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交流分析人物 我读出了(好问的、有毅力的、持之以恒的)的李白。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品质?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持之以恒课文解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品读课文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交流)谈启示讨论交流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讨论交流你知道吗?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叫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同桌交流)讨论交流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磨杵成针请用“磨杵成针”这个成语造句。示例: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随堂练习 李白被磨杵成针的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李白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他是如何做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随堂演练 铁杵成针讲的是________(人名)的故事, 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课堂小结学业未成弃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遇老媪感其意 还卒业磨铁杵铁杵成针思维导图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例:胤恭勤不倦。(疲倦)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放弃..拓展延伸zú( )业一、注音或写字。卒杵( )chǔ字词练习1.未成,弃去( )2.逢老媪方磨铁杵( )3.还卒业( )离开正在完成二、解释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字词练习闻鸡起舞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拓展延伸翻译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研究《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竹简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他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拓展延伸“头悬梁”悬梁刺股 孙敬是汉朝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为了避免打瞌睡,他将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另一头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锥刺股”1.积累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并说说自己 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办一期成语故事手抄报。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