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案
展开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章 4.2一吨有多重 教案
一、说教材
《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先通过猜测大象大约三吨重的场景,导入课题并突出本课重难点,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3头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体的重量,帮助学生学习并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接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进一步学习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基于以上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材设计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巩固千克、克、吨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换算
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理解数学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
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启发式教学
由教师创设生动情景故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活动中去感知、发现,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情景教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通过现代版《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生、探究中。课堂接近尾声,考虑到比较难调动学生情绪,因此又设计了《小“糊涂”日记》一情景,学习和运用“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并且能很好的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又突出重难点。学生情绪激昂。
(二)说学法
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较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材料与环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教师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使情节更生动,并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五个环节进行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我特意创设了现代版《曹冲称象》的故事,并为后面单位换算留下伏笔。
为了让故事生动,离现实生活比较贴近,我将曹操设计成一小学老师,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湖边进行综合实践体验。曹操问学生:“有谁能称出大象的体重?”正当学生围坐湖边发愁时,老师五岁的儿子曹冲来到学生当中,他利用船、石头和磅秤将大象体重称出。根据教材提供八次称石头的质量数据,让学生算出:
大象的体重为2800千克。由此引出问题:
像这样的大宗物品还有其它更大的质量单位来表示吗?
学生会由课题猜想出质量单位“吨”,老师追问:为什么用吨,1吨到底有多重呢?2800千克可以用吨表示成什么呢?(板书2800千克=( )吨)这时老师及时引出课题并介绍吨的字母表示为“t”(板书:1吨有多重)“吨”用字母表示为“t”
这个环节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旧故事新说法,使学生耳目一新,引发兴趣。
(二)温故知新、导出新知
首先提问: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前几节课,我们学过千克、克的质量换算?
学生在做出1千克=1000克的回答时,我抓住时机继续发问:
同样是质量单位,你能推想出,当千克满了多少可以用1吨表示呢?
学生根据千克、克的质量关系,能猜想出千克、吨之间的关系也是“1000”,从而得出:1吨=(1000)千克
这一环节非常简短,通过老师引导性的发问和学生的猜想,从而引出新的质量关系,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对于自己成功的推断会记忆犹新,并带动全班的情绪,提高整堂课的效率。(三)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考虑到现在班级都有饮水机,所以,我特别设计了《抬水》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1桶水(20千克)的重量,从而推想一吨有多重。
在学生已感受1桶水很重的状况下,我让生计算出:10桶、20桶、50桶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后,从而引出50桶水约1吨重(电脑出示)。
再让同学们想想:我们平常每天喝多少桶水呢?照这样的速度,喝完一吨水差不多要多少天的时间呢?学生按每天喝一桶水的速度,算出喝完1吨水需要50天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已感受到“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一般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才会用吨作单位,并在计算10桶、20桶、50桶过程中验证并巩固了1吨=1000千克的换算关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四)看看算算,感知1吨
电脑展示《生活中的一吨》,前面的抬水试验,同学们已经了解到:1桶水20kg——50桶约1吨重
继续展示:1头牛350kg——3头牛约1吨重
1桶油100kg ——10桶油约重1吨
1袋面粉50 kg ——20袋面粉约重1吨
1学生25kg ——40个学生约重1吨
1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1大桶矿泉水的重量是20千克,1位老师体重50千克,请问你可以组成哪些1吨呢?(以小组合作可自由组合)
这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更好的数感,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质量关系建立起联系。使已经具备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进一步加深了1吨=1000千克换算的理解。最后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发散学生思维能力,多方位进行思考得出1吨可以怎样组成,加深巩固学生对1 吨的理解与应用。
此时,解决前面《曹冲称象》留下的问题,即:2180千克还可以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呢?
通过计算2800千克=2吨800千克,学生知道:一头大象大约有3吨重
将前面遗留的问题有始有终解决完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这一环节,学生在建立1吨概念后,让生初步建立几吨的概念,并为第四课时内容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养成:面对不同情况,仍能发挥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接着,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吨?例:这车煤有4吨;这辆货车限重3吨等等,从中发现吨在生活中广泛存在。
(五)课堂总结,灵活运用
一节课结尾时,学生对于“吨”已有了初步地认识,但要正确区分并运用“千克、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使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所学内容,所以设计了《小“糊涂”日记》(电脑出示)一情景,日记上这样写到: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55千克的鸡蛋,吃得饱极了。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吓了一大跳!
当我以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读完时,学生已是捧着肚子大笑不已:
此时,我更加故意问到:“你们为什么笑呢?有什么好笑的地方?”
学生会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按常规,课尾时会很难调动学生情绪,但此时的学生却各个情绪激昂。
我抓住时机马上问到:“你想对小糊涂说些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不乱用这三个质量单位吗?
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能主动进行归纳小结出对三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从而替代了以往教师总结成词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比较,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学习内容归纳得系统、完整。
本环节先是通过一组题帮学生整理所学过的质量单位,使学生能够准确分辨克、千克、吨,帮助学生组建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四 千克、克、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四 千克、克、吨有多重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由境生,引入新知,体验感悟,整合拓学,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四 千克、克、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四 千克、克、吨有多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