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 除法分桃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 除法分桃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问题,自主,小组互动交流展示,教师讲解,课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章 1.1分桃子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力目标: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3.情感目标: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分析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 分桃子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 (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4)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流程环节具体内容学法指导一、预习(课外)8’1、学啥我知情1、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真观察图片,将图片中的信息看懂,看懂表格。2、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二、问题——情境导入3’2、分析读懂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份到多少个?分一分,算一算。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学生读图的有序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自主 学习10’ 3.学生自主探究。 一、问题一: 1.建立模型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列算式:68÷2= (1) 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2) 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3) 分到34个桃子。 (3):就是把口算的方法简单的:“安装”了过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情况就无法表示了。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二、问题二看一看,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1)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2)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3)分到34个桃子。 (3):就是把口算的方法简单的:“安装”了过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情况就无法表示了。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 再次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 关注学生对于算式意义的理解,不要形成固定思维。 四、小组互动交流展示5’4、展示我精彩(板演5讲解)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该如何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数小。 应用新知展示合作突破自我五、教师讲解、课堂小结25、点拨我提升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4)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师及时而系统的总结。关注学生对于乘加、乘减运算算理的理解。六、课堂练习7’6、练习当堂清 课后练习2、3题2题算一算 用竖式计算,巩固竖式计算。 3题填一填此题重在巩固竖式计算。 根据理解进行竖式计算。 课后固学问题后置7、问题大家议1、完成课后资源与评价作业充分学习2、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同学中寻求帮助独立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认识笔算除法的顺序和书写格式,明确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一位一位的往下除,并让学生明白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学生在笔算时最易发生的错误是在除到个位时,不是把个位数抄下来除,而是接着在原被除数的位置除。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加引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桃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桃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回顾梳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 除法分桃子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