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专题训练(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785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专题训练(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785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专题训练(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785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专题训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专题训练(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
一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化氢的范德华力比溴化氢的大,碘化氢稳定性强
B.甲酸甲酯和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熔点相近
C.氯化钠和氯化氢熔化时,破坏的都是离子键
D.干冰气化和碘升华克服的作用力相同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
A.氮的非金属性弱 B.氮气的熔沸点低
C.氮气难溶于水 D.氮分子中原子间共价键不易断裂
3.能够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相同状态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4.下列物质的有关性质,能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的是
A.还原性:HI>HF B.溶解度:HF>HI
C.沸点:HF>HI D.热分解温度:HF>HI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②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③干冰是分子通过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有规则排列成的分子晶体
④在和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相等
⑤正四面体形的分子,其晶体类型可能是共价晶体或分子晶体
⑥分子晶体中都含有化学键
⑦含4.8g碳元素的金刚石晶体中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8mol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③④⑤⑥⑦
6.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太阳的组成元素是否含氦
B.壁虎在天花板上爬行自如是因为壁虎的脚与墙体之间有范德华力
C.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挑尽寒灯梦不成"所看到的灯光和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无关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破坏了离子键
B.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高
C.F2、Cl2、Br2、I2熔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
②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
③沸点:SnH4>GeH4>SiH4>CH4
④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⑤H和O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⑥水分子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作用
⑦金属性:Be<Mg<Ca<K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⑦ C.①④⑤⑥ D.全部都不正确
9.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既破坏了范德华力又破坏了分子间氢键
C.分子形成的氢键一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测定100℃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发现实验值大于理论值,一定是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②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③干冰是CO2分子通过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有规则排列成的分子晶体 ④在Na2O和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相等 ⑤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键角都是109°28′,其晶体类型可能是原子晶体或分子晶体 ⑥分子晶体中都含有化学键 ⑦含4.8 g碳元素的金刚石晶体中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 C.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1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
②物质中化学键被破坏,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③水的沸点和稳定性都比硫化氢要高均与氢键有关
④CF4、CCl4、CBr4、CI4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升高
⑤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⑥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⑦碘化氢气体分解和氯化钠熔化克服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⑧F2、PCl3、HClO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⑨H2O2、NH4Cl、H2S、NaOH、Ca(ClO)2中都存在极性共价键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F、H2SO4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B.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和千冰升华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I2、Br2、Cl2、F2熔沸点逐渐降低
D.HCl气体溶于水和NaOH熔化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二、填空题
13.现有①NaCl ②金刚石 ③NH4Cl ④Na2SO4 ⑤干冰 ⑥NaOH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注意(1)(3)两小题用序号填入)
(1)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⑤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14.近期发现,H2S是一种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完成下列填空:
(1)H2S的分子构型为___。
(2)下列事实中,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选填编号)
a.氢硫酸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相同条件下,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室温下,0.10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350℃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10min达到平衡,测得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0~10min,H2S的平均反应速率v=___。
②在360℃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平衡转化率α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该反应是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4)CO2和COS结构相似,沸点:CO2____COS(选填“>”或“ (NH3) n 4 12
【详解】(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半充满的N原子和全充满的Be原子第一电离能要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高,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故答案为3;(2)某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C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未成对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为Ni,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故答案为3d84s2;(3)乙烯酮分子中碳原子均没有孤对电子,CH2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而C=O中碳原子形成2个σ键,杂化轨道数目分别为3、2,所以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sp2和sp,(C2H5O)3P=O分子含有25个σ键,1mol(C2H5O)3P=O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25NA,故答案为sp2和sp;25NA;(4)单个氢键的键能是(HF)n>冰>(NH3)n,而平均每个分子含氢键数:冰中2个,(HF)n和(NH3)n只有1个,气化要克服的氢键的总键能是冰>(HF)n>(NH3)n,故H2O、HF、NH3沸点依次降低,故答案为冰>(HF)n>(NH3)n;(5)晶胞中Si原子数目为4、C原子数目为8×+6×=4,每个Si原子周围有4个碳原子,原子配位数与原子数目成反比,则碳原子配位数也是4,即碳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硅原子数目为4;以顶点C原子研究,与之距离最近的C原子位于面心上,每个顶点原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面为2个晶胞共用,与碳原子等距离最近的碳原子有=12个;晶胞质量为4×g,则晶体密度为4×g÷(a×10-10 cm)3=g/cm3,故答案为4;12; 。
点睛: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杂化轨道、化学键、氢键、晶胞计算等,(4)(5)为易错点、难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理解分摊法的实质和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立方体中每个顶点的原子占1/8份额;每条棱的原子占1/4份额;每个面的原子占1/2份额;内部原子算1,。
18. bd 二者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c(Na+)>c(CO32﹣)>c(HCO 3﹣) 1×10﹣10mol/L 小于 ad
【分析】(1)①C原子共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2s、2p电子;
②钛(Ti)是2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
(2)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二者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
(3)当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最大时,说明此时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
(4)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始终相等,a是没有通二氧化碳的情况,即pH=10的NaOH溶液,结合水的离子常数分析求解;b点是强碱溶液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所以溶液中的c(H+)<1×10−7mol/L;
(5)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应正向移动,且pH增大,则酸性减弱,以此来解答。
【详解】(1)①C原子共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2s、2p电子,最外电子层的轨道表示式为,故;
②钛(Ti)是2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为长周期副族元素,故bd;
(2)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电子式为,二者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熔点越高,故;二者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3)当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最大时,说明此时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离子溶液浓度大小为c(Na+)>c(CO32﹣)>c(HCO3﹣),故c(Na+)>c(CO32﹣)>c(HCO3﹣);
(4)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始终相等,a是没有通二氧化碳的情况,即pH=10的NaOH溶液,则c(H+)=1×10−10mol/L,而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b点是强碱溶液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所以溶液中的c(H+)<1×10−7mol/L,故1×10−10mol/L;小于;
(5)a.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选;
b.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抑制电离,电离程度减小,故不选;
c.通氯化氢,酸性增强,pH减小,故不选;
d.加入少量苛性钠固体,促进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选;
故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有专题训练(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一次电池专题训练(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盐类水解规律专题训练(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