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章 6.2栽蒜苗(一)教案【教材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学习了调查、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一个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收集数据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方法能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以利于学生将来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教材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交流与讨论明确整理数据的目的;第二个问题是填写小组蒜苗14天生长高度的统计表;第三个问题是根据上述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解决用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的矛盾;第四个问题是解读上述条形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验数据画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2、能读出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对数据教学简单的分析。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难点:根据不同统计数据,调整统计图结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每组一份定期测得的蒜苗高度数据统计表、每组一张12×8的方格纸 一、导入师:14天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栽了小蒜苗,想来看一看老师的小蒜苗在的怎么样了?(课件蒜)14天后,老师的蒜苗长了18厘米,那同学们的你们的蒜苗长多少厘米?生:汇报数据10厘米、26厘米。。。师:这么多数据,我们能不能把它们整理到一张表格上?生:能。师:请同学们拿出表1,小组内快速填好统计表。(拍照展示)师:你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统计表都有哪些信息?生:谁谁。。厘米师:能得出那些结论呢?生:谁高谁低。。。师: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想更直观的看出谁高谁低怎么办?生:画条形统计图。二、探索新知师:(课件)条形统计图横轴应该填什么?纵轴呢?生:横轴填姓名,纵轴依次填1到8师:同学说纵轴填1到8可不可以?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不可以生:老师,格不够师: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他同学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办?生:往上画格生:一个代表2个人。师:这个方法很好,现在看你们的小组数据,一格到底代表几个单位?取决于什么数据?生:最高数据,一个代表4个单位教师追问:问什么是4个?生答:因为我们这组最好的数据是28厘米,一共有8个格,所以大约一个能代表4个。师:你说的有理有据,非常好,其他同学都听明白了吗?一格代表多少单位和什么有关系?生:最高的数据。师:根据你们自己小组的最高数据,想一想,一格可以代表多少?生:12厘米,大约一个表示2厘米。23厘米,大约一格表示3厘米。师:那现在你们能完成条形统计图了吗?(能)(课件)请同学们拿出表2(课件表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填,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画的对不对?生:讲解每个人的数据。师:从条形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生:最高,最低,相差。师:看一看我们这节课画的统计图和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生:一个代表的单位不同。板书:一格代表一个单位,一格代表多个单位。师小结:一个到底代表多少单位取决于什么?(最高数据)数据越大,一个代表的单位越大,数据越小,一个代表的单位越小。师:看来同学们对条形统计图掌握的不错,那么现在我们来练习一道。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1.师:我们来练习一道,找学生读题生:写出一格表示多少?前三指名说,最后其说2.师:同学们在家都做过家务吗?都会做那些家务劳动?生:拖地,洗袜子,洗碗。。。师:看来你们都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知道帮爸爸妈妈分忧。四年一班的同学们也喜欢做家务,我们以来看一看,他们统计的情况。根据统计表,你们都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个表画出统计图吗?翻开数学书86页在书上完成统计图,并思考一格表示多少?为什么?生:根据最高的数据,一个表示2人。师: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信息?生:最高。。最低。。相差。。学生展示统计图,3学生读题,指名说答案,追问为什么,学生答,教师补充。四、小结师:条形统计图,一格不仅表示一个单位,还可以表示多个单位,数据大一个表示的单位就大,数据小,一个表示的单位就小,也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条形统计图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创境,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仔细读图,深入探究,实际应用,理解方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