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
展开辽宁省阜新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
1.(2020·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 B.汽油 C.柴油 D.液化石油气
2.(2020·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阜新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原因 | 结果 |
A | 焚烧含氯塑料 | 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
B |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大量排放 | 会形成酸雨 |
C |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 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 |
D |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 | 造成水体污染 |
A.A B.B C.C D.D
3.(2020·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后常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
4.(2020·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鉴别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方法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 |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
D | 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 |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A.A B.B C.C D.D
5.(2020·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6.(2021·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认识,选择科学生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B.人体内铅、汞含量过高,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最好不要吸烟
D.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药品
7.(2021·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8.(2021·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锰 | 氯化钾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甲烷 | 一氧化碳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生石灰 | 石灰石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
D | 水 | 植物油 | 加入洗涤剂,振荡 |
A.A B.B C.C D.D
9.(2021·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10.(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水稻种子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11.(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H2SO4 B.KOH C.C6H12O6 D.CaCl2
12.(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13.(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 B.碘 C.锌 D.钙
二、填空题
14.(2021·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进行有关化学实验的装置或操作。
(1)实验一:测定某河水样品的pH。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河水样品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比较,读出该样品的pH>7。
(2)实验二:探究灭火原理。烧杯①中蜡烛熄灭,烧杯②中蜡烛不熄灭,说明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实验三:探究活性炭性质。装置A中充满了红棕色的NO2气体,向A中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然后再将a与b连接,打开T处弹簧夹,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15.(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离不开化学。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控制碳(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是_____(写一点即可)。
(3)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研制出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成果能够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16.(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灭火器原理示意图如下:
(1)装置正立时,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放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溶液不能接触,因而不能引发反应。装置倾斜倒置时;①浓盐酸会与碳酸钠溶液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②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表面将火扑灭。
①装置倒置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将火扑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2)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残留废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猜想三: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盛有刚刚制得的氢氧化铜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残留废液 | __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与应用】若残留废液中的溶质是NaC1和HC1.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残留废液进行______操作,即可从残留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参考答案:
1.A
【详解】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煤焦油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成的。
故选A。
2.B
【详解】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空气中,和水反应会产生酸雨,因果关系正确,故B正确;
C、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不会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C不正确;
D、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D不正确。故选B。
3.C
【详解】A、淀粉、蛋白质都含碳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使蛋白质变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符合题意;
D、出汗后,会损失大量的无机盐,故应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维持人体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利用的原理是: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不用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B、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因此,用于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将燃烧的小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选项鉴别方案可行,故不符合题意;
D、NH4Cl加熟石灰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Cl加熟石灰研磨后无明显气味,用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该题为除杂和鉴别的综合题,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答鉴别题的关键是:根据待鉴别物质的性质,从给定试剂或方法分析对应的待鉴别物质是否存在明显的性质差异和现象差异即可,有明显现象和性质差异才能区别开来物质。
5.C
【详解】A、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
B、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B不正确;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故C正确;
D、水能导电,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故D不正确。故选C。
6.B
【详解】A、维生素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多数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铅、汞属于重金属,人体含量过高,会造成重金属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最好不要吸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缺钙程度不一样,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使用燃煤发电,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合理使用亦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酸具有腐蚀性 ,会对金属造成腐蚀,且对水体造成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二氧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亦可产出新的能源物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杂质,故选项正确;
B、甲烷、一氧化碳均可燃烧,混合点燃两者均会被消耗掉,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石灰石与水不反应,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留下的是杂质,故选项错误;
D、水和植物油不能相溶,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加入洗涤剂振荡后形成不分层的混合物,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选项说法正确;
B、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合成纤维,选项说法正确;
C、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可以鉴别,选项说法正确;
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淀粉属于糖类,故选B。
11.C
【详解】A、H2SO4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A错误;
B、KOH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B错误;
C、C6H12O6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C正确;
D、CaCl2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现象现象①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现象 ②为水中的白磷不燃,白磷①与氧气接触,白磷②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选项错误;
B、现象②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现象 ③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二者控制变更不唯一,不能形成对比实验,故B选项错误;
C、现象③说明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C选项错误;
D、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都和氧气接触且温度相同,但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所以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故A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故B错误;C、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C错误;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使骨骼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D错误。故选A。
14. 标准比色卡 隔绝空气(或氧气或O2) 红棕色褪去(或消失) 漏斗中液面上升
【详解】(1)测定某河水样品的pH,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河水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填:标准比色卡;
(2)烧杯①中烧杯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后,蜡烛熄灭,烧杯②中蜡烛能接触到氧气,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或氧气)可以灭火,故填:隔绝空气(或氧气或O2);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装置A中充满了红棕色的NO2气体,向A中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褪去(或消失),活性炭吸附NO2气体后,瓶内压强减少,打开T处弹簧夹,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漏斗中液面上升,故填:红棕色褪去(或消失);漏斗中液面上升。
15.(1)
(2)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或“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或“使用节能产品”,合理即可。
(3)白色污染
【详解】(1)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控制二氧化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或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目前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可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或使用节能产品。
(3)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研制出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可以代替部分塑料进行使用,塑料不易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所以这一成果能够缓解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
16. 隔绝氧气和降温 NaCl、 蓝色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蒸发
【详解】(1)①由图可知,当装置倒置后,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氯化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②装置倒置时,浓盐酸与碳酸钠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喷射在可燃物上可以达到隔绝氧气及降低温度的作用,因此,将火扑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和降温,故填写:隔绝氧气和降温;
(2)根据发生的反应,残液的可能组成是:①恰好完全反应,残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②浓盐酸有剩余,残液中含有NaCl和HCl,③Na2CO3有剩余,残液中含有Na2CO3和NaCl,故填写:Na2CO3、NaCl;
【实验验证】向盛有刚刚制得的氢氧化铜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残留废液,得出的结论是猜想二正确,说明残夜中含有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的物质,NaCl和HCl中只有HCl能与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现象是:蓝色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故填写:蓝色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氯化氢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H2O,故填写:Cu(OH)2+2HCl=CuCl2+H2O;
【拓展与应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残液中的NaC1和HC1,可以采用蒸发操作,即可从残留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故填写:蒸发。
【点睛】该题为探究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科学探究题,再解答(2)的猜想时,一定要猜想到恰好完全反应时物质组成,反应物过量时物质组成,当遇到过量时,一定不能使不共存的反应物同时过量。
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阜新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化学实验,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