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月考化学测试卷docx、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凤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Cl 35.5 K 39 Cu 64 Zn 65一、选择题(共15道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研磨固体物质,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C.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该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D.葡萄酒中添加微量的,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2.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FeCl2→Fe(OH) 2→Fe(OH)3 B.Si→SiO2→Na2SiO3→H2SiO3C.Al→Al2O3→Al(OH)3→NaAlO2 D.S→SO2→H2SO4→BaSO43.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工业制粗硅:SiO2+CSi十CO2↑B. 向铜粉中滴加稀硝酸产生气体:Cu+4H++2NO=Cu2++2NO2↑+2H2OC. 浓硝酸通常显黄色:4HNO34NO2↑+O2↑+2H2OD. 硫在纯氧中点燃发出蓝紫色火焰:2S+3O22SO34.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 NH3通入AlCl3溶液中C.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D. SO2通入Ba(OH)2溶液中。5.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稀硫酸溶液:NH4+、Al3+、Cl-、K+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HSO3-、Cl-、Ba2+C.FeCl2溶液:H+、NO3-、Ag+、K+D.无色透明的溶液:H+、Na+、MnO4-、SO42-6.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一定含有C.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中一定含有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蓝,溶液中一定不含7.海洋氮循环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和过程②均属于氮的固定B.过程④中可能有氧气参与C.海洋中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分别存在氮元素的氧化和还原D.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硝酸根的废水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8.下列选项中叙述I和叙述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叙述IIA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用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CNH3的水溶液呈碱性NH3可用于做喷泉实验DSiO2是两性氧化物SiO2与HF溶液和NaOH溶液均可反应A.A B.B C.C D.D9.下列实验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铜片与稀硝酸混合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铜片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2B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搅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锌、铜、稀硫酸组成原电池锌片溶解,有电流产生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Al和浓硝酸在常温下混合Al片完全溶解常温下Al被浓硝酸完全溶解A.A B.B C.C D.D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说明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B. 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热化学方程式为:H++OH-=H2O △H=-57.3kJ·mol-1C. H2燃烧热为285.8kJ·mol-1,表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 △H=-571.6kJ·mol-1D. 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11.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S(s)+O2(g)=SO2(g) △H1;S(g)+O2(g)=SO2(g) △H2B.H2(g)+Cl2(g)2HCl(g) △H1,H2(g)+Cl2(g)2HCl(g) △H2C.CaCO3(s)=CaO(s)+CO2(g) △H1;CaO(s)+H2O(l)=Ca(OH)2(s) △H2D.CH4(g)+2O2(g)=CO2(g)+2H2O(l) △H1;CH4(g)+2O2(g)=CO2(g)+2H2O(g) △H212.下列实验装置或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13.由W、X、Y、Z四种金属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W作原电池负极B.装置乙中Y电极上的反应式为C.装置丙中电流由Z流向W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14.X、两根金属棒插入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棒变粗,棒变细,则、、溶液可能是下列中的是( ) 编号溶液A稀硫酸B硝酸银溶液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A.A B.B C.C D.D 15.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在电极b上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b移动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二、实验题16.硫酰氯(SO2Cl2)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但其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其与硫酸的部分性质如表:物质熔点/沸点/其他性质-54.169.1①遇水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生成两种强酸;②易分解:10.4338强吸水性、稳定不易分解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氯气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硫酰氯,反应方程式为,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B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装置戊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在丙装置的三颈烧瓶外面加上冷水浴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5)实验开始时,戊中开始加入,假设在过量盐酸作用下完全转化为,实验结束后得到纯净的硫酰氯,则硫酰氯的产率为_______。(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6)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lSO2OH)直接分解获得,反应方程式为分离出的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产品中有硫酸(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溶液、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 17.“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控制和治理NOx、SO2是解决光化学烟雾、减少酸雨、提高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SCR催化化反器中NH3还原NO2的程式为___ ____。(2)用下图装置可以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①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___。②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___ ____和___ ____。③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请写出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是_____ __。(3)为探究本地区雾霾中的可溶性粒的成分,某化学研究性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粒样品中可能含有、、、、、Cl-、Br-及一种见阳离子M),现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Br为淡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述实验,雾浸取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___ ____;肯定不含的离子为____ ___。②若气体D遇空气会变成红棕色,则沉淀A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 18.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1)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g)+O2(g)=2H2O(g)。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a”或“b”)。 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H—HO=OH—O键能(kJ∙mol−1)436496463则生成1molH2O(g)可以放出热量_______kJ。(2)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a.稀释浓硫酸 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c.CO2和单质碳的反应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 e.铁在氯气中燃烧(3)已知反应: 已知下列数据:化学键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435415465800若反应生成______(释放或者吸收)_______kJ能量。(4);;。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___。氢燃料电池车是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交通服务用车,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 (1)若该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溶液,则a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2)b电极是该电池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该电极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3)当转移0.2mol电子时,需要消耗标况下的氢气体积是_______L。(4)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当电极a为Zn,电极b为Cu,且两极板质量相等。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时,当电路中有1mol通过时,两极板的质量差为__ _g。②当电极a为Fe,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溶液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 _ __。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CO为燃料,采用NaOH溶液为电解液,则CO通入的电极反应式为_ 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23页。
这是一份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