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含视频)+教案+素材+背记要点清单+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pptx
    • 教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
    • 练习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背记要点清单.docx
    • 视频
      一分钟让你了解活字印刷术.avi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1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2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3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4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5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6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7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第8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第1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第2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第3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第1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第2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第3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背记要点清单第1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背记要点清单第2页
    当前视频格式暂不支持在线播放,请下载使用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作业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pptx、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docx、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背记要点清单docx、一分钟让你了解活字印刷术avi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3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设计❶教学分析内容要点: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认知提示: 正确看待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解读: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下册第 13 课,共三个子目,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为递进关系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和外传”。紧扣这一主题 ,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宋元时期的科技及对世界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人文性,以四大发明的成就及传播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完成教学目标。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初中历史课学习,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宋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争取让学生对本课即将学习的宋元文化成就有笼络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以利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和真实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图片和材料的阅读理解,培养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 【核心素养】1、通过阅读课本,能够准确说出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过程。通过识读《元代交通路线图》和阅读第二目的内容及文献材料,归纳总结宋元时期中外海陆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通过图片和材料,分析归纳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传播和应用对世界文明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全面分析归纳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创新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理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树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宋元时期的科技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展示图片:展示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爱的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国外青年“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的采访中,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教师: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在出现了“新四大发明”。这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引领世界潮流,不但改变了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还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又是什么呢?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世界?它们对中国和世界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的科技殿堂去感受科技魅力。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当今世界“新四大发明”说起,引起学生的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互动,拉近与历史的距离。从“新四大发明”过渡到古代的四大发明,并以一系列的问题引出本课。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录:(大单元整合)01、印刷技术再创新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02、远洋航行有保障   ——指南针的应用03、火器作战效果显   ——火药的应用04、陆海通畅交流频   ——发达的中外交通目标导学一:     印刷技术再创新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阅读教材,结合下列材料思考:雕版印刷术有什么缺点?材料一: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长卷,纸本,长约533.3×33.3cm,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686年)的雕版印刷品。 材料二: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材料三: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材料四: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提示:雕刻版费工费时,浪费材料,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回顾雕版印刷术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对比联系能力。) 2、【播放视频】《活字印刷术》;思考:活字印刷术是如何发明的。(1)展示图片                               (2)提出问题: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谁?学生回答:毕昇3.教师接着提出问题:活字印刷的方法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方法:用胶泥混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挂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材料研读】4、阅读材料,思考: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材料: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提示:变“死”为“活”;省工、省时(字可反复使用,贮存方便)、省料(胶泥——材料广泛廉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视频体验活字印刷术的“活”,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树立文化自信。)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情况?提示: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6.教师进行阶段性小结:                   【相关史实】转轮排字架的主要构造,有轻质木料作成的圆桌面似的大轮盘和轮轴。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思考: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又是如何传播的? 材料1:“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材料2:“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英)著名学者 培根材料3:提示: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推动了知识的传播;(2)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目标导学二:    远洋航行有保障——指南针的应用;(一)指南针的应用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司南)                     2.教师简要介绍司南发明的相关知识。(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3.(多媒体出示问题:指南针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                      提示: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开始运用于航海。4、观看视频:指南车5.阅读材料,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提示: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6、阅读材料三,思考:从下面的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多媒体出示问题:指南针传播和影响)材料三:“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提示:(1)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2)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目标导学三:  火器作战效果显——火药的应用;1.图片展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分析讨论:火药用于军事有什么影响?                     提示: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2.教师接着提问,火药的发明、应用过程如何?    提示:    火药的发明:唐朝。  火药的应用:①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②宋元时期,火药式器广泛用于战争;③宋金战争和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火器;④南宋制造出枪炮的始祖一一突火枪;⑤元朝用属取代竹筒,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火统。3.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火铳》,加深理解。                     4.阅读材料后,教师提问:火药是如何传播的?又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材料二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往往带来殖民的血腥镇压,火药枪成为欧洲殖民者主要的镇压武器。提示:  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有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维,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归纳小结:火药的演变史    合作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教师活动:展示任务和需要填空的表格,布置任务:合作探究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历史传承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四人为一小组,选出记录员和发言者,集合组员智慧完成表格,限时 5 分钟教师活动: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说明及评价并展示完整表格。  提示:(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设计意图:学生不仅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设计是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力量,也能够学会利用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集大家之智慧。本环节的第二个心思在与表格形式的呈现,梳理知识的方法、工具有很多,表格就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文字内容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梳理,让知识更清晰有条理。 ) 7、回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来说有什么重要贡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四大发明的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前进。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科技的力量。) 目标导学四:  陆海通畅交流频——发达的中外交通;1.读教材讨论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提示: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宋元时代陆上和海上交通发展概况。提示:①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③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宋元时期对外交通的示意图,感受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繁荣。)3.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提示:(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2)海陆: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4 .小组合作探究: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有何影响?提示: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发达的海陆交通,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传播。) 5.教师接着提问:具体表现如何?提示: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6.多媒体展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宋朝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宋朝与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3).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航海技术,除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能够进行远洋航行。4).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积极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和识图的能力。体会科技推动交通的发展。科技发展、政府支持促进了交通的快速发展。) 7.【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观看视频:体现出一种什么精神?什么国际合作新模式?材料1: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以及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材料2:全球疫情蔓延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模式: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                                      ——丝路精神观看视频:一带一路国际协作高峰论坛提示:大国担当,携手抗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情感升华,体会发扬丝路精神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体现出来的大国担当和大国风范,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总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科学,重视创新的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为四大发明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学习先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故步自封。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这节课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只起到引导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也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还给学生一个生动的、自由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宋元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三大发明的应用、传播和意义。并概括出这些成就意义,即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继隋唐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高峰。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掌握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始终,但也不忽视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符合历史课的教学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四、课堂检测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造纸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历史变革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传入到欧洲,使新航路开辟成为可能;造纸术的传播有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人文精神的传播;火药推动了社会历史变革,有利于推翻封建制度;印刷术的外传,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元世祖至元二^一年(1284年),在杭州、泉州设置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选人到海外进行贸易, 所得利润中,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这表明元初A.官员注重经商技能 B.商人所受剥削沉重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社会经济走向开放【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元朝不仅设置专门的贸易机构,而且提供船舶,鼓励海外贸易,这说明当时的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故C项符合题意;经商利益分配和官员注重经商技能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官、商在对外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未涉及政府对商人的盘剥,排除B;仅从对外贸易一个方面不能推知元初的社会经济就走向开放,排除D。故选C3.(2021·河南商丘·七年级期末)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到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的探究主题是泥活字版司南(模型)元代火铳日本书籍封面A.秦汉时期灿烂的科技成就 B.影响世界的中华文明C.古代中日两国的频繁交流 D.领先世界的中国发明【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泥活字版、司南(模型)、元代火铳、日本书籍封面都与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有关,四大发明都是中国领先世界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D项正确;只有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排除A项;题干只涉及造纸术传到日本,促进日本文化发展,活字印刷、司南、和火铳不涉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中日两国的交流,排除BC项。故选D项。4.(2021·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一模)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王朝。下列成就属于赵宋王朝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发明了活字印剧术 D.诗歌创作达到顶峰【答案】C【解析】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C正确;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排除;唐朝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B排除;唐代诗歌创作达到顶峰,故D排除。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精品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精品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pptx、第17课明朝的灭亡大单元课时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docx、第17课明朝的灭亡背记要点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课程引入17世纪的东西方变局avi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试讲课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试讲课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pptx、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docx、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背记要点清单docx、杭州岳庙秦桧像被砸烂9次avi、屠洪刚《精忠报国》配上《精忠岳飞》视频avi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精品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精品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pptx、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docx、第14课明朝的统治背记要点清单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八股取士avi、导入明朝的统治avi、明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avi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