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8206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试讲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试讲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感受“歌行体”的特点。2.品味诗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体会作者内心感受 。3.深刻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杜甫,字子美,比李白小十一岁,生于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经过肃宗,到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去世,终年59岁,比李白晚死8年,可见杜甫大半生在玄宗时期渡过。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在玄宗时期及下台以后,从历史看就是安史之乱期间与乱后。
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杜甫曾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到了八月,一场大风把杜甫苦心经营的草堂吹破,茅草被卷走,大雨又至,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了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命运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歌行体歌行体的特点:(1)篇幅可短可长。(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qĭ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用一个或两个四字短语为前三个小节加个标题。秋风破茅顽童抢茅屋破漏雨
朗读,体会每个小节情感,并用两个词概括。狂风破屋的焦虑痛惜群童抱茅的愤怒无奈遭受夜雨的痛苦推己及人,期盼广厦(将难加以升华)
前三节和最后一节有什么关系?被秋风乱走,又被顽童欺负,再遭漏雨,层层渲染自己悲惨遭遇,为议论抒情张本造势。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哪一个字最能概括诗人遭遇?惨 (破等)
诗句中是怎样体现遭遇之惨的?本无屋住,朋友接济,修建茅屋,偏遇狂风,狂风破屋,又顽童抢茅,再遭屋破漏雨,历经离乱,长夜难挨。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怒号”把秋风拟人化,从听觉上写秋风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力量强;“卷”字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强劲,生动地写出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三重”既写出了风的猛烈,也写出了茅屋受灾严重。
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使用的动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细致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写出秋风对茅屋的破坏,流露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3.“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我”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南村群童幼稚无知,不明自己的痛苦。三叹黎民百姓生活困苦。
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极力渲染大雨将至的景象,渲染阴暗、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凄伤、愁苦的心情。
5.“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无干处”写室内漏雨之严重,突出了雨夜室内环境的艰苦。“雨脚如麻”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侧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凄苦。
6.第三段诗哪些词语用得传神?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冷似铁”中“铁”字表明被子很破旧,很冷,很硬,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7.“长夜沾湿何由彻”中“何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何由彻”以反问式的慨叹,表达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急切心情。
【写作手法】运用景物描写,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阔大胸襟蓄势。【修辞】“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比作“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雨的连绵细密,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生活十分凄苦。【赏析】写秋雨屋漏,生活简陋,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何由彻”与“未断绝”照应,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急切希望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把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概括地写诗人长期以来生活贫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统编教材思考探究)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请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 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听觉角度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从视觉角度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大雨迫至。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2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2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课文,无奈痛心,忧思痛苦,第一节秋风破屋,心苦痛惜,第二节群童抱茅,第三节破屋漏雨,课文赏析,第四节祈求广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配套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理笔录,南村群童,-立案调查,悲凄愁苦,-受害人陈词,-感受精神,杜甫的一生,回顾课文看图背诵,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