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62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生物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共35页。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01题型1 基因突变的概念解析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基础1.[浙江嘉兴2021高二上期末改编]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上也可以发生在RNA上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基因突变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对于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对于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则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故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上,也可以发生在RNA上,A正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使原基因变为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该新基因是原来基因的等位基因,这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但是不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D正确,C错误。C解析刷基础2.[浙江9+1高中联盟2021高二下期中]某野生高等动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如图所示,a、b、c是该片段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Ⅰ或Ⅱ处发生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经紫外线照射后,a基因可能突变成b基因C.基因顺序a-b-c变成b-c-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若该动物体细胞中基因b突变为B,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基因内部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才是基因突变,而图中Ⅰ或Ⅱ处并不是基因,此处发生碱基对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只能使原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而不能变为非等位基因,故a基因不可能突变成b基因,B错误;基因突变不会引起DNA分子中原有基因排列顺序改变,而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故基因顺序a-b-c变成b-c-a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若基因突变发生在该动物生殖细胞中,可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若发生在该动物体细胞中,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正确。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3.[山东聊城2021高一下期中改编]亚硝酸具有氧化脱氨功能,它能使腺嘌呤脱去氨基变成次黄嘌呤,复制时次黄嘌呤可以和胞嘧啶配对。假如用亚硝酸处理后,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一个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题中所述的情况会导致基因突变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C.变异的位置经过两次复制,原来的A—T碱基对可以变成G—C碱基对D.DNA中双链的互补性是复制方式的基础根据题意,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就是一个基因)中的一个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则原碱基对A—T变为次黄嘌呤—T,这就导致了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因为原DNA片段中只有一个A转变为次黄嘌呤,则该DNA复制时,当次黄嘌呤所在的这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一次产生的子代DNA中,相应碱基对可能变为次黄嘌呤—C,含有—C的一条链再经一次复制,原碱基对变为G—C,但是原DNA片段中不含次黄嘌呤的一条链作为模板时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不发生碱基对的改变,B错误,C正确;DNA双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是DNA双链复制的基础,D正确。B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4.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则不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所形成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缺失核苷酸对的位置在基因的中部,所以缺失位置之前的基因仍能正常表达形成相应的蛋白质,故A不可能发生;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有可能使其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在这个位置变成终止密码子,故B、C可能发生;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有可能使其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从这个位置开始发生变化,致使翻译所形成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故D可能发生。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题型2 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及性状的影响解析刷基础5.[江西南昌二中2020高一下月考]某二倍体的A基因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突变成a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上至少有64个密码子B.A基因突变成a基因后,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A基因突变成a基因后,基因的热稳定性升高D.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63个氨基酸对应63个密码子,另外还应有一个终止密码子,即至少有64个密码子,A正确;在A基因纯合、A基因对a基因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一个A基因突变成a基因,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正确;A基因突变成a基因后,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碱基对,增加了氢键数量,基因的热稳定性提高,C正确;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致使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突变点后的氨基酸序列都消失,突变前后编码的肽链可能差异显著,不止2个氨基酸不同,D错误。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6.[安徽合肥六校2020高二上期末]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致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翻译的多肽链缩短说明编码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的缺失B.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患该病的原因可能是DNA分子中碱基的替换而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根据题意可知,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相同,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可能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发生替换,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A错误,D正确;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改变,C错误。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7.[河南南阳一中2021高三上月考]某真核生物酶E的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的替换,有关其表达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酶E的活性不变、氨基酸数目不变,则碱基的替换可能没有改变酶E的氨基酸序列B.若酶E的活性下降、氨基酸数目不变,则碱基的替换可能造成了酶E的一个氨基酸被改变C.若酶E的活性增强、氨基酸数目不变,则碱基的替换没有改变酶E的空间结构D.若酶E的活性丧失、氨基酸数目减少,则碱基的替换可能使得酶E的翻译提前终止若酶E的活性不变、氨基酸数目不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可能没有改变酶E的氨基酸序列,A正确;若酶E的活性下降、氨基酸数目不变,则碱基的替换可能造成了酶E只改变了一个氨基酸,B正确;若酶E的活性增强、氨基酸数目不变,则碱基的替换可能造成了酶E只改变了一个氨基酸,进而使酶E的空间结构改变,C错误;若酶E的活性丧失、氨基酸数目减少,则可能是碱基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提前,使得酶E的翻译提前终止,也可能是碱基替换导致起始密码子延后,使得氨基酸数目减少,D正确。C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8.[湖北武汉新洲一中2020高一下月考]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番茄种子后,某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且出现了一个新性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B.X射线照射会提高番茄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C.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的比例发生了改变D.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突变可能是显性突变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因此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X射线照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会提高番茄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B正确;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分子中依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与嘧啶的比例还是1∶1,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植株为杂合子,则该植株可能是由隐性纯合子突变为杂合子,发生了显性突变,D正确。C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题型3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基因突变的遗传特点解析刷基础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一般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得越晚对生物体的影响越明显C.基因突变一般是定向的,而且不存在可逆突变D.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害的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乃至病毒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一般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得越早对生物体的影响越明显,B错误;基因突变一般是不定向的,而且可逆突变是存在的,但发生概率比较低,C错误;基因突变大多对生物自身是有害的,但是也存在有利突变和中性突变,D错误。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10.[四川岳池一中2021高二开学考]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EE→Ee)。两者表现的特点是( )A.第一代都表现为突变性状B.第二代都能出现突变体纯合子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体纯合子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显性突变表现得晚无论是显性突变(dd→Dd)还是隐性突变(如EE→Ee),第一代都可以成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故显性突变第一代就可以表现出突变性状,而隐性突变第一代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A错误;突变第一代为杂合子(Dd或Ee),其自交产生的子一代(即第二代)中会出现显性纯合子(DD或EE)、杂合子(Dd或Ee)、隐性纯合子(dd或ee),即无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第二代都能出现突变体纯合子,B正确,C错误;显性突变在第一代就能表现出来,而隐性突变至少要在第二代才能表现出来,故隐性突变往往比显性突变表现得晚,D错误。B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11.[山东济南历城二中2020高一下开学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促进细胞凋亡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或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的与癌变相关的正常基因,A错误;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的凋亡,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C正确;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或原癌基因过量表达等,D正确。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题型4 细胞的癌变解析刷基础12.[福建福州八县一中2020高一下期中]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辐射等致癌因子的作用B.人体正常细胞也含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癌症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体内的残余癌细胞D.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说明细胞已发生癌变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人体正常细胞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都是与癌变相关的基因,B正确;癌症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体内的残余癌细胞,C正确;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说明细胞已发生癌变,D正确。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13.[辽宁六校2020高一下开学考]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基因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B.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C.癌细胞易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D.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的依据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A错误;由题图可知,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加作用的结果,B错误;癌细胞易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有关,C错误;由于细胞癌变后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故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的依据,D正确。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14.[广西南宁三中2020高一下期中]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发生基因重组在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子代呈现多样性不属于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B错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和新的性状组合,C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该过程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B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题型5 基因重组的概念及类型解析刷基础15.[江苏宿迁2020高一下期末]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表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活细胞内,其实是两者的DNA发生了重组,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不符合题意;B表示基因工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不符合题意;C表示减数分裂,该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染色体互换和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能导致基因重组,C不符合题意;D表示诱变技术,高产青霉菌的产生原理是基因突变,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符合题意。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基础16.[宁夏银川一中2020高二下期中改编]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导致同卵双胞胎性状产生差异B.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产生的新的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型D.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和染色体互换两种类型同卵双胞胎的性状差异来自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A错误;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不同的基因型可能对应相同的表型,故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型,C正确;基因重组包括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和减数分裂Ⅰ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两种类型,D正确。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刷易错17.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A与a的不同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但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因此③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A正确。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易错点 辨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18.[湖北华中师大附中2020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不一定是基因突变B.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C.人的心肌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多对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黄色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表现为黄色圆粒,原因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若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发生在DNA分子中的基因间区,就不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在没有外界诱发因素时,生物也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基因突变,B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而人的心肌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黄色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均为纯合子,两者均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与基因重组无关,D错误。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易错解析1.[安徽潍北2021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缺失、增添或替换而引起的核苷酸序列的变化B.分裂间期较分裂期更易发生基因突变,主要是因为间期持续的时间更长C.血友病、红绿色盲、多指、白化病等致病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基因突变必然形成新基因,而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若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发生在DNA分子中的基因间区,同样会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但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分裂间期较分裂期更易发生基因突变,主要是因为间期完成DNA复制时容易出现差错,B错误;血友病、红绿色盲、多指、白化病等致病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C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D正确。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2.[江苏淮安2021高三上期中]鹌鹑的羽色十分丰富,控制羽色的基因多达26个,其中有4个复等位基因(A1、A2、A3、a),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A1、A2、A3之间为共显性。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鹌鹑群体中关于羽色的基因型可多达10种C.复等位基因A1、A2、A3、a的存在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D.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复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复等位基因A1、A2、A3、a均控制羽色,与其相关的基因型有4种纯合子(A1A1、A2A2、A3A3、aa)和6种杂合子(A1A2、A1A3、A1a、A2A3、A2a、A3a),共10种基因型,B正确;复等位基因A1、A2、A3、a的存在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C错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每个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B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3.[黑龙江大庆2021高二下期中]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并不是简单地平行靠拢,而是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某些部位因交换形成清晰可见的交叉,如图为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交换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I前期能观察到B.一般情况下,染色体越长可形成的交叉数目越多C.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 4种配子D.该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常见类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染色体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染色体互换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A正确;一般情况下,染色体越长,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接触的概率越大,可形成的交叉数目就越多,B正确;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片段在A和B、a和b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上A、B与其等位基因没有发生交换,故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只有AB和ab 2种,C错误;图中所示的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常见类型,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C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4.[河南名校联盟2020高二下月考]某基因的中间某个相同位置发生了两种类型的突变,突变1插入了G,突变2插入了GGG。下列有关这两种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1只能改变1个氨基酸B.突变1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两种突变都会导致转录无法进行D.突变2对性状的影响一定比突变1的大突变1可能会改变突变位置之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A错误;在中间某个位置突变可能会造成肽链合成提前中断(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或插入点后氨基酸序列改变,因此突变1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或插入点后氨基酸序列改变,B正确;若突变1增添或缺失的位置在最前端,则可能会引起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或不能表达(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转录无法进行,而题中两种突变都发生在基因的中间位置,不会导致转录无法进行,C错误;突变2插入了GGG只是可能导致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个氨基酸,其余氨基酸不变,也可能改变了2个氨基酸,其余氨基酸不变,而突变1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或插入位置以后的氨基酸全部改变,因此突变2对性状的影响一般比突变1的小,D错误。B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5.DNA分子中某胞嘧啶5号碳位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启动子区,可以导致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转录。这种变化可以在细胞间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可能不同B.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DNA甲基化一定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D.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被甲基化不会导致细胞癌变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可能不同,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表达,A正确;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只是影响转录过程,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由于DNA甲基化可以导致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转录,若被甲基化的基因是有害的,则有害基因不能表达,因此DNA甲基化不一定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C错误;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被甲基化后,不能正常控制细胞周期,很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D错误。A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6.[山东菏泽2021高一下期末]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根据碱基置换对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影响,将碱基置换突变分为同义突变(肽链没有改变)、错义突变(肽链上氨基酸种类改变)、无义突变(肽链提前终止合成)和终止密码突变(肽链不能正常终止)四种类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NA上一个嘧啶碱基能被另一个嘌呤碱基取代B.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增加一个,不可能是由错义突变导致的C.无义突变将导致染色体缺失,同义突变不容易被检测发现D.镰状细胞贫血属于错义突变,可通过DNA检测进行确诊在基因突变的碱基替换中,DNA上一个嘧啶碱基能被另一个嘌呤碱基取代,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错义突变只导致肽链上氨基酸种类改变,数目不变,因此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增加一个,不可能是由错义突变导致的,B正确;无义突变仅由一个碱基改变导致肽链提前终止合成,因此不会导致染色体缺失,同义突变由于不改变肽链所以不容易被检测发现,C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血红蛋白分子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属于错义突变,可通过DNA检测进行确诊,D正确。C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7.[四川成都2021高一下月考]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能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 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上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细胞内TGF-β1 受体蛋白不合成,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A正确;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正确;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胞外蛋白TGF-β1就不能与之结合来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就不能使信息传到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制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D错误。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8.[河北沧州一中2020高一下月考]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被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C→E→A→D→BD.甲突变体因最先不能合成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C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由此可知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据此判断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 →D →A→ E→ C,C错误;甲突变体在B、D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其他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所以因最先不能合成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D正确。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9.老鼠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鼠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雄鼠生殖细胞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将该雄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F1,再用F1雌鼠与正常雄鼠杂交,统计F2中雌雄鼠所占比例。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正常基因突变成该隐性致死突变基因的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B.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1∶1,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C.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D.如果F2中雌雄比例大于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故正常基因突变成该隐性致死突变基因的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该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亲本雄鼠发生题述突变,则亲本雄鼠(XaY)与正常雌鼠(XAXA)杂交得到F1雌鼠基因型为XAXa,F1雌鼠与正常雄鼠(XAY)杂交,F2理论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若X染色体上F2中雌雄比例为1∶1,则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B正确;若F2雄性中XaY的个体全部死亡,存活个体中雌∶雄=2∶1,则X染色体上发生完全致死突变,C正确;若F2雄性中XaY的个体部分死亡,存活个体中雌∶雄在(1∶1)~(2∶1)之间,D错误。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10.[广东珠海一中2020高一下期中]肿瘤药物靶向输送治疗癌症的机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少,细胞呼吸速率加快B.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细胞癌变与细胞凋亡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前者是异常表达,后者是正常表达D.要控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时解析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多,细胞呼吸速率加快,A错误;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正确;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要控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D错误。B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11.[河北邢台一中2020高一下期中]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图乙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丙表明该动物在减数分裂Ⅰ时发生染色体互换D.图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都能传给后代解析题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题图乙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其染色体上基因 A与a不同,该个体的基因中没有a,a的存在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题图丙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B与b所在的染色体颜色不一致,则染色体上基因B与b的不同是染色体互换造成的,C正确;题图甲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可能产生体细胞,体细胞产生的变异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12.[湖北武汉2021高三下模拟]水稻(2N=24,雌雄同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辐射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植株甲。将甲与正常水稻杂交,F2为34正常植株、14矮秆植株。D11基因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研究发现,辐射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即可获得另一种矮秆植株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辐射诱发植株甲D11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B.D11隐性突变基因会导致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C.若植株乙(纯合体)D11基因未突变,其D61基因最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D.对甲、乙植株杂交子代中的矮秆植株幼苗喷施BR可以改变其矮秆性状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解析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 让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素养Y染色体上显性 X染色体上0显性 常染色体上 显性性状 XDYd或XdYD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这只突变型小鼠是雄性的,所以应该让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然后根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来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位于哪条染色体上。(3)①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②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③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也全为野生型小鼠;④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雌雄性都有突变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且比例为1∶1。(4)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后性状发生了改变,说明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D。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刷提升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