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504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504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504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50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50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50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
展开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
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
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
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
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 O2 Fe2O3 + SO2
⑴确定起点元素:
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确定FeS2 、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
2FeS2 + O2 1Fe2O3 + SO2
⑷确定O2 、SO2的系数:
①由于O2 、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 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O2 1Fe2O3 + 4SO2
②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11/2O2 1Fe2O3 + 4SO2
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三、书写的步骤
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二、步骤
①设未知数;
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
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
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附: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S + O2 SO2
4P + 5O2 2P2O5 4Al + 3O2 2Al2O3
3Fe + 2O2 Fe3O4 2Mg + O2 2MgO
2H2O2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2KCl+3O2↑ 2H2O 2H2↑+ O2↑
2H2 + O2 2H2O
一、单选题
1.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2.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微观示意图 |
|
|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
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3.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9.3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CoO B.CoO3 C.Co2O3 D.Co3O4
4.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g O2,同时只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只含有氢元素 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5.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关系[用化学式表示]
A.H2> CH4>CO B.CO> CH4> H2 C.CH4>CO> H2 D.CO= CH4= H2
6.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 | 5 | 3 | 3 |
反应后的质量/g | 1 | 2 | m | 20 |
A.m=0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D.丙一定作催化剂
7.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 ? |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10 | 1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54 | m | 0 |
A.生成物只有乙 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C.m等于36 D.该化学反应中的甲与乙质量之比为16:11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0 | 3 | 8 | 6 |
反应后质量/g | 4 | x | 40 | 10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过程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1
D.x=3,乙不一定是催化剂
9.已知某纯净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10.化学方程式 a C2H2+ b O2c H2O+d CO2 配平后 a、b、c、d 之和为
A.15 B.14 C.13 D.1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
12.如图所示的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 B.2CO+O22CO2
C.H2+Cl22HCl D.2H2+O22H2O
13.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4.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15.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纯净物
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0~t2min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二、填空题
16.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兴趣小组选用如图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鉴别蒸馏水与酒精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在实验后发现整个装置(包括药品)质量减轻,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_,所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______环境中进行,微观上分析,该实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内)
①__Mg+___N2__Mg3N2②__Fe2O3+__CO__Fe+__CO2
(2)2019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制备某种锂电池材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X+2Li2CO34LiMn2O4+2CO2↑+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_______。
(4)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写符号),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
18.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____ (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____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____ 。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 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 ________ ;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_____________ 。
2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_FeS2+____O2_____Fe2O3+______SO2
②_____CO+____Fe2O3____Fe+____CO2
③____C2H5OH+____O2______CO2+______H2O
④____Al+_____HCl=_____AlCl3+_____H2↑
三、科学探究题
2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发现,该反应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烧杯,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则_____(选填“>”“<”或“=”),原因是_____。
22.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到实验室亲自探究其他化学反应是否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他们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将其置于天平左盘中称量,然后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这一现象是否说明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峰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左盘,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同时氢氧化钠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____(填“是”或“否”)。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3.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
【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甲将白磷和反应装置、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和碳酸钠粉末的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并用砝码使天平平衡。丙对石棉网和打磨干净的镁条进行称量。
②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进行化学反应。
③甲、乙同学在反应结束且甲的装置冷却后,将反应装置及装置内的物质放在反应前使用的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丙同学实验结束后称量石棉网和石棉网上氧化镁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分析】 (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 实验现象 | 实验原理 | 是否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 |
甲同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P+5O22P2O5 |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乙同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丙同学 |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 | ___________________ |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2)比较甲、丙同学的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生成物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3)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甲、乙两位同学发现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丙同学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反思】(4)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硼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农业、医学、国防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工业上可用镁与三氧化二硼(B2O3)固体生产硼,反应原理为,要生产4.4t的硼。请计算:
(1)理论上需要B2O3的质量是多少?
(2)理论上可以得到MgO的质量是多少?
25.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
(2)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精确到0.1g)。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课时练习,共6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优秀习题,共6页。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通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通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