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浙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解析版).docx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原卷版)第1页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原卷版)第2页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原卷版)第3页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解析版)第1页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解析版)第2页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浙教版1.3 证明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浙教版1.3 证明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专题06倍长中线证全等解析版docx、专题06倍长中线证全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倍长中线证全等
    1.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AB=12,AC=8,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A.2<AD<10 B.4<AD<20 C.1<AD<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分析】
    延长AD到E,使DE=AD,证明,从而求AD的取值范围.
    【详解】
    延长AD到E,使,连接,

    ∵AD是BC边上的中线,




                     

    即,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延长线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合理地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AD是△ABC中BC边的中线,若AB=4,AD=3,则AC的长可以是(   )
    A.11 B.11 C.10 D.9
    【答案】D
    【解析】
    【分析】
    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根据SAS证明△ABD≌△ECD,得CE=AB,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解:延长AD至E,使DE=AD=3,连接CE.

    ∵BD=CD,∠ADB=∠EDC,AD=DE,
    ∴△ABD≌△ECD,
    ∴CE=AB=4.
    在△ACE中,AE=2AD=6,CE=4
    AE-CE<AC<AE+CE,
    即6-4<AC<6+4,
    ∴2<AC<10.
    ∴AC的长可以是9
    故选:D.
    【点睛】
    此题综合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倍长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之一.
    3.如图,在中,、分别是上两点,且,求证:.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如图,取DE的中点O,连结AO并延长至点F,使,连结EF、CF,证明,从而可得AD=EF,同理可得AB=CF,延长AE交CF于点G,在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到,在中,,继而通过推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如图,取DE的中点O,连结AO并延长至点F,使,连结EF、CF,
    ,,,


    同理可证:,
    延长AE交CF于点G,
    在中,,即,①
    在中,,②
    ①+②得,,
    即,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和中,,,、分别为、的中点,且,求证:≌.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分别延长、到,,使得,,连接、,
    易证≌,≌,可得到,.
    易证≌,可得.再证明≌.可得,,即可证得≌.
    【详解】
    解:如图,分别延长、到,,使得,,
    连接、,
                
    在△ACD与△EDB中

    ∴△ACD≌△EDB(SAS)
    同理可证,
    ∴AC=EB,;
    在△ABE与中,

    ∴△ABE(SSS)
    ∴,
    ∴,
    ∵∠BAC=∠BAD+∠DAC,,
    ∴;
    在△ABC与中

    ∴△ABC(SAS)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在证明全等但条件不够的时候可以考虑做辅助线,并且本题有中点,所以考虑倍长中线的辅助线做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5.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M是BC边的中线.求证:AM>(AB-AC).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可延长AM到D,使MD=AM,连CD,则△ABM≌△DCM得AB=CD,进而在△ACD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之.
    【详解】
    证明:延长AM到D,使MD=AM,连CD,

    ∵AM是BC边上的中线,∴BM=CM,
    又AM=DM,∠AMB=∠CMD,
    ∴△ABM≌△DCM,∴AB=CD,
    在△ACD中,则AD>AB-AC,
    即2AM>AB-AC ,
    AM>(AB-A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问题,应熟练掌握.
    6.已知:如图,AD,AE分别是△ABC和△ABD的中线,且BA=BD.求证:AE=AC.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延长至点,使,连结,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到,然后利用SAS判定≌(SAS),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利用外角性质及等式的性质得到,利用SAS得到≌,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由,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试题解析:
    证明:延长至点,使,连结,
    ∵是的中线,


    ∴≌(SAS),



    是的中线,

    又,
    ∴≌(SAS),


    7.阅读下面文字并填空:数学课上张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在中,,是中线,点为的中点,连接.求证:”

    张老师给出了如下简要分析:“要证,就是要证线段的倍分问题,所以有两个思路,思路一:找,故取的中点,连接,只要证即可.这就将证明线段倍分问题______为证明线段相等问题,只要证出______,则结论成立.思路二:变为,因为需要找到,于是延长至点,使,只要证______即可.连接,若证出____________则结论成立.”你认为在现阶段可以用思路______来完成这个证明.
    【答案】转化;;, , ;二
    证明过程见详解
    【解析】
    【分析】
    按照张老师的思路即可填出答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来证明,从而有,从而结论可证.所以思路二可以证明.
    【详解】
    转化;;, , ;二
    证明:延长至点,使
    ∵点为的中点

    在和中,


    ∵,是中线




    在和中,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直线过点,交、于点、.

    (1)若是中线,求证:;
    (2)若,求证:.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延长至,使,易证≌,可得,,再根据可得,再利用∠BAC、∠BAE、∠EAD和∠DAC四个角和为360°,可得,利用△AEF的内角和可得,可得,即可证明≌,最后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等量代换以及△ABN的内角和为180°可得出结论.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则,根据,可得;,可得,等量代换得出.根据周角等于360°,可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可得,则可证明≌(AAS),得到;易证≌,即可得到.
    【详解】
    解:(1)如图,延长至,使,

    ∵是中线,∴.
    在和中,,
    ∴≌(SAS).∴,.
    ∵,∴.
    ∵,,∴.
    ∵,
    ∴.
    在和中,,
    ∴≌(SAS).∴.
    ∵,∴.∴.
    在中,,∴.
    (2)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则,

    ∵,∴.
    ∵,∴.∴.
    ∵,,∴.
    ∵,
    ∴.
    在和中,,
    ∴≌(AAS).∴.
    ∵,∴.
    在和中,,
    ∴≌(AAS).∴.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以及角度之间的等量代换,第(1)题通过“倍长中线”这一辅助线做法,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得出角相等,在遇到有中线的题目,并且题中没有全等三角形,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延长中线,或者经过中点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第(2)题是通过构造平行线,进而得到角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然后再根据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常见的就是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当直角比较多的地方都可以想到这种方法.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1,已知中,是边上的中线.

    求证:.
    智慧小组的证法如下:
    证明:如图2,延长至,使,

    ∵是边上的中线∴
    在和中
    ∴(依据一)∴
    在中,(依据二)
    ∴.
    任务一: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上述方法是通过延长中线,使,构造了一对全等三角形,将,,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如图3,,,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任务三:如图4,在图3的基础上,分别以和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中,,.连接.试探究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任务一:依据1: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边角边”或“SAS”);依据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务二:;任务三:EF=2AD,见解析
    【解析】
    【分析】
    任务一:依据1:根据全等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
    依据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
    任务二:可根据任务一的方法直接证明即可;
    任务三:根据任务一的方法,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关系即可.
    【详解】
    解:任务一:
    依据1: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边角边”或“SAS”);
    依据2: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任务二:
    任务三:EF=2AD.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D至G,使DG=AD,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ABD和△CGD中
    ∴△ABD≌△CGD
    ∴AB=CG,∠ABD=∠GCD
    又∵AB=AE
    ∴AE=CG
    在△ABC中,∠ABC+∠BAC+∠ACB=180°,
    ∴∠GCD+∠BAC+∠ACB=180°
    又∵∠BAE=90°,∠CAF=90°
    ∴∠EAF+∠BAC=360°-(∠BAE+∠CAF)=180°
    ∴∠EAF=∠GCD
    在△EAF和△GCA中

    ∴△EAF≌△GCA
    ∴EF=AG
    ∴EF=2AD.
    【点睛】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10.(1)如图1,AD为的中线,延长至E,使,连接.试证明:.
    (2)用上述方法解答问题:如图2,在中,D是的中点,E为边上一点,连接,过点D作,交边于点F,连接.试猜想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已知条件,根据边角边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即可;
    (2)先模仿一(1)作辅助线得到一个全等于△BFD的三角形,再把所求线段全部转移到所做新的三角形当中,由三角形的边长规律得知AE+BF>EF
    【详解】
    (1)证明:∵AD是△ABC的中线,

    ∴BD=CD,
    在⊿ACD和⊿EBD中,
    ,                                                                             
    ∴⊿ACD ≌⊿EBD(SAS).
    (2)延长FD到H,使得,连接AH,EH,

    ∵D是AB的中点,
    ∴,
    在△BDF和△ADH中,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的利用,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准确添加辅助线是本题解题关键.
    11.【问题情境】如图1,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个叔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并延长到D,使;连接并延长到E,使,连接并测量出它的长度,如果米,那么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米.
    【探索应用】如图2,在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到点E使,再连接(或将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得到),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拓展提升】如图3,在中,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

    【答案】(1)100米;(2)1<AD<4;(3)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证明△ABC≌△DE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AB=DE;
    (2)延长到点E使,再连接,由“SAS”可证△ADC≌△EDB,可得AC=BE=3,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1<AD<4;
    (3)在BC上截取BG=AF,易证△ABG≌△ADF,可得DF=AG和∠DFA=∠BGA,即可求证△ACG≌△EAF,可得GE=AF,即可解题.
    【详解】
    (1)解:在△ABC和△DEC中,

    ∴△ABC≌△DEC(SAS),
    ∴DE=AB=100米;
    故答案为:100米
    (2)延长到点E使,再连接
    如图所示

    ∵AD=DE,CD=BD,∠ADC=∠BDE,
    ∴△ADC≌△EDB(SAS)
    ∴AC=BE=3,
    ∵在△ABE中,AB﹣BE<AE<AB+BE
    ∴2<2AD<8,
    ∴1<AD<4,
    故答案为:1<AD<4;
    (3)证明:在BC上截取BG=AF,

    ∵∠BAD=∠CAE=∠ACB=90°
    ∴∠BAC+∠ABC=∠BAC+∠DAF=90°
    ∴∠CBA=∠DAF,
    在△ABG和△ADF中,

    ∴△ABG≌△ADF,(SAS)
    ∴DF=AG,∠DFA=∠BGA,
    ∴∠EFA=∠CGA,
    ∵在△ACG和△EAF中,

    ∴△ACG≌△EAF(AAS)
    ∴EE=AG=FD.

    【点睛】
    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12.【教材呈现】如图是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9页的部分内容:
    如图,在中,D是边BC的中点,过点C画直线CE,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
    证明∵(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与中,
    ∵,(已证),
    (已知),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方法应用】如图①,在中,,,则BC边上的中线A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猜想证明】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的平分线,试猜想线段AB、AD、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拓展延伸】如图③,已知,点E是BC的中点,点D在线段AE上,,若,,求出线段DF的长.

    【答案】(1)1<AD<5;(2)AD=AB+DC.理由见解析;(3)DF=3.
    【解析】
    【分析】
    (1)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证△ADC≌△EDB,推出AC=BE=4,在△ABE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AB-BE<AE<AB+BE,代入求出即可;
    (2)结论:AD=AB+DC.延长AE,DC交于点F,证明△ABE≌△FEC(AAS),推出AB=CF,再证明DA=DF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③,延长AE交CF的延长线于点G,证明AB=DF+CF,可得结论.
    【详解】
    解:(1)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ADC和△EDB中,

    ∴△ADC≌△EDB(SAS),
    ∴AC=BE=4,
    在△ABE中,AB-BE<AE<AB+BE,
    ∴6-4<2AD<6+4,
    ∴1<AD<5,
    故答案为:1<AD<5;
    (2)结论:AD=AB+DC.
    理由:如图②中,延长AE,DC交于点F,

    ∵AB∥CD,
    ∴∠BAF=∠F,
    在△ABE和△FCE中,

    ∴△ABE≌△FCE(AAS),
    ∴CF=AB,
    ∵AE是∠BAD的平分线,
    ∴∠BAF=∠FAD,
    ∴∠FAD=∠F,
    ∴AD=DF,
    ∵DC+CF=DF,
    ∴DC+AB=AD;
    (3)如图③,延长AE交CF的延长线于点G,

    ∵E是BC的中点,
    ∴CE=BE,
    ∵AB∥CF,
    ∴∠BAE=∠G,
    在△AEB和△GEC中,

    ∴△AEB≌△GEC(AAS),
    ∴AB=GC,
    ∵∠EDF=∠BAE,
    ∴∠FDG=∠G,
    ∴FD=FG,
    ∴AB=DF+CF,
    ∵AB=5,CF=2,
    ∴DF=AB-CF=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3.(1)阅读理解:如图1,在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到点,使,再连接(或将绕着点逆时针旋转得到),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问题解决:如图2,在中,是边上的中点,于点,交于点,交于点,连接,求证:
    (3)问题拓展:如图3,在四边形中,,,,以为顶点作一个角,角的两边分别交,于,两点,连接,探索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延长AD至E,使DE=AD,由SAS证明△ACD≌△EBD,得出BE=AC=6,在△AB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AE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AD的取值范围;
    (2)延长FD至点M,使DM=DF,连接BM、EM,同(1)得△BMD≌△CFD,得出BM=CF,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M=EF,在△BM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BE+BM>EM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AB至点N,使BN=DF,连接CN,证出∠NBC=∠D,由SAS证明△NBC≌△FDC,得出CN=CF,∠NCB=∠FCD,证出∠ECN=70°=∠ECF,再由SAS证明△NCE≌△FCE,得出EN=EF,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解: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BE,如图①所示: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BDE和△CDA中,

    ∴△BDE≌△CDA(SAS),
    ∴BE=AC=6,
    在△AB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BE<AE<AB+BE,
    ∴10-6<AE<10+6,即4<AE<16,
    ∴2<AD<8;
    故答案为:2<AD<8;
    (2)证明:延长至点,使,连接,,如图所示
    同(1)得,,

    ,,


    在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3)
    证明如下:
    延长至点,使,连接,如图所示


    在和中,,




    在和中,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关系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通过作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数学活动课中,老师给出以下问题:
    (1)如图1,在中,是边的中点,若,,则中线长度的取值范围______.
    (2)如图2,在中,是边的中点,过点的射线交边于,再作交边于点,连结,请探索三条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3,,且,是线段的中点.求证:.

    【答案】(1)2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5半角模型证全等原卷版docx、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5半角模型证全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4边边角证全等原卷版docx、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4边边角证全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数学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2截长补短证全等原卷版docx、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2截长补短证全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