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871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871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871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4分)在计算500×3时,可以这样思考:500×3表示3个 相加,得 ;也可以这样思考:5个百乘3得15个 ,就是 。
2.(6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3999克 4千克 | 705÷7 705÷6 |
|
96÷4÷2 96÷8 | 420×3 240×3 |
|
3.(1分)一瓶果汁连瓶共重2150克,这个果汁瓶重150克,这瓶果汁净含量是 千克。
4.(1分)(如图)用3个边长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5.(2分)要使265×□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38÷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6.(2分)张师傅要做300个零件,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5个。张师傅第三天做了 个,前3天一共做了 个。
7.(4分)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只鸡重约2 ,每千克鸡肉中约含193 的蛋白质。
(2)1元硬币重约6 ,500枚这样的硬币约重 千克。
8.(1分)把〇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有30个,〇最多有 个。
9.(1分)“庐江小红头”又叫“油糖烧麦”,是安徽点心中的名品,享誉国内外。李老师买了200个小红头分给学生,每个学生分6个,这些小红头最多能分给 个学生。
10.(2分)果园里有5行桃树,每行16棵,桃树一共有 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苹果树有 棵。
11.(1分)
如图,看一看,想一想:1个的质量相当于 个的质量。
二、准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2.(1分)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
13.(1分)一张桌子198元,1000元够买5张这样的桌子。
14.(1分)电梯的运动是平移,钟表指针的运动是旋转。
15.(1分)2000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块重。
16.(1分)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周长一定不相等。
三、正确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7.(1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 )
A. B. C.
18.(1分)下列物体大约重1千克的是( )
A.25个乒乓球 B.25个菠萝 C.25个鸡蛋
19.(1分)3只青蛙2天吃了600只害虫,这些青蛙平均每天吃( )只害虫。
A.200只 B.300只 C.100只
20.(1分)下面分小棒的过程,所表示的算式是( )
A.52÷2 B.26×2 C.42÷2
21.(1分)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沿虚线剪下一个图形(如图),剪下的图形展开后是( )
A. B. C.
四、仔细计算。(共28分)
22.(8分)口算下列各题。
80÷4= | 40×9= | 0÷7= | = |
6×300= | 420÷7= | 15×6= | = |
23.(20分)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带*的要写出验算过程。
28×6 | 5×460 | 308×7 |
96÷4 | *485÷8 | *905÷3 |
五、动手操作。(共6分)
24.(6分)画一画,填一填。(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把图中▲先向北平移3格,再向东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平移后的▲在原来位置的 方向。
(2)在方格图中画一个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你画出的长方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六、解决问题。(共31分)
25.(4分)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6.(5分)杨老师买了5个同样的排球用去565元,买了一个篮球用去128元。李老师买了和杨老师一样的排球和篮球各一个,李老师共用去多少元?
27.(5分)花店里有百合花和月季花一共82盆,卖掉10盆月季花后,两种花的盆数同样多。花店里原有百合花多少盆?月季花多少盆?
28.(5分)小林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20页。这本书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他第5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29.(6分)李大爷家有一块长方形空地,长12米,宽8米。他准备在这块空地上用篱笆围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做鸡舍,剩下的做菜地。
(1)围鸡舍的篱笆一共长多少米?
(2)如果把菜地也用篱笆围起来,至少还需要篱笆多少米?
30.(6分)奶奶买来一块花布给妞妞做衣服,用这块花布的做了一件上衣,做了一条裙子。
(1)做上衣和做裙子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做上衣比做裙子少用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分析】根据一位数乘整百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计算500×3时,可以这样思考:500×3表示3个500相加,得1500;也可以这样思考:5个百乘3得15个百,就是1500。
故答案为:500,1500,百,15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一位数乘整百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可以看成几个百相加,也可以看成几个百乘几。
2.【分析】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先换算单位再比较大小;算式先计算再比较数据大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
3999克<4千克 | 705÷7<705÷6 | > |
96÷4÷2=96÷8 | 420×3>240×3 |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比较数据大小的方法。
3.【分析】把1千克化成1000克,用1000克减150克。
【解答】解:1千克=1000克
2150﹣150克=2000(克)
2000克=2千克
答: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千克。
故答案为:2。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
4.【分析】三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方法只有一种.求出拼成后长方形的长是3个2分米,宽是2分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2×3+2)×2
=8×2
=16(分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
故答案为:1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5.【分析】根据题意,把265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因为300×3=900,300×4=1200,1200是四位数,所以□里最小填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除数比较大小,如果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解答】解:要使265×□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4;要使□38÷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6。
故答案为:4;6。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6.【分析】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5个,则第二天做的个数是比20个多5个,所以第二天做了20+5=25(个),第三天又比25个多5个,即25+5=30(个),求前3天一共做了多少个,就把前三天做的个数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第二天:20+5=25(个)
第三天:25+5=30(个)
20+25+30=75(个)
答:张师傅第三天做了30个,前3天一共做了75个。
故答案为:30,75。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和加法的意义。
7.【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1)一只鸡重约2千克,每千克鸡肉中约含193克的蛋白质。
(2)1元硬币重约6克,500枚这样的硬币约重3千克。
故答案为:(1)千克,克;(2)克,3。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8.【分析】把〇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有30个,〇最多有(30+1)个。
【解答】解:30+1=31(个)
答:〇最多有31个。
故答案为:31。
【点评】本题考查事物的排列规律,熟练理解植树问题中,两头都栽树,间隔数比树的棵数少1,一端栽树,间隔数和树的数量相等。
9.【分析】用总数除以每个学生分的个数,利用去尾法,即可求出这些小红头最多能分给多少个学生。
【解答】解:200÷6≈33(个)
答:这些小红头最多能分给33个学生。
故答案为:33。
【点评】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0.【分析】用每行的棵数乘行数,即可计算出桃树一共有多少棵。再用桃树的棵数乘4,计算出苹果树有多少棵。
【解答】解:16×5=80(棵)
80×4=320(棵)
答:桃树一共有80棵。苹果树有320棵。
故答案为:80;320。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1.【分析】根据三个桃子等于1个梨的质量,6个桃子就等于2个梨的质量,一个菠萝等于2个梨的质量,所以一个菠萝的质量等于6个桃子的质量。
【解答】解:2×3=6(个)
答:1个的质量相当于6个的质量。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等量代换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二、准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2.【分析】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例如102×8,据此解答。
【解答】解:例如102×8=816,乘数中间有0,而积的中间没有0,所以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3.【分析】用每张桌子的价钱乘买桌子的数量,求出一共多少元钱,再和1000元进行比较即可判定。
【解答】解:198×5=990(元)
990<1000
所以1000元够买5张这样的桌子,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先求出买5张桌子需要多少元钱。
14.【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
【解答】解:电梯的运动是平移,钟表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15.【分析】1千克=1000克,先换算单位,再比较数据大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2000克=2千克
因为2千克>1千克,所以2000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块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16.【分析】解答本题可用举例法,如: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另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2厘米,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将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周长判断即可。
【解答】解:如: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周长是:(6+4)×2=20(厘米)
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8+2)×2=20(厘米)
它们的周长都为20厘米,
所以“形状不同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一定不相等”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长方形的周长只与长与宽的和成正比,本题利用举例“反证”易于判断。
三、正确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7.【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这块蛋糕的。
【解答】解: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8.【分析】一个乒乓球大约是5克,一个菠萝大约是400克,一个鸡蛋大约是40克,据此利用数量×每个的质量=总质量,1千克=1000克,注意单位换算。
【解答】解:25×5=75(克)
25×400=10000(克)
25×40=1000(克)
因为1000克=1千克,所以大约重1千克的是25个鸡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19.【分析】用3只青蛙2天吃害虫的总数除以青蛙的只数,再除以吃的天数,即可计算出这些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解答】解:600÷3÷2
=200÷2
=100(只)
答:这些青蛙平均每天吃100只害虫。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0.【分析】通过观察图片可知,一共有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有多少根小棒,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52÷2=26(根)
答:每份是26根。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等分”除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及应用。
21.【分析】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据此解答。
【解答】解: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沿虚线剪下一个图形,如图:
剪下的图形展开后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应用,看清图形的轮廓,找到对应的图形。
四、仔细计算。(共28分)
22.【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
80÷4=20 | 40×9=360 | 0÷7=0 | = |
6×300=1800 | 420÷7=60 | 15×6=90 | = |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3.【分析】根据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并将带*的算式进行验算。
【解答】解:28×6=168
5×460=2300
308×7=2156
96÷4=24
*485÷8=60......5
*905÷3=301......2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法则和验算方法,准确计算。
五、动手操作。(共6分)
24.【分析】(1)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平移的特征,把图中▲先向北平移3格,再向东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解答即可。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a+b)”,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就是所画长的方形的长、宽之和,18÷2=9(厘米)。可画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解答】解:(1)把图中▲先向北平移3格,再向东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平移后的▲在原来位置的东北方向。如图:
(2)在方格图中画一个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你画出的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答案不唯一)如图: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故答案为:(1)东北;(2)5,4。(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平移后的图形以及根据周长画平面图形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六、解决问题。(共31分)
25.【分析】蓝花有18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所以用蓝花的朵数乘3求出红花的朵数,再用红花的朵数减去15即可解答。
【解答】解:18×3﹣15
=54﹣15
=39(朵)
答:黄花有39朵。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看懂图意,根据倍数的意义和减法的意义解答。
26.【分析】先用565除以5求出排球的单价,再加上一个篮球的单价即可。
【解答】解:565÷5+128
=113+128
=241(元)
答:李老师共用去241元。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总价÷数量=单价。
27.【分析】根据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小数,代入数据列式解答即可求出百合花的盆数,和减去较小数就是较大数。
【解答】解:(82﹣10)÷2
=72÷2
=36(盆)
82﹣36=46(盆)
答:花房里原来有百合花36盆,月季花46盆。
【点评】熟练掌握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小数是解题的关键。
28.【分析】每天看20页,已经看了4天,4天看了4个20页,所以用20乘4求出已经看完的页数,再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完的页数,求出剩下的页数,第5天应从已看页数的下一页开始看。
【解答】解:20×4=80(页)
200﹣80=120(页)
80+1=81(页)
答:这本书还剩120页没有看,他第5天应从第81页看起。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看的页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9.【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这块长方形空地上用篱笆围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做鸡舍,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剩下的做菜地,菜地的长是8米,宽是(12﹣8)米,如果把菜地也用篱笆围起来,至少还需要篱笆菜地等于菜地的一条长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1)8×4=32(米)
答:围鸡舍的篱笆一共长32米。
(2)12﹣8=4(米)
8+4×2
=8+8
=16(米)
答:至少还需要篱笆16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0.【分析】(1)把这块花布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做一件上衣T和一条裙子用去的分率相加就是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把这块花布的面积看作单位“1”,用做一条裙子用去的分率减一件上衣的分率即可求解。
【解答】解:(1)+=
答:做上衣和做裙子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
(2)﹣=
答:做上衣比做裙子少用这块花布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加减法应用题,本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上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三上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