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72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72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72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蜜蜂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蜜蜂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小组合作,品读第二段,完成课堂部分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减少、阻力、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小组合作分析作者实验的步骤,并学会用“先再然后接着”来说说实验环节。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来的。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猜图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
2.介绍法布尔。他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法布尔,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下真实地记录昆虫的各种特点,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著作。
3.介绍昆虫记,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它,去阅读其中的一则——蜜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和蜜蜂有关的课文《蜜蜂引路》?那篇课文告诉我们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呢?(认路本领很高。)
2.那法布尔的这篇《蜜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自由朗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自由朗读)
我们先来看看昨天的预习情况,这几个生字词谁能够把它们读准确。(指名读,齐读)
PPT
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尽管 几乎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沿途 陌生 超常 本能
记忆力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闷了好久
(强调“证”是后鼻音,“尽”是前鼻音,“阻”是平舌音)
[师]:在这些生字词中,你觉得哪些容易写错的,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相机强调“减”是两点水;“概”的中间部分不要写错;“试”不要多一撇)
(板书并书空:“减”“概”“试”)
[师]:这里有好几个多音字,我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尖,能把它们全都找出来。
[生]:几、尽、闷
[师]:你能给它们分别组个词吗?
PPT:几乎,几个;尽管,尽力;闷了好久,闷闷不乐
[师]:老师这里还有这四个字,观察一下这四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试、论、误、证)
[生]:左右结构;都是言字旁
[师]:而且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我们都学过,右半部分念什么就念什么,这样的字叫做?
[生]:形声字
[师]:我们最后再来把这些生字词读两遍
(生齐读)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如果觉得有点困难,老师给你们一点小提示(填空帮助)
PPT: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为了证实蜜蜂有( )的能力,做了个试验。他得出了蜜蜂这种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 ),而是( )的结论。
[师]:(指名说,一起说)
[师]:老师还根据这个主要内容,做了一份试验报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张报告单填写完整。
PPT:试验目的: 试验过程: 试验结果:
披文入情、深入感受
1.下面谁能来说说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2.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PPT: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师]: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写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他听别人说的,并不是确定的。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他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做了个试验验证,我觉得他是一个讲究事实的人。
[师]:是的,这就是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他一定要亲自试验来验证所听说的,他并没有听风就是雨,而是坚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的严谨。
[师]:我们一起再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四、小组合作,品读第二段
1.过渡:法布尔究竟是怎样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他究竟是如何验证这个试验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
2.交流
PPT:
第一步: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第二步: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第三步: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第四步: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
小结
五、完成课堂部分练习。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回顾上文
试验结果
[师]:这些蜜蜂有没有回家呢?
[生]:回家了。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找一找有几只蜜蜂回到家?用了多少时间?
[生]:两只蜜蜂回到了家,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
[生]:激动,开心。
[师]:是啊,难怪……(一起读)
PPT: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师]:既然是激动的心情,那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种心情。我请同学来读。
(指名读,齐读)
(二)其它蜜蜂
[师]:既然已经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是否就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还不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
[师]:仅仅只有两只蜜蜂飞回来,是不能够得出结论的。其他的蜜蜂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
[生]: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PPT:这样,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师]:这里的“无误”是指什么?
[生]:没有一点错误
[师]:逆风有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
[生]:没有
[师]:沿途陌生的景物有没有使它们偏离一点点方向?
[生]:没有
[师]:小蜜蜂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当作者介绍到这二十只蜜蜂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会是怎样的一种语气?
[生]:自豪的,肯定的。
[师]:课文说它们是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确确实实的语气读好这一段。
(齐读)
四、结论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只是听说的吗?此时,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PPT: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师]:大家想不想弄清楚蜜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能力?我们看看法布尔是怎么说的?他得出了什么试验结论?
PPT: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师]:在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什么?
[生]: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师]:无法解释的是?
[生]:辨认方向的本能。
[师]:那到底什么是本能呢?
[生]:生来就有的本领。
[师]:比如下雨前蚂蚁会搬家,这是蚂蚁的本能。再比如人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人的本能。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资料袋,思考蜜蜂还有什么本能?
[生]:蜜蜂还会跳舞
[师]:这也许就是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对于法布尔的这个结论,你还有什么疑惑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开这些疑问?
[生]:认真思考,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师]: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PPT:课外小知识
[师]: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课外再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作业超市
抄写本课词语两遍
完成《课堂作业本》和《全程同步训练》相应练习
摘录课文中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蜜蜂
捉蜜蜂—做记号—等蜜蜂—放蜜蜂
认真观察
善于思考学习任务单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小组齐读这段话。
总结出作者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这个试验的步骤。(每位组员都说说)
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法布尔是个 的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初课读文,学习生字,再读课文,感知内容,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14 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