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845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845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845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84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84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884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透)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透),文件包含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教师版doc、专题09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将所学知识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5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别有细化的小专题,目的在于将所学知识综合,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突出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第四轮回归教材。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专题九 碳和碳的氧化物夯实基础用时: 分钟 ;得分 分提升冲刺用时: 分钟 ;得分 分【夯实基础】(共16题,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计42分)1、【2021江苏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活性炭 D.焦炭2、【2021辽宁抚顺】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有可燃性 B. 都是无色固体 C. 硬度都很大 D. 都能导电3、【2020辽宁营口】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A.水蒸气 B.CO C.CH4 D.CO24、【2021湖南郴州】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冾炼金属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5、【2021广州】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l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6、【2020四川成都】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7、【2021辽宁营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灭火 B. 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 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CO可用作燃料8、【2021湖南衡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9、【2020江苏苏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10、【2020湖南长沙】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来源:学科网]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11、【2021广西北海】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2、【2020黑龙江牡丹、鸡西】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13、【2020山东临沂】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3)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14、【2021湖南株洲】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1)请写出另一组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___________。(2)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3)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为:,该反应中SiO2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15、【2021广西北海】“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 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2)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 。(3)利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煤做家庭燃料的优点是可以减少 的排放。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16、【2021辽宁丹东】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从A~F中选填)装置。(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从A~F中选填)装置。(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 。(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5)用G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装的试剂是 。 【提升冲刺】(共9题,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计34分)1、【2021四川凉山】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①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②CO、甲烷、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③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④工业炼铁中焦炭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⑤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C6H8O6)都属于有机物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2020四川眉山】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下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3、【2021宁夏】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 (甲酸)H2O+CO↑。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4、【2021江苏扬州】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 B. 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C.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 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5、【2021辽宁本溪葫芦岛】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6、【2021湖北鄂州】某同学为探究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既可能有一氧化碳,又可能有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玻璃管里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说明原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验证原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存在,则装置B中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A.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 B.浓硫酸 C.水(4)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7、【2021贵州黔东南】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2)若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如用E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影响”或“无影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为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择C装置来制二氧化碳。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此装置有一处错误需改正后才能进行实验,该错误是___________。改正后制得的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收集,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8、【2020江西】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序号1m(C):m(CuO)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色C处导管口的现象11:8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尾气燃烧21:9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尾气燃烧31:10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41:11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_____51:12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61:13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交流讨论】(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 。(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_____(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中m(C):m(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_____(写一个即可)。9、【2021江苏南京】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气体制取】(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1: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稀盐酸(1:2)是指浓盐酸与水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所得的盐酸。已知所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计算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 ,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 ,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1)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 ,可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二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9 酸、碱、盐和化肥(练透),文件包含专题09酸碱盐和化肥专题跟踪检测教师版docx、专题09酸碱盐和化肥专题跟踪检测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20 化学计算(练透),文件包含专题20化学计算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20化学计算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5 化学与生活(练透),文件包含专题15化学与生活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5化学与生活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